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劉珍
校審丨汪海排版丨劉珍
2025年企業三季度財報已陸續出爐,調味品行業有人高歌猛進,有人艱難求生。行業寡頭海天味業三季度盈利53.22億元,加加食品則虧損1800萬元,成為整理企業中為數不多的虧損的企業。
在「新經銷」整理的15家調味品上市公司三季度財務報告中,可以看出行業「兩極分化」格局正在加劇。
根據表格數據,從營收端來看,15家企業中有9家企業營收都實現了正增長,但普遍增速較緩,增長乏力。
從利潤端來看,兩極分化嚴重,具體盈利上有人淨利53.22億元,有人虧損1900萬,增速上有人正增長73.34%,有人負增長90.37%。
整體來看,2025三季度的調味品行業整體承壓,但挑戰與機遇並存。
渠道端:效率定勝負
渠道是快消品的生命線。三季度業績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在渠道結構優化上的成效。
電商和新零售渠道的成功布局是調味品企業的增長引擎。天味食品三季度營收扭轉跌勢,與其在線上渠道的持續投入和針對C端用戶的精準營銷密不可分。
線下渠道的重構同樣也影響着企業,海天味業的穩健增長不僅依靠其行業頭部的領先地位還得益於其線下渠道深度與廣度。
在面對新興渠道衝擊後,海天通過強化與傳統經銷商的關係、優化供應鏈效率,展現了強大的渠道控制力。其淨利潤增速高於營收,部分原因正是渠道費用管理的優化。寶立食品的穩健增長,也側面印證了其在餐飲連鎖等現代渠道的客戶粘性。
業績承壓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對傳統渠道依賴過重,在渠道變革中應對遲緩。尤其是在當前消費分層、流量碎片化的背景下,企業如果不能及時有效觸達新興消費羣體,就很容易陷入增長瓶頸。
渠道多元化是不可逆的趨勢,而企業的增長機遇,就在於能否實現線上線下融合、能否高效服務B端餐飲和C端家庭?
產品端:創新驅動增長
產品是快消品企業最核心的武器。三季度財報清晰揭示了產品結構的不同帶來的業績差異。
一邊是基礎調味品的增長壓力:以醬油、醋、鹽為代表的基礎調味品市場趨於飽和,競爭激烈,導致部分以基礎品類為主的企業營收增長疲軟。
即使有些企業通過推出零添加、有機、減鹽等高端化、健康化產品來尋求突破,如千禾味業早前的崛起正是抓住了此趨勢,但當前面臨的業績壓力也表明這一賽道的競爭已白熱化。
而另一邊是複合調味品與細分品類的機遇:蓮花健康營收增長28.74%,淨利增長53.09%成績亮眼是產品破局的典範。其成功在於大力拓展了雞精、複合調味料等增長更快的品類。天味食品的火鍋底料、川調調料,以及寶立食品的複合調味料,都屬於景氣度很高的賽道,市場空間廣闊,能有效對沖基礎調味品的增長壓力。
除此之外,技術壁壘也是企業增長穩定的法寶,梅花生物淨利潤大增51.61%和安琪酵母的優勢,體現了在氨基酸、酵母等具有生物技術門檻的領域,產品具備更強的定價權和成本優勢,盈利能力遠高於傳統調味品。
當「喫好」取代「喫飽」成為消費主旋律,產品創新將從「單一味型」向「解決方案」轉變,複合化、功能性、場景化(如一人食調料、露營調料包)的產品就是企業增長的機遇。
經營端:管控決定盈虧
行業增長於不僅在渠道與產品,更體現在企業的費用管控與成本消化能力上。三季報中,淨利潤增速與營收增速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是企業成本控制與費用優化能力的直接體現。
首先是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力:原材料成本是影響調味品企業利潤的關鍵變量。梅花生物淨利潤大幅增長(增51.61%),安琪酵母的穩健表現,均得益於其在原材料端較強的議價能力或一體化的產業鏈佈局,有效對沖了外部採購成本波動的影響。
相比之下,部分對單一農產品原料依賴度較高的企業,其利潤空間更易受到價格週期波動的擠壓。
其次是費用管控的效率差異:在收入增長承壓的背景下,費用管控成為企業維持盈利能力的關鍵。海天味業淨利潤增速高於營收,部分原因正是其對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渠道費用的精細化管理和優化。
而一些仍處於市場擴張或品牌投入期的企業,銷售費用率處於高位,短期內侵蝕了利潤,但也為未來增長蓄力,其投入的有效性需長期觀察。
最後是規模效應與運營效率:龍頭企業在採購、生產、物流等環節的規模效應是其成本優勢的重要來源。而中小型企業則更需依靠運營效率的提升,例如通過數字化工具優化庫存週轉、提高產銷協同效率,來彌補規模上的不足,否則在成本競爭中將處於不利地位。
成本壓力常態化與消費市場理性化,倒逼企業需要從「粗放增長」轉向「精益運營」。具備強大供應鏈管理能力、精細化費用管控體系和卓越運營效率的企業,會在利潤端展現出更強的韌性與優勢。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2025年第三季度的調味品行業正處在一個關鍵的轉型十字路口。財報數據清晰地表明,行業已告別過去的普惠式增長,進入一個以結構性分化、強者恆強為特徵的新階段。
未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不再依賴於單一優勢,而是需要渠道、產品與經營的綜合優勢。
渠道上,企業需要線上線下融合與消費者精準觸達;產品上,複合化、健康化與場景化創新是企業的增長引擎;經營上企業,要靠強大的供應鏈管控和費用優化能力提升利潤。
對於企業而言,唯有主動擁抱變革,在渠道變革中提升效率,在產品創新中挖掘需求,在內部管理中要效益,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把握新的增長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