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製造工藝的競爭已進入原子級別,當業內還在猜測誰將率先突破2nm製程時,三星電子卻表態全球首款2nm手機芯片Exynos 2600已進入量產階段,這一消息迅速在半導體行業引起轟動。
此前,行業觀察家普遍認為臺積電將延續其在3nm和5nm時代的領先地位,繼續主導2nm工藝。然而三星的突然搶跑,讓這場尖端製程競賽充滿了新的變數。對此,有外媒表示:2nm芯片正式拉開序幕了。
一、2nm芯片的姍姍來遲
2025年初,半導體行業對2nm芯片的期待已達高潮。業內專家普遍預測今年將迎來2nm製程的量產,但這一預期並未完全實現。其中蘋果、高通和聯發科等芯片設計巨頭今年均選擇了臺積電的3nm工藝用於其旗艦產品,A19系列、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天璣9500就是最好的佐證。
而作為全球芯片代工的領頭羊,臺積電在2nm研發上確實處於領先地位。目前臺積電已在其位於新竹的工廠進行2nm製程的試產,良率已達到60%以上,接近70%的大規模量產標準。不過臺積電2nm芯片並未有具體型號,什麼時候量產?還未可知。
二、三星意外搶跑,Exynos 2600的性能突破
在大多數人將目光聚焦於臺積電之時,三星電子傳來了令人意外的消息。前段時間,三星確認其Exynos 2600芯片將成為全球首款採用2nm工藝的移動SoC,該芯片已完成開發並準備好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
而在近日,Exynos 2600的跑分成績也曝光了,在Geekbench 6基準測試中,該芯片取得了單核3309分、多核11256分的成績。在後續測試中,成績進一步攀升至單核3455分、多核11621分,與高通下一代驍龍8 Elite第二代處理器的成績非常接近。而三星內部測試數據表明,Exynos 2600的AI性能可達蘋果A19 Pro的六倍,GPU性能領先75%,多核CPU性能也領先14%。
由此可見,在2nm芯片的發展進程中,三星是要領先臺積電的。那麼問題來了,三星是怎麼逆襲臺積電呢?我們簡單的分析一下。
三、三星的逆襲之路
在晶圓代工領域,三星長期處於臺積電的陰影之下。過去幾年,三星在3nm和5nm工藝上的表現不佳,其在散熱管理和能效方面的差距甚至導致三星Galaxy S25系列完全放棄了Exynos芯片,轉而全部使用高通芯片。
三星的逆襲關鍵在於其激進的技術路線,三星是全球率先將GAA架構用於3nm芯片生產的廠商,並且其2nm技術引入瞭如晶背供電等先進技術,通過將電源互連移至芯片背面,進一步提升功率、性能和麪積。
並且在良率上,三星2nm工藝也有非常大的進步。據報道,臺積電2nm工藝的良率已突破60%,而三星代工的2nm工藝良率據傳僅在10%-20%之間,但也有報道稱其良率已提升至約40%。而在2025年10月,三星甚至將其2nm GAA工藝的年底良率目標從50%上調至70%,顯示出公司對該技術進展的強烈信心。
工藝、性能、良率都有大幅度提升,三星2nm工藝發展進程快於臺積電,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四、2nm芯片競爭不止三星與臺積電
當然了,2nm芯片競賽不僅僅是三星和臺積電的雙雄對決。英特爾也在積極佈局更先進的製程,計劃量產其Intel 1.8nm工藝。研究機構TechInsights測算得出,英特爾18A工藝的性能值為2.53,臺積電2nm工藝的性能值為2.27,三星SF2工藝的性能值為2.19。
日本也在積極進軍先進製程領域、日方集結了豐田、索尼等8家日本本土大企業,共同籌辦了Rapidus公司,計劃在2027年量產2nm芯片,實現從40nm到2nm的飛躍。
而臺積電並未放慢腳步,據規劃,臺積電2nm芯片速度將提升15%,能效提高30%,密度增加15%,將顯著提升超級計算機、AI推理等領域的運算效率。
應用領域方面,2nm芯片將逐步滲透移動設備、數據中心、AI及自動駕駛領域。AMD已宣佈將推出全球首款2nm服務器芯片,蘋果A20處理器預計2026年採用臺積電2nm。
面對各方2nm芯片的發展進程,有外媒表示:三星在芯片工藝賽道上的搶跑,正式拉開了2nm芯片的序幕。
五、寫在最後
三星2nm芯片跑分曝光,者表明在技術突破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全球半導體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這場在原子尺度上進行的競爭,不僅關乎幾家公司的市場份額,更將決定未來幾年全球高端芯片的供應格局和技術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