華龍證券近日發佈汽車行業2025年三季報綜述:2025年初至10月,申萬汽車板塊升跌幅+23.82%,跑贏滬深300指數5.88pct。
華龍證券近日發佈汽車行業2025年三季報綜述:2025年初至10月,申萬汽車板塊升跌幅+23.82%,跑贏滬深300指數5.88pct。商用車及汽車零部件板塊取得超額收益。其中商用車銷量在2025年6月起同比表現顯著轉好且於Q3延續高增態勢,帶動板塊估值修復;在特斯拉等頭部廠商的量產指引、新品發佈預期等消息的催化下,汽車零部件板塊Q3走勢較強。
以下為研究報告摘要:
摘要:
商用車基本面持續改善,人形機器人消息擾動。2025年初至10月,申萬汽車板塊升跌幅+23.82%,跑贏滬深300指數5.88pct。商用車及汽車零部件板塊取得超額收益。其中商用車銷量在2025年6月起同比表現顯著轉好且於Q3延續高增態勢,帶動板塊估值修復;在特斯拉等頭部廠商的量產指引、新品發佈預期等消息的催化下,汽車零部件板塊Q3走勢較強。進入10月,受到特斯拉Optimus Gen3發佈時間不及預期等影響,汽車零部件板塊出現一定回調。
乘用車:車企盈利分化,Q4增長可期。行業方面,2025Q3乘用車板塊實現營收同比+7.4%,低於並表銷量端的同比+14.4%,主要系價格戰影響下單車均價同比-0.99萬元/輛。2025Q3乘用車板塊扣非歸母淨利潤94.9億元,同比-25.1%,主要系頭部車企比亞迪2025Q3銷量暫時承壓,影響整體板塊業績,排除比亞迪外的板塊Q3扣非歸母淨利潤26.0億元,同比+44.34%。個股方面,新品上市+高端化成為乘用車企營收增長主要驅動力;銷量方面,小鵬汽車、零跑汽車等新勢力車企在低基數效應以及重磅新車放量帶動下銷量同比增長迅速;吉利汽車、上汽集團等傳統自主車企新能源轉型穩步推進、疊加傳統品牌銷量修復,帶動整體銷量實現較快增長。高端化方面,豪華市場的問界M8以及超豪華市場的尊界S800兩款標誌性產品帶動對應車企賽力斯和江淮汽車單車收入同比顯著提升。展望2025Q4,國內方面,2026年新能源乘用車購置稅優惠以及汽車以舊換新補貼雙雙退坡預期下,乘用車市場在年底前有望迎來搶購潮,疊加重磅新品放量,預計將帶動全年銷量增長;海外方面,傳統自主車企以及新勢力車企加碼全球拓展,海外渠道及本土產能建設加速,有望成為2025年車企銷量增長的重要引擎。
零部件:產銷高增拉動板塊多數公司營收增長。行業方面,2025Q3汽車零部件板塊實現營收3683.7億元,同比+10.4%;2025Q3汽車零部件板塊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96.4億元,同比+22.6%,增速高於營收端,主要系板塊推進降本增效,費用控制優秀作用。個股方面,在終端產銷兩旺的拉動下,近80%的汽車零部件公司2025Q3實現營收增長。我們重點關注的汽零公司2025Q3多數實現業績同比增長,部分公司業績端增速顯著高於營收端,主要系毛利率增長、資產減值損失同比減虧等作用。展望2025Q4,從客戶角度看,乘用車市場多款重磅新品於2025年前三季度陸續發佈&上量,包括特斯拉旗下ModelYL、賽力斯旗下新問界M7和上汽集團旗下尚界H5等,有望拉動對應主機廠供應鏈核心供應商業績高增長;從賽道角度看,我們認為智駕平權仍為2025年主線,智能化底盤、域控和傳感器等智駕產業鏈標的業績增速有望超越市場平均值。
銷量同比顯著改善,高景氣有望持續。客車方面,2025Q3客車板塊營收同比+30.6%,高於並表銷量端的同比+21.8%,主要系單車收入同比+7.2%至62.5萬元/輛。2025Q3客車板塊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1.8億元,同比+86.6%,主要系在2024Q3毛利率處於歷史低位,板塊毛利率大幅提升增厚盈利能力。展望2025Q4,國家政策刺激下旅遊消費復甦可期,疊加公交車更新補貼接續託底,國內客車市場景氣度有望持續,海外新能源客車替換需求維持高位,客車銷量有望持續修復。重卡方面,2025Q3重卡板塊實現營收1080.0億元,同比+26.9%。2025Q3重卡板塊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38.4億元,同比+55.3%,主要系期間費用率同比-3.0pct。展望2025Q4,外需在俄羅斯市場縮量後仍呈現一定韌性,內需在2025年3月營運車輛更新政策將國四重卡納入補貼範圍後逐步企穩回升,並在三季度實現同比大幅增長,Q4國內有望維持高增長態勢,新能源重卡或在政策支撐以及經濟性優勢下維持高景氣。
投資建議:展望2025Q4,整車端,2026年優惠政策退坡預期下,板塊銷量增長可期;商用車市場有望在政策持續發力下有望延續Q3高景氣度。零部件端,已發佈&待發布強勢新品密集,有望拉動對應供應商業績,疊加智駕系統滲透率有望進入快速上行區間,強勢客戶+增量賽道有望實現超行業均值增長,維持行業「推薦」評級。個股方面,建議關注:(1)處於強勢新品週期的車企長城汽車,賽力斯,上汽集團和小鵬汽車-W等;(2)強勢主機廠供應鏈+人形機器人/智駕等強勢賽道標的隆盛科技,均勝電子,德賽西威,華陽集團,貝斯特,北特科技,三花智控,拓普集團,銀輪股份,伯特利等;(3)商用車建議關注集中受益於行業景氣度復甦的龍頭濰柴動力,宇通客車等。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風險;相關政策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地緣政治風險;重點車型銷量不及預期;智能駕駛進展不及預期;人形機器人產業進展不及預期;第三方數據誤差風險;重點關注公司業績不及預期。(華龍證券 楊陽,李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