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上漲超140%,ADC領域的「隱形贏家」

藥渡
11/16

2025年10月,中國創新藥再次被ADC領域的鉅額BD交易徹底點燃。

先是10月17日,翰森製藥將自主研發的CDH17靶向ADC藥物HS-20110海外權益授予羅氏,15.3億美元的總交易金額刷新了年內ADC授權紀錄;緊接着10月22日,日本製藥巨頭武田宣佈與信達生物達成高達114億美元的戰略合作,拿下三款ADC的全球權益,刷新了中國創新藥出海紀錄。

在這場ADC狂歡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手握重磅管線的創新藥企,還有ADC領域的「賣鏟人」——皓元醫藥。今年以來,截至10月31日,皓元醫藥的股價從35.47元/股,一路上漲至最高88.38元/股,漲幅超過140%,成為資本市場的「隱形贏家」。

1

小而美巨頭的崛起

2006年9月,香港大學化學系博士鄭保富、高強等創始人以150萬元初始資金一起創辦了皓元醫藥。創業之初,團隊便瞄準了小分子藥物研發的底層需求,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研發,這類被稱為「藥物研發磚瓦」的核心材料,直接決定了藥物分子的活性與毒性。

成立初期,皓元醫藥主要為跨國藥企提供定製合成服務,依託技術積累逐步構建起高壁壘的分子砌塊庫。2015年,公司建立高活性原料藥(HPAPI)開發平臺,2017年完善藥物固態化學研究技術平臺,逐步形成六大核心技術矩陣。2018年後,伴隨國家藥品審評改革與MAH制度推行,皓元醫藥加速向創新藥CDMO轉型,尤其在ADC領域率先卡位,其開發的毒素-連接子(Payload-Linker)技術,成為國產首個ADC抗癌藥維迪西妥單抗(榮昌生物)上市的幕後推手。

2021年6月,皓元醫藥登陸科創板,市值一度突破315億元。上市後,皓元醫藥營收從2021年的9.69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22.7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30.4%;淨利潤從1.91億元增至2.02億元,2024年同比增速達58.17%。2025年前三季度,淨利潤更同比激增65.09%,達2.37億元。

業績穩健增長主要得益於其基本盤,即前端生命科學試劑業務的迅猛增長。2025年上半年,科學試劑業務營業收入9.04億元,同比增長29.2%,佔收入比重約69%。

皓元醫藥主營業務構成

圖片來源:公司半年報

皓元醫藥生命科學試劑產品主要分為分子砌塊、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試劑。其中分子砌塊是小分子藥物研發過程中的剛需產品,能夠有效提高藥物的開發效率。產品涵蓋了藥物分子砌塊、催化劑&配體、材料科學、ADC和 PROTAC相關分子、雜質對照品、核苷單體、非天然氨基酸和通用試劑等。

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試劑位於分子砌塊後端,是具有特定生物或藥理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開發難度與成本均高於分子砌塊。皓元醫藥在該領域具備較強的國際影響力,其產品覆蓋大部分信號通路和靶標,涵蓋化學小分子、蛋白、多肽、核酸及基因治療原輔料等。

截至2025年上半年,皓元醫藥累計儲備超14.7萬種生命科學試劑,其中分子砌塊超9.5萬種,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試劑約5.2萬種,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除了打造豐富的產品庫,皓元醫藥還不遺餘力地加強全球佈局,重點佈局美國、歐盟、日韓等區域,通過工具化合物建立的渠道優勢,實現本地化商務團隊對接,逐步突破區域市場壁壘。2025年上半年,皓元醫藥境外業務收入達5.61億元,同比增長39.78%,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提升至43%。

隨着皓元醫藥在生命科學試劑領域的競爭力不斷提升,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不斷加快,2025年上半年,其在營收與淨利潤上一舉反超藥石科技昭衍新藥、美迪西等老牌CXO,躋身國內CXO「七龍珠」之列。

2

ADC賽道的「賣鏟人」

皓元醫藥之所以能在競爭激烈的CXO行業中脫穎而出,關鍵就在於其在ADC領域的差異化優勢。

ADC藥物融合大分子抗體與小分子毒素,生產涉及偶聯工藝、高活性載荷合成等多學科技術,工藝複雜度極高,對規模經濟與專業能力的要求遠勝普通藥物,這使得企業對研發生產外包的需求尤為迫切。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ADC 生產外包率高達70%,顯著高於其他生物藥34%的平均水平。雖然伴隨着ADC市場的爆發式增長,CDMO企業紛紛加速產能擴建,但兼具商業化生產經驗、能覆蓋抗體、ADC原液及製劑的一體化研發生產平臺,在全球範圍內仍屬稀缺資源。

皓元醫藥作為國內最早佈局ADC毒素-連接子(Payload-Linker)技術平臺的企業之一,深度參與我國首個獲批ADC抗癌新藥(榮昌生物維迪西妥單抗)的研發、申報與生產,奠定了先發優勢。

基於ADC領域多年的深耕和積累,皓元醫藥成功構建了XDC Payload-Linker CMC一體化服務平臺,該平臺集成CMC及CDMO服務,涵蓋分子設計、定製合成、工藝優化、質量研究、non-GMP/GMP生產及註冊申報等服務。

皓元醫藥偶聯技術平臺

圖片來源:公司官微

為快速補齊ADC大分子的研發生產能力,公司搭建了多元的偶聯技術及檢測平臺,並通過上海、馬鞍山、重慶「三位一體」戰略佈局,構建了覆蓋Payload-Linker開發、抗體發現、偶聯工藝優化至商業化生產的全鏈條閉環服務體系,可提供快速項目申報服務,並根據客戶需求定製多種類型的抗體,加速客戶從載荷-連接子開發、生物偶聯工藝優化到臨牀及商業化生產的全流程轉化。

同時,皓元醫藥持續深化AI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通過AI尋找活性更高、毒性更低、更適合做ADC的下一代Payload。通過三方合作,與邁威生物、英硅智能共建覆蓋數百靶點的新型ADC化合物庫,用AI技術加速分子篩選與工藝優化,開創了「AI+Biotech+CXO」的創新開發模式。

技術壁壘與產能優勢,最終轉化為真實的商業價值。2025年上半年,皓元醫藥ADC項目數突破70個,14個小分子產品完成美國FDA備案,參與5個BLA(生物製品許可申請)申報。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客戶覆蓋廣度:在國內已實現ADC出海的22家企業中,皓元醫藥服務了超過95%的客戶,涵蓋從Payload-Linker技術供應到中間體生產的全鏈條合作。例如,翰森製藥CDH17 ADC出海項目中,其毒素分子合成即由皓元醫藥支持;信達生物與武田的114億美元交易中,多款ADC的連接子工藝亦出自皓元之手。

3

ADC黃金時代

皓元醫藥股價大幅上漲,與近些年ADC藥物市場的爆發密切相關。

根據Frost&Sullivan報告顯示,全球ADC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28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23年的104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達38.4%,預計到2032年達1151億美元。其中中國儘管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同樣展現出驚人潛力,自2020年首款ADC藥物獲批上市以來,行業迎來快速發展,預計將從2023年的4億美元增長至2032年的174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54.3%。

全球ADC市場規模及預測

圖片來源:Frost&Sullivan

憑藉龐大的潛在市場空間,ADC已然成為創新藥領域最炙手可熱的賽道之一。中國創新藥企在這波全球浪潮中彰顯出非凡競爭力,賽道內研發突破持續湧現,鉅額交易頻頻落地,在業內持續掀起熱潮。

從2021年榮昌生物維迪西妥單抗以26億美元授權出海開啓序幕,2022年科倫博泰便與默沙東達成超百億美元ADC合作,刷新國產創新藥交易紀錄;2023年百利天恆再憑雙抗ADC,與BMS簽下單個項目84億美元的「天價交易」。2025年國產ADC BD更是迎來爆發期:映恩生物與Avenzo Therapeutics達成11.5億美元ADC交易,翰森製藥三次ADC出海累計潛在交易總額超45億美元,信達生物更以114億美元天價售出三款ADC……

在今年ESMO LBA上,6款國產ADC集體亮相,科倫博泰、百利天恆、榮昌生物、恆瑞醫藥等藥企的產品大放異彩,不僅在多個癌種中刷新療效紀錄,更在安全性方面實現關鍵突破。

ADC的高景氣度,也直接傳導至整個XDC領域。據相關數據,全球衆多XDC藥物正處於臨牀試驗及上市申請階段,預計未來仍將有多款非ADC類XDC獲得批准。隨着生物偶聯技術發展,PDC、AOC、ApDC、納米顆粒偶聯物等XDC的研發投入有望持續增加,XDC藥物或將開啓靶向治療新時代

隨着ADC市場的快速擴張,CDMO行業的價值也日益凸顯。面對這片藍海市場,CDMO行業的競爭格局也逐漸清晰。頭部企業正通過技術、產能與全球化佈局構築自己的護城河。藥明合聯作為行業龍頭,2025年上半年營收達27億元,在手訂單近100億元,其客戶羣中包含13家「全球製藥企業20強」公司。

面對藥明合聯等巨頭在ADC CDMO領域的壓倒性規模,皓元醫藥選擇了一條差異化路徑:不做大而全的產能競賽,專注高壁壘的小分子技術長板。這種「小而精」的策略使其避開與巨頭的正面交鋒,轉而成為ADC創新藥企在Payload-Linker領域的「首席技術夥伴」。

除了ADC,皓元醫藥在PROTAC、多肽和小核酸藥物等新興領域,也不斷深化佈局,豐富產品類型,以提升在這些領域的開發和服務能力。為此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近五年累計研發投入超10億元,以 「高強度、高聚焦」策略構築起顯著優勢。

4

結語

在ADC的淘金熱中,皓元醫藥憑藉其在偶聯技術領域的壁壘,證明了「賣鏟人」的獨特價值。當創新藥企在前臺創造交易紀錄時,這家隱形冠軍通過專注高壁壘環節,在產業鏈關鍵節點形成了不可替代性。

參考資料

1.皓元醫藥半年報、季報

2.《皓元醫藥深度:稀缺的一站式ADC CDMO服務企業》,東吳證券,2025年08月21日

*聲明:本文僅是介紹醫藥疾病領域研究進展或簡述研究概況或分享醫藥相關訊息,並非也不會進行治療或診斷方案推薦,也不對相關投資構成任何建議。內容如有疏漏,歡迎溝通指出!

100億美元塵埃落定!輝瑞成功收購Metsera,諾和諾德黯然出局

百濟神州Q3財報炸場!全球化紅利爆發

超20億元!齊魯製藥引進來凱醫藥AKT抑制劑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