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集市」打造助農新場景

經濟日報
11/16

「大夥看,今天不僅有咱們古水坪村的高山冷水米,其他村的葛根片、黃花菜乾、臘肉也上架啦,都是山裏土貨。」晚上7點,湖北省宜都市王家畈鎮古水坪村黨總支書記皮遠成準時出現在抖音直播間。他一邊熟練地展示產品,一邊與觀衆互動,遊刃有餘。直播兩小時,就賣出了60多單山貨。

這份輕快,來得不容易。近年來,物產豐富的王家畈鎮抓住直播銷售農產品的機遇,培育出多個帶貨能力強、人氣高的村級賬號。

高人氣帶來新挑戰。各村「單打獨鬥」,直播間裏的貨品跳不出本村「一畝三分地」。產品季節性斷檔、規模小、物流成本高等問題,成了制約村播發展的瓶頸。

針對發展中的痛點,今年4月,王家畈鎮組建專班,走村入戶、深入摸底,多次研究論證後,最終找準癥結。「必須打造一個平臺,變分散經營為集約發展,當好村播的‘後勤管家’。」該鎮黨委書記陽發林說。

思路明確,說幹就幹。鎮裏全額出資,成立以國有公司為核心的專業運營平臺。不久,「鄉村雲集市」平臺同步上線,全鎮特色農產品銷售形成「一張網」。

高效的收發貨體系是「鄉村雲集市」的重要保障。收貨團隊每天會在微信交流羣中提前發佈山貨需求信息,各村響應後,團隊便與村幹部約定時間,統一前往村委會集中收購。

「我們主打助農,利潤保證平臺基本運轉即可。所以各類產品的收購價基本比市價高10%左右,大夥都樂意賣給我們。」平臺負責人李陽說。

收購完成後,平臺向村委會開出收購單,一月一結賬,再由村委會向村民分別發放貨款。「以前這些山貨就是自己喫,現在不出村就能賣到全國。村裏按時打錢,心裏踏實得很。」該鎮毛湖淌村村民潘海豔高興地說。

「鄉村雲集市」不僅整合了全鎮農產品,更推動村級直播規範化運營。鎮裏統一開設抖音號「雲上王畈山貨甄選店」。各村直播間共享全鎮30多種農產品貨源,售後也更便捷;同步出臺覆蓋全流程的「鄉村雲集市」直播帶貨操作規範。還通過系統培訓和實戰鍛鍊,持續培養本土直播人才。

試運行以來,「鄉村雲集市」成效顯著。其間,該鎮農產品直播銷售額近15萬元,累計銷售各類農產品4000多公斤,物流綜合成本降低15%以上,年銷售額有望突破100萬元。陽發林告訴記者,未來將繼續完善農產品收儲、物流網絡和直達農戶的「一站式」結算機制,擴大「雲上王畈」的品牌影響力,讓更多山貨順暢出山,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