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重回「原點」:劉強東親徵,供應鏈成終極戰場

硬核科技資本論
11/15

時隔八年重返烏鎮互聯網大會的劉強東,帶着他的物流野心和供應鏈夢想,正在把京東拉回那個以「成本、效率、體驗」為核心的初心。

「我們國家物流成本之所以如此高企,最核心的就是貨物無組織流動,搬運次數太多。」2025年11月7日,劉強東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峯臺上坦言。

他指出,2007年時一件商品從生產到消費要搬運7.2次,而去年這一數字已降至5次,但仍有下降空間。

這位京東創始人承諾,隨着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時代的到來,五年內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佔GDP比重將降至10%以內。

為實現這一目標,京東明年4月將在全球建設第一個全無人配送站,全部由機器人完成貨物裝載。

戰略迴歸:劉強東親征與物流初心

2025年被業內視為「劉強東迴歸年」。從今年3月開始,劉強東頻繁現身各類公開活動,從參觀香港科技大學人工智能項目到親身體驗外賣配送工作,從夏季達沃斯論壇到烏鎮互聯網大會。

這一系列動作為京東戰略調整提供了明確信號。

在6月的一次分享會上,劉強東直言不諱地反思:「最近的五年很遺憾,可以說是京東失落的五年,是走下坡路的五年。」他毫不留情地指出,這五年京東「沒有創新,沒有成長,沒有進步」。

物流成為劉強東迴歸後最核心的抓手。2025年第三季度,京東物流總收入達551億元,同比增長24.1%,其中一體化供應鏈業務以45.8%的同比增速領跑行業。

這一數據印證了京東物流從單一物流服務商向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者的戰略轉型成效。

劉強東的物流情結可追溯至2007年。當時,由於訂單量暴漲,京東對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把控逐漸失控,客戶因物流質量問題提出的投訴日益增多,第三方物流的商品破損率高達8%。在增長壓力面前,劉強東力排衆議,毅然啓動自建物流計劃。超級供應鏈:京東的底層商業邏輯

「現在京東做的所有業務100%都是圍繞着供應鏈,我們並不是所謂的多元化公司。」2025年6月,劉強東如此定義京東的戰略方向。他進一步闡釋,即使是外賣業務也是為了服務生鮮供應鏈。

京東的超級供應鏈覆蓋產品創意、設計、研發、生產、營銷、倉儲、配送及售後全流程,形成閉環。這一體系在三個關鍵節點發揮作用:研發階段基於大數據洞察用戶偏好,助力品牌打造爆款;銷售階段通過大規模採購降低成本,為品牌銷售兜底;交付階段提供高效履約服務,提升用戶體驗。

典型案例包括聯想拯救者Y7000P遊戲本開售即登頂銷量榜,帶電品類C2M定製比例在雙11超過30%-50%,日百跨品牌個護組合「洗護小美盒」全週期銷售單量超20萬。

這些成功案例體現了超級供應鏈的市場競爭力。

供應鏈的硬實力最終沉澱為高品質服務,提升成交質量。復旦消費大數據顯示,京東11.11扣除退貨後的銷售份額達31%,體現了在覈心品類上的市場號召力。供應鏈不僅支撐零售主業,還賦能新業務發展。外賣、七鮮小廚、京東醫美等新業務同樣受益於京東的供應鏈能力。物流新動作:收購、擴張與技術投入

京東物流在2025年第三季度展現出迥異於傳統規模擴張的發展路徑——以高時效、高價值服務為支點,通過拓展航空運力、優化服務節點、升級技術架構及收購即時配送業務等一系列舉措,撬動業務結構的系統性優化。

在業務拓展中,京東物流持續聚焦高附加值領域。第三季度,該公司在航空運力方面新增超過20條航線,推動800公里以上線路的「航空次日達」業務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0%。同時,京東物流將此前在荔枝、大閘蟹等生鮮品類中積累的高時效配送能力,延伸至牛羊肉等更多高價值農產品

2025年10月,京東物流宣佈以2.7億美元收購京東集團旗下本地即時配送業務(原達達集團的即時配送業務)。這一收購將有助於京東物流加強「最後一公里」配送能力,拓展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及服務組合。

截至2025年6月,達達即時配送網絡已覆蓋全國超2800個縣區,日均訂單處理能力超千萬單。業內專家分析表示,本次收購具有戰略價值,能有效提升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的競爭力。

京東物流還宣佈在未來5年將採購300萬臺機器人、100萬臺無人車和10萬架無人機,投入物流供應鏈全鏈路場景。無人配送可以使物流成本下降,這釋放出來的不僅是企業利潤,更是員工薪酬提升、消費信心增強、經濟結構改善的「正循環」動力。業務協同:從外賣到汽車的全鏈路賦能

京東的外賣業務看似與核心電商相去甚遠,但劉強東有其戰略思考。他表明其背後旨在強化生鮮供應鏈,前端外賣業務盈利並非重點,核心是依託供應鏈創造價值。

京東外賣採用「爆品包銷模式」通過集約化運營降低成本,單日大牌爆品銷量突破650萬份。

今年6月,京東外賣負責人透露,自2月正式上線以來,在6月份外賣日訂單量已突破2500萬單,品質餐飲門店入駐超150萬家,全職騎手規模突破12萬人。

更關鍵的是,外賣業務與京東現有零售生態形成協同——僅4月單月,外賣業務便帶動新註冊PLUS會員超40萬,而PLUS會員的外賣復購率較非會員高出2倍,實現「外賣拉新、會員提頻」的雙向賦能。

在汽車領域,京東物流與小鵬汽車在迪拜傑貝阿里保稅區宣佈深化戰略合作,由京東物流全程規劃運營的小鵬汽車中東區域備件倉庫正式啓用。

這一備件中心存儲超千種汽車配件,涵蓋小鵬汽車多款車型的維修保障需求,已成為小鵬汽車在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汽車備件中心。

京東物流的參與覆蓋了從賣車到售後的全鏈路,幾乎貫穿汽車的全過程。通過京東物流實現 「倉配一體化」,將配件交付週期從國內調撥的20天縮短至本地3天內,顯著提升用戶滿意度。

這對要搶中東市場的小鵬來說,通過京東物流實現了售後服務的本地化高效運營。挑戰與未來:低價競爭與會員經濟的平衡

儘管京東在物流和供應鏈上大力投入,但面臨的挑戰不容小覷。隨着直播帶貨和內容電商模式的興起,抖音、快手甚至小紅書都在不斷髮力電商,這對京東形成了強大競爭壓力。

京東的市值從2021年最高點的1545億美元下滑至目前的約465億美元,僅有最高點的三成左右。

這一數字背後反映的是京東在低價競爭環境下的困境。

在2025年雙十一,京東推出了「百萬懸賞」全網比價活動,覆蓋京東直播旗下全品類採銷直播間。這一舉措旨在保障各大品牌的京東價格處於全網最低,重塑京東的低價心智。但這也引發了市場對京東能否持續維持低價的質疑。

業內觀察人士指出,當用戶養成了抖音或者快手更便宜心智的時候,京東電商可能會出現大問題。

京東自營的優勢正在面臨挑戰:隨着物流基礎設施的普及,各大品牌和平臺也開始建設自己的倉儲,配送時效大幅提高,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相應提升。

面對這一挑戰,京東Plus會員數已超過3000萬,這部分人羣被視為京東最核心的資產。分析認為,京東應當將低價模式的成本轉移到會員權益上,通過維護好核心人羣來實現多業務發展。

截至2025年6月底,京東物流全國倉庫總數已超3600個,擁有一線員工超66萬人。

這張龐大的物流網絡成為京東應對市場競爭的底氣所在。

京東物流第三季度業績顯示,其包含快遞、快運在內的其他客戶收入貢獻249億元,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佔比達50.85%。這一業務結構優化,標誌着京東物流正成功轉向高價值服務領域。

劉強東在互聯網大會的演講中展望:「未來我們每週可能只工作一天,甚至每週只工作1小時。」這幅看似遙遠的圖景,背後是京東通過供應鏈效率革命解放生產力的長期願景。京東重回原點,意味着重新聚焦物流與供應鏈,這場戰役的成敗,將決定京東下一個十年的命運。

歡迎關注硬核科技資本論,掌握最前沿的科技動態,瞭解最新的資本動向

或者點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