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有多家A股上市銀行獲大手筆增持!從增持主體來看,本次熱潮呈現「多路資金齊發力」的特徵。
具體來看,地方性商業銀行的董監高團隊成為了增持「主力軍」,以真金白銀傳遞對自家銀行的信心。
11月7日,齊魯銀行披露了關於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增持股份的最新進展。根據公告,該行董監高計劃自今年9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截至公告披露日,齊魯銀行本次增持計劃實施期限過半,增持主體合計增持金額約為315萬元,佔計劃增持金額的90%。
10月28日,廈門銀行也發佈公告稱,該行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自有資金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已累計增持25.44萬股,累計增持金額人民幣168.57萬元,本次增持計劃實施完畢。
青島銀行也於近日獲該行大股東增持。根據青島銀行公告,青島國信產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信產融控股」)於今年9月15日至11月5日(包括首尾兩日)期間通過港股通渠道累計增持該行H股2.43億股,佔該行總股本的4.18%,增持金額合計9.57億元,本次增持計劃實施完畢。
記者注意到,本次增持完成後,國信產融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青島銀行11.15億股,持股比例升至19.17%,成為青島銀行的第一大股東。
在業內人士看來,董監高或重要股東增持銀行股份,向市場傳遞管理層或股東對銀行長期價值的認可,穩定市場信心。
《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除了董監高及大股東外,保險資金作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的代表,三季度以來對銀行板塊的配置比例顯著提升。
其中,平安人壽在場內以每股均價5.7094港元增持郵儲銀行,涉資約7068.81萬港元。增持後,平安人壽持股比例由15.95%上升至16.01%。隨後,中國平安也宣佈增持郵儲銀行H股641.6萬股,斥資約3441萬港元,持股比例已由年初的6.09%上升至17.01%。
年內,還有平安人壽在場內增持665.35萬股招商銀行H股股份、民生人壽耗資276.79萬港元增持浙商銀行H股100萬股、瑞衆人壽增持中信銀行H股300萬股、新華保險增持杭州銀行。
事實上,作為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的代表,險資入市穩市在今年迎來了一系列政策利好。今年1月,中央金融辦等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引導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增加A股(含權益類基金)投資規模和實際比例。
5月7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在參加國新辦新聞發佈會時亦表示,為充分發揮保險資金作為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的作用,將推出三條措施支持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
在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戴志鋒看來,在當前政策環境與宏觀環境背景下,險資入市提高權益投資佔比態勢逐漸深化。而在股票投資中,銀行板塊憑藉其高股息的特點更受險資青睞,預計險資未來或將進一步加大銀行股的持倉比例。
來源:金融時報客戶端
記者:張冰潔
編輯:雲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