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瑞銀髮布最新美國股票策略報告,深度剖析第三季度美股盈利情況。報告指出,儘管整體增速放緩,但企業盈利展現出超預期的韌性,科技與金融板塊成為市場增長的「雙引擎」。
一、整體增速穩健,科技板塊貢獻突出
報告發布前,市場預測標普500的EPS增長率為8.9%,瑞銀預計所有財報發佈後的增長率預計為9.7%,相比前兩季度有所下滑。其中科技股的表現更佳,增速更快。
圖1:所有財報發佈後的第三季度標普500預期增速為9.7%,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
圖2:第三季度科技股的增速比非科技股的更快
註釋:impact的計算方式為標普500指數每股收益增長率與剔除科技板塊後的增長率的差值。
二、板塊表現分化,驅動因素各異
2025年第三季度標普500的EPS增速是8.9%,與去年同期增速持平。當期的EPS增速主要是由收入的增長(6.6%)驅動。科技和金融在EPS增速方面領先,但是受不同的因素驅動。前者主要是由於收入增速的大幅提高,後者主要是由於利潤率的增長,即運營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提高。
圖3:科技和金融在EPS增速方面領先;非週期股中的醫療保健的EPS增速僅-7.6%,主要是由於利潤率大幅下降(-16.7%)
註釋:該表同時使用了可得的實際數據和預測值。
三、盈利超預期成常態,週期與金融板塊驚喜最大
在預測偏差(surprise)方面,長期以來,標普500的EPS surprise的平均水平為4.9%。近期,標普500的EPS表現(7.2%)大幅超出市場預期。這主要是因為利潤率的增長(4.9%)。
週期股和金融在EPS surprise方面領先,特別是能源(10.6%)和材料(19.0%)。
圖4:週期股和金融在EPS超出預期表現方面領先
四、市場反應理性:盈利是關鍵,容錯率低
在股價反應方面,只有當收入和盈利同時超出預期時,股票纔會帶來正的回報(+1.2%)。數據顯示,選中收入超出預期的股票比選中盈利超出預期的股票更重要,損失更少(-0.8%>-3.5%)。
和歷史水平相比較,雙贏和雙輸的收益都更少。
圖5:只有當收入和盈利同時超出預期時,股票纔會帶來正的回報(1.2%),但是回報比歷史平均水平低(1.7%)
圖6:收入超出預期和盈利超出預期的股票回報相似,但是比收入不達預期的股票回報,盈利不達預期的股票回報波動率更大,容易帶來更大的損失
五、全年展望:科技、金融領跑,預期持續上修
在2025年全年業績的預測方面,2025年標普500的EPS增速預計為9.9%,科技和金融增速領先。在細分行業中,半導體、媒體與娛樂的增速大幅領先。
圖7:2025年標普500的EPS增速預計為9.9%,科技達到20%以上,金融增速為11.2%
圖8:細分行業中,半導體、媒體與娛樂的增速大幅領先
在2025年EPS的預期修正方面,由於2025年4月的關稅政策,市場對整體的EPS預期大幅下調,低於歷史趨勢。由於8月發佈了第二季度財報,預期下調幅度收窄,高於歷史趨勢。
其中科技板塊的上修幅度在8月最為顯著,顯示出市場對其增長信心的恢復。
圖9:10月市場對EPS的預期下調幅度收窄
圖10:市場對科技股的EPS預期一直上調,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較小
圖11:市場對每股銷售額和利潤率的預期調整,科技NTM的數據上修幅度最大
圖12:市場對EPS的預期調整,科技NTM的數據上修幅度最大
總結:
1、Q3美股EPS增長韌性強,最終增速有望衝高至9.7%。
2、科技(收入驅動)與金融(利潤率驅動)是增長雙主線。
3、週期股與金融股是盈利超預期的「主力軍」。
4、市場邏輯:股價對盈利質量要求苛刻,盈利不及預期將面臨重罰。
5、市場預期已度過低點,開始上修,科技股仍是信心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