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我所思·我所盼】 希望建成「會思考」的智能電網

滾動播報
11/13

(來源:光明日報)

轉自:光明日報

【「十五五」我所思·我所盼】 

  初冬輕寒,可咱荊門的電網建設現場,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近60個作業面同時鋪開,機械轟鳴聲與數字系統指令聲交織激盪,就像一首磅礴雄壯的進行曲……荊門東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是「十四五」電網的收官之戰。

  40公里外,一場「保電硬仗」也在打響。為配合主網施工期間的運行方式調整,我們扛起了保障柳河、馬家塝兩座變電站的重任。

  從10月開始,每隔一天,我們團隊就會給這兩座變電站來一次「深度體檢」。此前,我們自主研發建成了無人機遠程智能巡視系統,巡檢工作邁入「一鍵時代」。不獨我們,現在,公司的近12萬個巡檢點位實現了無人機智能巡檢全覆蓋,給一座220千伏變電站做「全面體檢」,只需要短短30分鐘。這要擱以前,可得兩個人忙活整整兩天呢!

  「十五五」規劃建議裏提出「着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智能電網和微電網建設」,我和同事們都很振奮!

  我期待着,未來能建成真正「會思考」的智能電網,讓每一度電都找到最需要它的去處。眼下,我們正在試點「智能巡檢機器人+數字孿生」技術,就是想通過算法提升識別精度,哪怕頭髮絲那麼細小的設備隱患,也一處都不放過。

  培養人才帶隊伍,也是我義不容辭的使命。今年是我紮根電網一線的第26個年頭了,闖過了不少難關,也積攢了一些經驗。我打算把這一路走來積累的500多份迴路圖紙、300多個故障案例做成數字化教材,用活生生的案例教徒弟,帶出一批懂技術、有擔當的電網能手。

  我還想聯合高校專家,一起啃下「二次設備不停電改造」技術這塊「硬骨頭」,讓「不停電」成常態,企業生產、居民用電再也不犯愁……

  說起來,我的願望還真不少。希望在「十五五」新徵程上,我們電網人攜起手來,用自主創新推動技術升級,讓用電效能更高,讓千家萬戶燈火更亮。

(本報記者王建宏、張銳採訪整理)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