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1)京東物流外賣秒送配送業務催化營收超速預期,王振輝5 年後重回京東物流CEO 崗位。2025Q3 京東物流總收入550. 8 億/+24.1%,相比上季度進一步加速,經調淨利潤為20.2 億元/ -21.5%,經調淨利潤率3.7%,經調EBITDA 為53.2 億/-7.1%。內單營收Q3達到65.8%增速,內單營收增速遠高於自營商品GMV增速,更多是京東物流承接外賣配送業務導致——Q3環比Q2 內部收入增加34.4 億。
2)11 月11 日當天,極兔速遞全球包裹量再次突破億件大關,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9%。隨着多個促銷季的相繼進行,自11月1 日至12 日,極兔全球日均包裹量達9,459 萬件,同比增長15%,其中東南亞與新市場增長迅速,分別實現78%和83%的強勁增長,充分展現了極兔在全球電商生態中不可或缺的戰略地位和卓越的服務韌性。
行業動態信息
行業綜述:從交運各子板塊相對滬深300的表現來看,本週( 11月10 日-11 月14 日)交運板塊整體上漲。其中:本週物流綜合板塊上漲1.58%,其中快遞板塊漲幅0.61%。
快遞:老將王振輝再掌京東物流,極兔雙十一海外增速亮眼京東物流外賣秒送配送業務催化營收超速預期,王振輝5年後重回京東物流CEO 崗位。2025Q3 京東物流總收入550.8 億/+24.1%,相比上季度進一步加速,經調淨利潤為20.2 億元/ -21.5%,經調淨利潤率3.7%,經調EBITDA 為53.2 億/-7.1 %。內單營收Q3 達到65.8%增速,主要受閃購及外賣業務帶動京東餐飲、生鮮、日百品類保持加速增長趨勢的影響,其中, 內單營收增速遠高於自營商品GM V 增速,更多是京東物流承接外賣配送業務導致——Q3 環比Q2 內部收入增加34.4 億。
極兔東南亞與新市場同比增78%和83%。11月11日當天,極兔速遞全球包裹量再次突破億件大關,創歷史新高, 同比增長9%。隨着多個促銷季的相繼進行,自11月1日至12 日, 極兔全球日均包裹量達9,459 萬件,同比增長15%,其中東南亞與新市場增長迅速,分別實現78%和83%的強勁增長,充分展現了極兔在全球電商生態中不可或缺的戰略地位和卓越的服務韌性。
近3000 臺無人車助力中通「智能雙11」。 據《人民日報》近日報道,截至目前,近3000 臺中通無人配送車每天在25 0 多個城市運送超20 萬件包裹,累計運行里程已逾2000 萬公里, 將數字化觸角延伸至收轉運派各環節。
投資評價和建議
市場反內卷預期逐步兌現,快遞的結構性機會仍是「全鏈條降本」。監管強力推行價格反內卷,短期看似延緩格局出清,但反而彰顯龍頭公司末端變革價值的投資主線尚未共識。
總而言之,現金流不僅決定了快遞總部公司的持續生存,也決定了當整個加盟商網絡出現問題時的抗壓韌性。頭部公司中通快遞和圓通速遞作為電商快遞的龍頭公司,目前正處於度過產能峯值後的利潤釋放期, 在產能投入具備較好的前瞻性,在第四輪產能週期進入後半段時,擁有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的單票盈利能力和潛在孖展能力,具備較為充足的造血和抗風險能力,並且推進末端變革和數字化背後的終端模式變革又會讓其領跑未來。維持中通快遞「買入」評級。
尾部公司申通快遞和極兔速遞的件量增速與業績增長,國內與國際發展平衡較好,網絡韌性較強。產能投資計劃助力其補足核心短板,雖然目前單票盈利能力和潛在孖展能力不足,但背後股東的產業背景和資金實力,可以通過專項基金等方式解決產能問題,所以若公司能擺脫產能再投資桎梏,則預期差和彈性空間較大。
風險分析
電商快遞需求增長低於預期
快遞件量較大部分來源於電商快遞,需求增長存在低於預期風險。回顧2020 年,經歷了新冠疫情短暫衝擊的快遞行業受益於線上滲透率的加速提升,需求出現超預期增長;同時,電商平臺間競爭加劇,各類促銷活動頻出,帶動快遞行業件量增速表現優異,後續電商平臺營銷費用存在不及預期風險,帶來電商快遞需求增長低於預期。
快遞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
當前各地快遞價格監管政策下,快遞行業價格戰硝煙散去;但是快遞企業產能擴張仍未完全落地,當快遞行業需求不及預期,或處於淡季之中,快遞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不足時,快遞行業價格戰存在愈演愈烈風險。
勞務用工成本提升超出預期
快遞企業價格戰期間,派費成本顯著降低,導致快遞一線員工收入下降。目前國內多地出臺保障快遞小哥收益相關政策,疊加勞務用工成本持續處於提升狀態,快遞企業勞務用工成本提升存在超出預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