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機構論市:大方向或仍處在牛市中 短期或維持寬幅震盪

東方財富網
昨天

  本週滬指下跌0.18%,深證成指下跌1.40%,創業板指下跌3.01%。下週A股將如何運行?我們匯總了各大機構的最新投資策略,供投資者參考。

  光大策略:大方向或仍處在牛市中 短期內或維持寬幅震盪

  市場大方向或仍處在牛市中,不過短期或進入寬幅震盪階段。與往年牛市相比,當前指數仍然有相當大的上漲空間,但是牛市持續的時間或許要比漲幅更加重要。不過短期來看,市場可能缺乏強力催化,疊加年末部分投資者在行為上可能趨於穩健,股市短期或以震盪蓄勢為主。配置方面,短期關注防禦及消費板塊,中期繼續關注TMT和先進製造板塊。市場處於震盪階段時,前期滯漲方向可能表現會更好,對應於本輪即為高股息及消費板塊。中期來看,流動性驅動行情下,行情中期TMT更容易成為主線,本輪或許也會如此。若行情轉向基本面驅動,考慮到當前行情或正處於中期,先進製造值得重點關注。

  申萬宏源策略:「牛市1.0」階段的高位區域

  科技結構牛行情長期性價比不足,再向上突破阻力增加。順週期行情還是「搶跑」階段,中期邏輯仍有斷點,牛市2.0行情啓動的條件尚不完備。先做好高位震盪市,基於短期性價比把握小波段節奏。順週期短期性價比已偏低,科技成長相對性價比已較高。前期機構投資者有調倉減倉、風格切換動作,短期下行風險可控。2026年春季前,科技成長還有反彈機會,順週期投資需向有Alpha邏輯的方向收縮。當前的A股AI產業鏈,類似2013年底的創業板、2018年初的食品飲料、2021年初的新能源,都處於「產業趨勢大波段沒結束+中小波段有波折+長期低性價比區域」狀態,參考歷史經驗,後續走勢通常分為「高位震盪階段」和「調整階段」。

  興證策略:全球「再平衡」之後 如何佈局?

  對於A股而言,近期海外帶來的影響更多在於結構,在海外擾動加速內部「再平衡」之後,佈局明年景氣預期的兩條思路並未發生改變:一方面,近期海外帶來擾動或將再一次為AI等景氣成長主線提供佈局窗口。海外擾動下,當前TMT相較前期高點已回撤10%以上,與全A的滾動40日收益差也在大幅回落,歷史經驗來看進一步回調的空間已不大,當前已經來到短期性價比較高的區域,為佈局明年景氣預期提供良好窗口。後續核心催化在於11月19日英偉達財報能否繼續驗證AI高增長邏輯、以及後續新發布的經濟數據能否修正12月降息預期,若驗證則佈局明年景氣預期更加順暢。另一方面,明年景氣邊際改善預期和結構「再平衡」繼續為順週期板塊提供估值修復契機。但在總量經濟溫和修復的當下,順週期板塊中重點仍是尋找景氣能夠線性外推、可持續的估值修復機會。當前來看主要集中在受益於供給側出清和需求側結構性變化的方向,包括漲價資源品、新消費&服務消費等。

  銀河策略:年末板塊輪動中如何佈局?

  近期在聯儲局偏鷹表態、投資者對AI行情擔憂反覆擾動下,海外市場整體震盪,科技股呈現回調態勢。美國政府最長停擺結束,關注後續關鍵經濟數據發佈對於海外行情的影響。A股行情整理格局仍在延續,板塊之間快速輪動,前期漲幅較大的科技板塊處於盤整狀態,資金開始向鋰電池、電解液等主題擴散輪動,大消費板塊也受益於政策利好,但主題演繹的持續性仍顯不足。同時,臨近年末,機構配置或趨於均衡,也在為明年景氣方向佈局做出準備。預計年末行情仍以震盪結構為主。本週周內鋰電產業鏈行情爆發帶來的市場上漲機會,體現出供需格局偏緊下,價格水平回升邏輯正在提振中期景氣改善預期。10月份金融數據驗證存款搬家信號,資金面向好的邏輯仍有望延續。隨着後續政策落地節奏進一步明確,物價回升預期下反內卷板塊邏輯明確,科技主線產業趨勢與業績進入驗證階段,A股市場中長期向好趨勢不改。

  浙商策略:「系統性慢牛」二階段 更慢、更系統

  綜合考慮國外形勢、經濟週期、國內政策、資金流向、市場情緒、寬基估值等因素,我們對市場保持中性樂觀。展望後市,本輪「系統性‘慢’牛」運行順暢,上證指數目前處於自2024年2月以來開啓的月線3浪當中,後續有望「底部漸高,馭勢而上」,預計全年在2021年2月高點和5178-2440的0.809分位數之間震盪。綜合行業打分表、國內政策和行業基本面,建議關注四條主線,分別是:1)消費與財富效應 :「十五五」規劃對「內需」定調較高,系統性「慢」牛格局&股市財富效應作用下,關注相對滯漲的消費者服務、食品飲料、農林牧漁。2)景氣方向:關注汽車、醫藥、電子、電力設備、非銀金融。3)傳統產業:「十五五」規劃將「優化提升傳統產業」放在重要位置,關注基礎化工、機械、建築(中字頭基建)、煤炭、鋼鐵。4)紅利壓艙石:2026年將是公募新規實行元年,綜合考慮股息率和公募欠配比例,建議關注銀行、交通運輸等。

  華金策略:短期慢牛趨勢不變 年底行業輪動如何演繹?

  短期延續震盪走勢,慢牛趨勢不變。(1)短期經濟和盈利可能延續弱修復趨勢。一是短期經濟仍可能維持偏弱修復的趨勢。二是短期企業盈利可能繼續處於回升週期中:首先,10月PPI同比增速降幅繼續收窄,企業盈利同比增速短期可能繼續改善;其次,全A三季報盈利同比增速較中報繼續回升。(2)短期流動性可能維持寬鬆。一是短期海外降息預期下降,但國內宏觀流動性可能維持寬鬆。二是短期股市資金可能流入放緩。(3)短期風險偏好可能偏中性。一是短期穩增長政策預期仍對風險偏好有一定支撐。二是聯儲局12月降息預期下降,全球市場情緒偏謹慎。短期繼續均衡配置週期和科技中的低估值成長子行業。

  東吳策略:風格的巨輪繼續滾動 2026年A股投資策略展望

  科技與安全維度下,重視AI產業趨勢與資源能源安全性。在大國博弈及地緣政治環境愈發複雜的當下,一方面需立足科技自立自強戰略,把握AI科技革命浪潮,「以我為主」推進關鍵卡脖子技術攻關與產業配套,在對海外「基建先行」國內產業配套景氣進行充分定價後,2026年國產芯片及製造產業鏈、存儲與存在比較優勢的AI電力建設領域將跟進演繹,此外可將端側AI眼鏡、人形機器人以及To B端垂類應用(AI醫療、AI營銷)等下游應用端作為AI行情的看漲期權予以配置。在主權貨幣信用替代加劇、資源民族主義愈發興起的背景下,基本金屬、小金屬等資源品的戰略價值得到更為廣泛的認知,同時價格中樞亦將持續抬升,重視供需結構持續改善的銅、鋁、鎳等基本金屬及鎢、鈷、銻、鉻等具備獨立景氣的小金屬方向,而儲能、綠色氫氨醇等新能源既順應我國「雙碳」戰略下能源轉型要求,又是規避化石能源進口掣肘、保障國家能源自主性的關鍵一步,另外固態電池、鈣鈦礦、核能等未來能源方向亦值得關注。

  中泰策略:如何看待10月通脹數據公佈後的市場走勢

  展望後市,價格端的邊際改善與宏觀政策環境的寬鬆預期或將共同推動A股進入「震盪向上、結構主導」的階段。CPI的溫和上行和PPI的觸底反彈意味着經濟下行壓力有所緩解,但需求恢復仍未形成強趨勢,後續需進一步數據支撐,因此短期內市場更可能呈現以流動性為主導、以結構機會為主線的行情特徵。週期板塊有望保持一定的強勢,但持續性將取決於外需、房地產鏈條等的共振,屬於階段性交易;科技成長板塊在利率中樞下移、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仍將是中期主線,震盪後仍具備繼續走強的基礎;服務消費在就業改善與居民消費意願修復的帶動下將保持相對穩健,而地產鏈的修復仍需政策進一步落地。

  華安策略:哪些低估滯漲方向尚未輪動?

  經濟金融數據邊際走弱,貨政執行報告表態積極,內部政策託底預期升溫,但臨近年末增量政策出臺概率低,聯儲局12月降息預期下降,市場仍將延續高位震盪。配置上,內部擴散降溫、高切低現象繼續突出,這種情況預計仍將持續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預期交易前。短期輪動增多加快、但難以把握節奏,AI產業主線調整反而提供更好佈局良機。此外有業績支撐領域也可重視,包括儲能/電池軍工、存儲、工程機械等。

  中原策略:市場風格再平衡延續 週期與科技有望輪番表現

  週五A股衝高遇阻、小幅震盪整理,早盤股指低開後震盪上行,盤中滬指在4034點附近遭遇阻力,午後股指震盪回落,盤中醫藥、光伏設備燃氣以及房地產等行業表現較好;半導體電子化學品非金屬材料以及貴金屬等行業表現較弱,滬指全天基本呈現小幅震盪整理的運行特徵。當前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6.52倍、50.18倍,處於近三年中位數平均水平上方,適合中長期佈局。兩市週五成交金額19805億元,處於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數區域上方。當前A股市場正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換時點,上證指數圍繞4000點附近蓄勢整固的可能性較大,市場風格再平衡仍將延續,週期與科技有望輪番表現。操作上宜均衡配置,投資者可採取"順週期+科技成長"的均衡配置策略,把握結構性機會。預計短期市場以穩步震盪上行為主,建議投資者保持合理倉位,避免追漲殺跌,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數據、海外流動性變化以及政策動向,及時調整投資策略。短線建議關注電池、醫藥、光伏設備以及銀行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