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騰訊出了財報。很多人來跟我討論,無非兩條 :
1.騰訊的收入,利潤。
2. 騰訊的capex。
第一條。
騰訊3Q25營業收入1929億元,同比增長15.4%,超預期2%。調整後歸母淨利潤706億元,同比增長18.0%,超預期7%。VAS和廣告業務表現突出,海外遊戲收入大超預期。
第二條。
capex預期內的下滑。25年前三季度capex為595.66億元,同比+48.24%;
25Q3資本開支為129.83億元,同比-24.05%,環比-32.05%,季度資本開支承壓。原因只有一個:沒有h20了,也沒買多的別的芯片。它沒有算力租賃這業務。
關鍵是討論的結果。部分投資者覺得騰訊很穩健,毛利率56.41%,去年同期53.13%,上個季度56.92%;淨利率33.67%,同比 環比均上漲。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明年M7 大部分成員投資回報率都在惡化的情況下,會不會有很多外資來配置騰訊?就和一批投資者買google和蘋果一樣。因為步子邁得不夠大,顯得穩健而被青睞!
我思考了半分鐘,我覺得有可能!概率不小。畢竟不是23年了,現在全球都在思考投資回報率和以往固定資產加速貶值的邏輯。
國內資產將以另外的姿態被全球資金青睞?
中國資產也很多在納斯達克交易。
想必美股投資者都比較熟悉的中概資產品類
主要集中在yinn yang kweb等等品類。
說實話我接觸了非常多的qfii,qdii還是比較少的。但是現在各類衍生品層出不窮。etf更是玩出花,比如最近火的2倍海力士....
中國科技板塊的ETF Rayliant-ChinaAMC Transformative China Tech ETF (CNQQ)等等都出來了,在納斯達克交易。
這是繼之前投資中國科技的ETF之後,海外能夠交易的另一個品種。這個ETF和之前的ETF很不一樣。除了騰訊、阿里、寧德時代等 A/H 股龍頭,以及拼多多、京東等美股上市企業。還有A股寒武紀、北方華創等。
有了這個ETF 可以實現日間A股雙創、恆科 + 夜盤 CNQQ的 24 小時交易閉環。
成分股平均市盈率27 倍,低於納斯達克 100 指數(39 倍);市淨率 4 倍,僅為納指 100 的 40%,但 2025 年上半年淨利潤增速達 22%,盈利韌性顯著。具體行業分佈以電子科技(26.67%)和科技服務(21.29%)為主,覆蓋半導體、AI 算力、新能源等國家戰略賽道。
隨着聯儲局年內第二次降息,以及後續降息預期,加上海外資金對中國科技板塊的關注度上升,中長期來看中國科技核心資產的表現依然值得長期跟蹤。隨着CNQQ的規模上升,CNQQ 承接國際資本對中國科技的定價權,也可以作為外海資金對中國科技資產態度的一個觀測指標。
本文所涉標的僅為信息分享需要,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自行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