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海光芯正:營收高複合增長,「AI熱」背後仍不乏成長困擾

智通財經
11/16

近年來,人工智能(AI)行業的爆發式增長對通信網絡的帶寬、密度及能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在全球AI數據中心建設加速與技術迭代的雙重驅動下,光模塊行業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吸引衆多企業爭相佈局。

在此背景下,光電互連產品提供商——北京海光芯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光芯正)於10月31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華泰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公司擬使用上市募集資金的約51%用於產能擴張與自動化升級;約37%投入新產品及技術研發;約2%用於業務推廣及海外市場拓展,約10%作為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旨在進一步鞏固其在硅光子光模塊領域的競爭優勢,把握AI驅動下的行業機遇。

全球第十大專業光模塊提供商

據招股書,海光芯正的歷史可追溯至2011年11月成立的蘇州海光芯創光電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制並更名為現用名。作為專注於光電互連產品的提供商,公司業務為光模塊、有源光纜(AOC)及其他產品。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AI數據中心,以支持高速、高密度及高能效的數據傳輸。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按2024年收入計,海光芯正以0.7%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專業光模塊提供商中排名第十,且為2022-2024年前十大廠商中收入增長最快的企業。在全球及中國專業AI光模塊提供商中分別排名第六及第五,佔全球市場份額1.8%。

產品收入結構上,光模塊為公司核心收入來源,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佔比分別為68%、70.6%、68.5%及69.3%;AOC產品佔比在12.5%-26.3%之間波動,2025年上半年達26.2%;其他產品(主要包括光電元件及原材料)佔比相對較小,2025年上半年為4.5%。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海光芯正的核心競爭優勢主要涵蓋三大方面。其一,技術壁壘優勢,海光芯正以硅光子技術為核心差異化競爭力,構建了從芯片設計到光模塊製造的端到端技術能力。其光模塊產品組合覆蓋100G、200G、400G及800G等傳輸速率,兼容多種行業標準外型規格,其中400G及以上規格的單模光模塊均採用硅光子技術。AOC產品作為光模塊的補充,適用於機櫃內或相鄰設備間的短距互連需求,與其他產品線形成協同效應,滿足客戶多樣化應用場景。

其二,客戶資源優質,通過聯合設計製造(JDM)模式深度綁定中國領先互聯網企業及雲服務提供商,產品已廣泛部署於頭部客戶的AI數據中心,構建了較高的市場進入壁壘。其三,成本控制能力,公司硅光子芯片採用「Less change CMOS」設計,可與傳統CMOS集成電路共享12英寸產線產能,相比海外流片成本降低30-40%,光模塊整體成本較可比競爭對手低20-30%。

面向未來,公司重點佈局三大技術方向,包括:1.6T、3.2T及更高速率的下一代高速光電互連產品,以滿足AI數據中心持續增長的數據吞吐量需求;近封裝光學(NPO)及共封裝光學(CPO)等先進技術,通過光學引擎與電子芯片的緊密集成,減少信號損失並提高能效;PCIe AEC及PCIe AOC產品,實現服務器及加速卡的高速光電互連,進一步提升傳輸帶寬並降低功耗。

收入高速增長,盈利待改善

受益於AI數據中心對光模塊的強勁需求及公司產品競爭力的提升,海光芯正近年來收入實現高速增長。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03億元(人民幣,下同)、1.75億元、8.62億元及6.98億元。其中,2022-2024年營收複合年增長率為189.6%,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64.4%。

值得注意的是,海光芯正收入增長亮眼,但公司尚未實現盈利。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淨虧損分別為6020.9萬元、1.09億元、1821.6萬元及3485萬元,三年半累計虧損超2億元。

據財務數據,公司尚未擺脫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銷售成本高企導致銷售毛利率較低。公司銷售毛利率在2023年下滑至負17.9%。2024年受規模效應及拓展海外市場等積極因素影響,毛利率提升至11.8%,但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6.1%,主要受產品結構變化及市場競爭加劇影響。

現金流方面,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尚未實現正向流入,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9072.4萬元、9104.2萬元、2.55億元及1796.5萬元,主要由於應收賬款及存貨佔用資金較多。不過,得益於孖展活動支持,公司2025年上半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3.48億元。

行業高增長下的技術突圍機遇

海光芯正的發展前景與光電互連行業的整體增長趨勢緊密相關,而AI技術的持續滲透為行業帶來了廣闊的增長空間,公司有望憑藉進一步擴大規模效應來實現業績增長。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全球光電互連市場銷售額已由2020年的42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46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82.3%,預計2029年將進一步增長至2122億元,2024-2029年複合年增長率為35.7%。其中,AI光模塊作為核心細分領域,2020-2024年複合年增長率達82.2%,2024年市場規模達428億元,預計2029年將增至159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30.1%。

中國市場受益於「東數西算」工程推進及國內AI數據中心建設加速,AI光模塊市場規模由2020年的6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6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86.8%,預計2029年將達404億元,2024-2029年複合年增長率42.3%。其中,硅光子光模塊作為下一代技術方向,中國市場規模預計2029年將達230億元,2024-2029年複合年增長率高達59.7%。

從行業趨勢來看,光模塊技術正朝着高速化、高集成化、低功耗方向演進,1.6T、3.2T等更高速率產品逐步進入商業化階段,CPO、NPO等先進封裝技術日益成熟,硅光子技術滲透率持續提升,這些趨勢與海光芯正的技術佈局高度契合。公司目前已在1.6T硅光子光模塊研發方面取得進展,同時推進3.2T及6.4T光電芯片的研發工作,以適配NPO/CPO應用場景,技術儲備與行業發展方向保持同步。

作為AI光模塊賽道的重要參與者,海光芯正憑藉硅光子技術端到端能力、優質客戶資源及快速增長的收入規模,在行業中樹立了較強的競爭優勢。此次遞表港交所,有望藉助資本市場力量加速產能擴張與技術研發,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儘管目前公司仍面臨盈利未轉正、供應鏈集中度較高等問題,但隨着規模效應釋放、研發投入轉化及產品結構優化,其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對於投資者而言,海光芯正的投資價值核心在於其硅光子技術壁壘與行業增長紅利的共振效應。不過,也需關注市場競爭、技術迭代、盈利改善不及預期等潛在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