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風格切換,基金年終排名平添變數

市場資訊
昨天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國基金

  中國基金報記者 陸慧婧 曹雯璟 方麗

  近期,A股市場出現風格切換,為公募基金年度業績爭奪戰帶來更大不確定性。

  10月底以來,科技板塊高位盤整,讓暫列第一的永贏科技智選混合基金失去了近60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

  距離年末僅剩33個交易日,是科技股選手「笑到最後」?還是週期、新能源選手在衝刺階段反超?懸念越發強烈。

  上百隻主動權益基金

  單位淨值增長率超80%

  公募基金業績排名戰進入衝刺階段。在牛市行情助推下,今年的業績比拼更為激烈。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4日,共有103只主動權益基金(含QDII基金)單位淨值增長率超過80%。

  由任桀掌舵的永贏科技智選混合以184.04%的淨值增長率暫列第一。10月底之前,這隻成功押注「易中天」三巨頭的基金業績領先第二名近100個百分點。近期科技板塊出現高位盤整,週期板塊走強,目前其領先優勢只剩下不到40個百分點。吳海寧管理的恆越優勢精選緊隨其後,淨值增長率為146.88%,10月末該基金排在第三名;吳遠怡管理的廣發成長領航一年持有11月以來增長超8%,排名從10月末的第十名躍升至第三名。

  10月末仍排在前五的中歐數字經濟、紅土創新新興產業、匯安成長優選基金目前排在第6名至第8名。

  此外,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A、中航機遇領航A、興證資管金麒麟興享優選B、中銀港股通醫藥A、大成科技創新A、信澳業績驅動A等都有一定的競爭力。

  重倉股波動影響業績

  滬指行至4000點左右,市場波動明顯加大,也增加了最後排名的變數。

  「影響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與排名的因素較多,如基金經理主動管理能力、產品風險收益特徵、年末市場環境、基金公司的投研實力和資源支持等。另外,獨門重倉股可能會成為決定最終排名的‘勝負手’。」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北京一位基金經理坦言,若基金重倉的板塊和個股(如科技、醫藥等)在衝刺期表現突出,將大幅提升收益。基金經理的調倉決策也至關重要,若能精準捕捉熱點板塊,及時增配強勢股票,或減倉下跌風險較大的資產,業績也會有很大不同。此外,宏觀經濟數據、政策導向(如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對市場情緒和板塊表現有指引作用。若基金持倉與政策支持方向契合,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年底市場風格往往更為敏感,資金行為(如獲利了結、佈局明年)會放大波動。誰能更好適應這一階段的市場特徵,就更有可能獲得較高排名。」上海一位基金經理指出。

  面對一年一度的基金業績排名戰,受訪基金經理心態較為平和。相較於中短期表現,他們更願意着眼於長期業績。

  「近年來大家已經不再單純看排名買基金,市場上關注年度排名的投資者並不多。作為有責任感的基金經理,要堅持立足長期、以投資者為中心,從專業角度把握結構性機遇,體現資管機構的價值。過度追逐熱點或大幅調倉,很容易出現風格漂移,導致投資節奏失誤,進而造成投資損失。這是機構投資者堅決抵制的行為。」上述北京基金經理說。

  科技或依然是中期主線

  關注硬件設施、半導體、存儲等

  近期,市場呈現明顯的「高切低」特徵,科技板塊高位盤整、週期板塊走強。

  對此,平安科技創新基金經理翟森表示,科技板塊高位盤整主要是由於全球投資者對於AI基礎設施建設是否出現泡沫存在爭論,疊加前期積累了較高的獲利盤,市場有一定的「高切低」需求。

  滬上一位公募投研人士認為,「高切低」更多是短期風格輪動,而非中長期趨勢的根本性轉變。科技產業的核心邏輯(如AI驅動的產業週期)並未改變,調整主要源於短期漲幅過大後情緒和籌碼的消化需求,以及催化因素處於空窗期,屬於良性調整範疇。

  「從產業趨勢看,全球科技創新浪潮依然澎湃,科技或依然是中期主線。」北京一位公募投研人士談道。

  招商基金表示,短期而言,在市場偏好下降、業績期催化下,四季度或進入風格收斂階段,貿易摩擦再反覆,是股債小幅反向波動的窗口,後續風格有望從高增長(預期)向兼顧估值與盈利質量(PB-ROE平衡)方向演進。

  滬上一位公募投研人士表示,當前市場估值處於合理區間,市場表現可能會更加曲折,波動性或顯著加大。2026年,驅動力有望從今年的估值修復轉向業績增長。展望後市,持續看好科技成長方向,特別是AI算力基建和應用落地等業績確定性較強的領域。同時,「反內卷」政策深化背景下,供需格局改善的部分傳統週期行業存在價值重估的機會。此外,順週期行業在經濟復甦預期下的修復機會也值得重點關注。

  北京一位公募投研人士指出,AI從雲到端、從海外到國內的發展過程,存在持續性的投資機會。預計2026年市場節奏將圍繞政策落地、經濟復甦和外部環境變化展開,機會更加多元化。

  「2026年,AI產業有較大的投資機會。北美區域的投資已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我們有理由相信國內的投資也會進入加速階段,實現共振。」翟森談道。

  他進一步分析道,在全部的計算體系構建完成後,AI基礎設施建設纔會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應用爆發階段,目前依然處於中期階段,而不是泡沫階段,其中的硬件設施、半導體、存儲等結構化的緊缺環節依然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同時,AI投資引發的電力緊缺導致相關供應缺口日益凸顯,高端製造能力同樣需要在市場上進行定價。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