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將於 2025 年 11 月 19 日發佈 2025 財年第三季度(FQ3)財報。到時候,英偉達的出貨量將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今天來分享小摩(JP Morgan)11 月 13 日發佈的報告,尤其可以看看下面這張表。
這裏面AI 芯片的出貨量蠻有意思,看完其中的預測後,結合國產芯片的情況,感覺國產芯片的發展確實需要再加把勁啊...英偉達 2025 年出貨量預計為 550 萬張(同比增長 22%),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國內最大的 AI 芯片供應商今年的出貨量即便達到市場普遍預測的 70 萬張,也僅為英偉達的 13% 左右。
不過,如果看 2025 年美國公司 AI 芯片的整體出貨量,竟高達 1022 萬張(同比增長 31%),如此一來,國內最大 AI 芯片供應商的出貨佔比僅為 7% 左右。
這 1022 萬張中,包含 AMD 的 55 萬張,而 ASIC 芯片出貨量更是達到驚人的 417 萬張(同比增長 46%!)。
關於國外 ASIC 的相關情況,可參考我們之前發佈的文章。
北美CSP大廠AI ASIC進展更新:AWS、微軟、Meta、谷歌的芯片競爭格局
國外ASIC更新:谷歌/亞馬遜/Meta/OpenAI最新進展,出貨量數據等
報告還更新了其他信息,包括 NVL72 明年的出貨數據以及英偉達 VR200 芯片的相關動態。
01
NVL72 機架今年出貨預計為2.65萬,明年增至5 萬 - 7 萬臺
小摩預測,今年 NVL72 機架的需求 / 出貨量約為 3.8 萬 / 2.7 萬臺,這意味着訂單積壓量約 1 萬 - 1.1 萬臺。初步資本開支展望顯示,明年 NVL72 機架需求將達 5 萬 - 6 萬臺,其中大部分為 GB300 機型。
考慮到 2025 年底的訂單積壓情況,小摩估計 2026 年 ODM 代工產量區間約為 5 萬 - 7 萬臺 NVL72 機架,具體取決於良率提升曲線。這一同比翻倍的增長,將為 AI 服務器 ODM 廠商及下游組件供應商帶來強勁的明年營收。
具體到服務器廠商的出貨,可以參考下圖:
02
GB300/VR200 時間表與規格更新
小摩觀察到 GB300 服務器的量產進度低於預期,預計 2026 年一季度纔會出現顯著提速。英偉達似乎仍計劃在 2026 年二季度擴大 VR200 模塊產能,並目標於三季度初啓動下游 AI ODM 機架代工。由於規格細節仍在討論中,小摩預計時間表可能推遲,VR200 系統的量產主要會從 2026 年四季度開始。
VR200 的核心規格變化包括:
CPU 低功耗內存(LPDDR)模塊採用 SOCAMM 接口;
採用中板設計,替代當前的飛線 PCIe 互聯方案;
Rubin 芯片熱設計功耗(TDP)提升至 1.8/2.3 千瓦,高於 Blackwell Ultra 的 1.4 千瓦,導致 NVL72 系統功耗從 140 千瓦提升至 220-250 千瓦;
兩種散熱方案:1.8 千瓦 Rubin GPU 搭配微通道冷板(MCP 或 MCCP)+「鍍金」 頂蓋,2.3 千瓦 Rubin GPU 則搭配微通道頂蓋(MCL);
採用 110 千瓦電源架或電源櫃方案,而 GB200/300 採用的是 33 千瓦電源架;
網卡(NIC)與 GPU 配比從 1:1 翻倍至 2:1,且網卡規格從當前的 400G 升級至 800G;
計算托盤(Bianca 主板、中板及 HMC 模塊)的標準化程度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