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早盤開盤,國內期貨主力合約漲多跌少。液化石油氣(LPG)漲近2%,PTA、乙二醇(EG)、PX、苯乙烯(EB)、燒鹼、瓶片、塑料、豆一漲超1%;跌幅方面,集運歐線跌超1%,碳酸鋰、瀝青、滬錫、燃油、滬鎳、低硫燃料油(LU)跌近1%。


近期,黃金與白銀價格在短暫調整後重拾強勢,特別是週四白銀表現亮眼:滬銀價格創下上市新高,外盤銀價也一度逼近前期高點。期貨日報記者瞭解到,這是宏觀經濟預期與品種自身基本面因素共振的結果。
①金瑞期貨研究所介紹,貴金屬強勢上行最核心的驅動力,源於市場對聯儲局貨幣政策即將轉向的強烈預期。近期披露的一些非官方經濟數據,例如降溫的勞動力市場和持續疲軟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被市場普遍解讀為美國經濟活力放緩的明確信號,這極大地強化了投資者對聯儲局將在不久後降息以應對潛在衰退風險的判斷。
②中原期貨分析師表示,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結束,市場預計美國將繼續進行擴張性財政政策,特朗普曾表示或向年收入低於10萬美元的家庭發放2000美元退稅的‘關稅紅利’,該政策或將推高通脹預期。
③徽商期貨分析師認為,綜合來看,美國政府‘停擺’結束,其重要經濟數據將恢復發佈,數據表現將直接影響下月聯儲局是否降息,短期金銀價格或以持續反彈為主。中長期貴金屬看多的邏輯仍未發生實質性改變,美國貨幣政策仍處於寬鬆週期,貨幣寬鬆延續或將進一步加深美國經濟滯脹風險。此外,美國政府債務規模或繼續擴張,會對全球美元信用體系產生不利衝擊,貴金屬長期多配的價值依然存在。(期貨日報)
(本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責任編輯:趙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