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賺超90億!「情緒經濟」造富騰訊音樂

藍鯨財經
11/13

出 品 | 異觀財經 夜叉白雪

隨着我國從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型,消費的本質也發生了深層次變遷,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正從對商品功能的滿足,轉向對意義的追尋。人們購買的不僅是商品的使用價值,更是其承載情感連接、情緒慰藉與身份認同,這場關於消費價值的重塑,推動了「情緒經濟」的崛起。

在線音樂平臺正是「情緒經濟」受益者之一。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就是最成功的案例。在當前注重情緒消費的時代,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通過深耕粉絲經濟,探索出了清晰的商業化路徑。

 騰訊音樂前三季淨賺超90億

2025年11月1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發佈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財報。

財報顯示,三季度騰訊音樂營收84.6億元,同比增長20.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淨利潤高達24.8億元,同比增長27.7%。

今年前三個季度,騰訊音樂總營收242.6億元,同比增長15.8%,期內淨利潤90.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0.3億元,增長80%,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淨利潤同比增長28%至73.4億元。

三季度,在線音樂服務收入69.7億元,同比增長27.2%,在總收入中的佔比提升至82.3%,為集團貢獻了超八成的收入。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增長主要受益於在線音樂訂閱收入的增長,以及線下演出、廣告服務和藝人周邊收入的增長。

一方面,付費用戶規模持續擴大至1.257億人,同比增長5.6%。

另外一方面,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持續保持增長,從上年同期的10.8元,增長至今年三季度的11.9元,同比增長10.2%。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賺錢能力非常強,甚至超越國際音樂流媒體巨頭Spotify。2025年Q3,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毛利率為43.5%,高出Spotify 12百分點;TME的經營利潤率高達32%,而Spotify的經營利潤率僅為13.6%。

無疑,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戰略轉型是成功的。

一方面,對於高質量用戶通過定價更高的SVIP提升在線音樂訂閱服務天花板。SVIP版權和權益池擴容,本質上是將音樂消費與粉絲經濟深度綁定,通過「bubble」平臺強化粉絲與藝人的鏈接,進一步提升SVIP滲透率和ARPPU。

以QQ音樂超級會員為例,高昂的訂閱價格換取的不只是臻品音質或動態皮膚,更是「身份特權」——獨家演唱會直播、票務優先購、明星語音問候等權益。

今年騰訊音樂收購SM近10%股權,收購喜馬拉雅,有聲內容的持續擴容和粉絲經濟業務精細化運營,驅動音樂平臺流量從存量博弈轉變為用戶增長。騰訊音樂對韓國SM和喜馬拉雅的資源整合,有望驅動SVIP佔比上漲,從而提升ARPPU。

對於付費意願低的用戶,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通過看廣告免費聽歌模式來挖掘用戶價值。通過不斷完善音樂生態,優質內容供給和良好的用戶體驗,幫助平臺增強用戶黏性,提升用戶留存率和付費率。

 騰訊音樂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儘管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穩坐國內在線音樂賽道頭把交椅,但這並不意味着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可以高枕無憂,網易雲音樂與字節跳動旗下的汽水音樂,已成為其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

作為老對手,網易雲音樂憑藉獨特的UGC社區氛圍和獨立音樂人生態,與騰訊音樂形成差異競爭。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其平臺上的原創音樂人數量突破73.8萬,高於騰訊音樂24年底披露的58萬。

字節旗下汽水音樂,憑藉抖音的強大導流和激進的市場投放,用戶規模迅速攀升。2024年中其日活用戶達到1800萬,超過網易雲音樂。根據QuestMobile數據,截至今年9月,汽水音樂月活躍用戶規模同比增長 90.7%、達1.2億,已逼近網易雲音樂的1.4。相比之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的酷狗音樂、QQ音樂等平臺同期的月活規模均同比有所下滑。

在線音樂平臺會員規模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汽水音樂用戶規模實現快速增長,某種程度上是「搶」走了騰訊音樂、雲音樂的用戶,某種程度上,雲音樂和汽水音樂的用戶畫像比較接近,汽水音樂對雲音樂造成的壓力要遠大於騰訊音樂。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字節跳動還正式上線了面向下沉市場及中老年用戶的「番茄音樂」App,與主打年輕潮流的汽水音樂形成互補佈局。通過多產品線協同,字節正試圖在不同用戶羣體中實現深度運營與存量價值挖掘,進而提升在線音樂市場份額。

當前行業從「用戶增長」轉向「價值深挖」,行業競爭已從簡單的「版權囤積」升級為「生態融合」的較量,包括對線下場景(如車載音樂、演唱會)、AI技術應用和長音頻等內容拓展的爭奪。平臺紛紛佈局線下場景(如車載音樂、演唱會)、AI技術應用與長音頻等內容拓展,力求在「存量挖掘」與「增量創造」之間取得平衡。

未來的競爭將更加多維,騰訊音樂需持續鞏固其內容與生態優勢;網易雲音樂需要加快商業化步伐,其核心挑戰在於如何將高黏性用戶高效變現;汽水音樂的迅猛增長已證明其模式的成功,但下一步需要構建更穩固的版權內容和社區生態,以擺脫單純「流量管道」的角色。

總而言之,在線音樂無疑是一門已經跑通的生意,但也是一門需要平臺不斷進化、超越單純音樂播放器角色的生意。未來的贏家,必將屬於那些能同時駕馭技術、內容與用戶心智的「全能型選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