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11月13日,工信部副部長張雲明在2025年6G發展大會上宣佈,我國已連續四年組織開展6G技術試驗,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6G技術試驗,形成超過300項關鍵技術儲備。據瞭解,我國6G技術試驗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關鍵技術試驗階段,明確6G主要技術方向;第二階段是技術方案試驗階段,將面向典型場景及性能指標,研發6G原型樣機;第三階段是系統組網試驗階段,將研發6G預商用設備,開展6G關鍵產品測試。
據張雲明介紹,我國積極推進 6G 創新發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一方面,創新能力持續增強,體系化推動 6G 系統設計、網絡架構、關鍵技術等創新研究,形成超過 300 項的 6G 關鍵技術儲備;另一方面,開放生態基本構建,充分發揮 IMT-2030 (6G) 推進組的產業平臺作用,匯聚國內外產業鏈上下游百餘家單位合力協同推進 6G 創新發展,組織全球主流設備企業全面參與完成第一階段 6G 技術試驗,構建起技術攻關、試驗驗證、迭代優化「三位一體」的研發驗證體系。
張雲明表示,當前,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6G作為新一代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將突破傳統移動通信範疇,實現通信與智能、感知、計算、安全等深度融合。今年是 6G 標準化研究全面啓動之年,6G 發展正處於技術創新加速演進、產業方向愈發清晰的關鍵階段,亟需全球產學研用各方進一步集思廣益、凝聚共識、緊密合作、共促發展。
據悉,6G作為下一代通信技術,被定位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6G相較5G有着質的飛躍,傳輸速率上,6G期望實現100Gbps(吉比特每秒)的峯值傳輸速率;其次,6G的時延期望小於1毫秒,這對於工廠內的機器協同、遠程設備操控等實時性要求極高的應用至關重要;連接數上,6G將支持更廣泛的設備接入,尤其是支持更復雜的物聯網設備、智能終端和人體傳感器,每平方米連接數可達10到100個設備,真正實現「萬物智聯」。
分析認為,在6G的演進中,中國通信產業戰略前瞻性和執行力成為一股關鍵力量。以三大運營商為代表的企業,正與工信部緊密協同,推動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從歷史看,中國在5G時代就通過運營商大規模部署,積累了豐富的網絡建設和應用經驗。在6G試驗中,這些運營商很可能承擔原型樣機研發和組網測試的重任。比如中國移動早在2021年就啓動了6G研究項目,聚焦空天地一體化網絡。
開源證券表示,目前,6G正處於標準研究制定階段,根據IMT-2030(6G)推進組預測,預計到2040年,6G各類終端連接數相比2022年增長超過30倍。應當高度重視通信升級前期的基礎設施建設,隨着6G技術的不斷發展及標準確立,相關產業板塊有望迎來對應的產業機遇期,包括天線、射頻、通信芯片等領域。
相關概念股:
中興通訊(00763):全球6G專利佔比超20%,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全球通信設備龍頭,5G專利全球前三,6G技術預研處於領先地位,公司主導研發的太赫茲通信原型系統單用戶峯值速率已突破1Tbps。
中國移動(00941):中國移動累計申請6G專利1200餘項,覆蓋通感一體、星地融合、AI內生等關鍵技術領域。2025年9月,中國移動研究院完成的「6G開放衆創試驗裝置北京—香港節點實驗室貫通測試」,成為全球首個基於6G技術的京港裸眼3D及AI智慧體通信場景,標誌着6G從「技術驗證」正式邁向「場景應用」。
中國電信(00728):2025年9月,由中國電信牽頭提出的一項關於「6G系統如何計費」的研究項目,在北京召開的3GPP業務與系統技術規範組(TSG SA)第109次全會上獲批通過,實現中國電信在3GPP國際標準組織的6G牽頭立項突破,能夠為AI、通感、天地一體等6G關鍵服務提供可行的計費方案。
中國聯通(00762):中國聯通堅持5G-A/6G一體化協同發展,並超前6G體系佈局,成立了6G工作組,系統推進6G願景、應用場景、網絡架構、關鍵技術、應用生態、應用示範研究。中國聯通已牽頭成立高頻通信聯合創新實驗室、智能超表面技術聯盟,打造6G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