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持續回調:是短期風險,還是長期機遇?

新浪基金
昨天

  週五(11月14日),算力繼續大調整,創業板人工智能指數單日跌超3%,成份股大面積飄綠。其中,協創數據領跌超7%,光庫科技奧飛數據網宿科技新易盛天孚通信長芯博創等十餘股跌超4%,其中光模塊CPO龍頭新易盛創本輪調整新低,較10月29日高點回撤超24%。

  熱門ETF方面,重倉光模塊等算力方向的創業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場內收跌3.42%失守60日線,單日縮量成交4.3億元,資金逢跌淨申購4400萬份。

  單週覆盤看,科技情緒退潮明顯,創業板人工智能單週累計下跌6.23%,交易操作難度加大,主要有以下原因:

  • 一是在經歷前期快速上漲後,AI算力板塊已累積較大漲幅;
  • 二是隨着三季報披露結束,市場此前樂觀預期已集中兌現,短期內存在技術性調整與估值消化的需要;
  • 三是部分資金可能轉向「高切低」策略,沿着「十五五」規劃方向或近期熱點事件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短期來看,操作上存在AI算力板塊因資金流出而出現震盪加劇甚至加速調整的可能性。對長線投資者而言,關鍵在於以更長遠的產業視角審視景氣度變化,保持耐心,理性看待短期波動,避免主線行情中途「賣飛」。

  一看基本面,光模塊等算力股業績成色如何?

  以重倉光模塊龍頭的創業板人工智能為例,2025年三季報權重股業績多數超預期。其中,受益於AI算力需求驅動800G/1.6T光模塊產品放量,中際旭創前三季度營收250.1億元(同比+44.4%),淨利潤71.3億元(同比+90%);新易盛營收165.1億元(同比+221.7%),淨利潤63.3億元(同比+284.4%)。

  注: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

  二看未來預期,全球雲廠商算力資本開支如何?

  儘管市場上開始出現對美股AI領域是否存在泡沫的質疑,但不可否認的是,AI算力的投資浪潮已從北美蔓延至全球,並上升為主權級別的戰略議題。當前,AI應用尚未實現大規模爆發,算力成本也未顯著下降,整個AI產業仍處於發展早期。在此階段,簡單以「泡沫論」加以定調,或為時過早。

  資本開支持方面,近期,北美四大雲廠商(微軟亞馬遜Meta谷歌)公佈最新一季度財報,算力投資繼續加碼。2025年三季度,合計資本開支同比增長68%至964億美元,Factset一致預期2025年資本開支將達到3633億美元(同比+63%)。

  中信建投認為,雖然近期算力板塊呈現震盪走勢,但從產業趨勢來看,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內,均在加碼算力相關投資。我們認為,算力的資本開支具有持續性,調整是機會,同時建議積極關注OCS、 CPO、CPC、空芯光纖等各種新技術、新產品商業化進展。

  三看市場風格,算力高景氣明年能否延續?

  根據機構對歷史上7輪類似行情的覆盤研究,年末走勢往往取決於主線風格的景氣延續性:若當前主線的高景氣度在明年得以延續甚至進一步提升,則四季度該主線仍將保持相對強勢,並可能向產業鏈內部的低位環節擴散;反之,資金可能系統性轉向其他處於低位、具備景氣反轉特徵的板塊,從而催生年末的「反轉效應」。

  興業證券指出,從當前形勢看,以科技與高端製造為代表的新動能領域仍在持續釋放增長潛力。據測算,明年淨利潤增速有望超過30%、且景氣度進一步向上的細分方向主要包括:AI硬件(通信設備、消費電子、半導體)及計算機(IT服務)等。綜合來看,在產業趨勢的推動下,AI硬件與算力方向仍有望成為明年市場的主線。

  把握光模塊等算力核心機會,建議重點關注全市場首隻創業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及場外聯接(A類023407、C類023408),標的指數重點佈局光模塊龍頭「易中天」,光模塊含量超54%。從賽道分佈看,逾七成倉位佈局算力,超兩成倉位佈局AI應用,能夠高效捕捉AI主題行情。(截至2025.10.31)

  數據來源:滬深交易所等。注:「全市場首隻」是指首隻跟蹤創業板人工智能指數的ETF。

  風險提示: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華寶被動跟蹤創業板人工智能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8.12.28,發佈日期為2024.7.11。創業板人工智能指數2020-2024年年度升跌幅分別為:20.1%、17.57%、-34.52%、47.83%、38.44%,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基金管理人評估的本基金風險等級為R4-中高風險,適宜積極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適當性匹配意見請以銷售機構為準。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

MACD金叉信號形成,這些股漲勢不錯!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