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lo、Ionq、Coreweave、Bloom energy....,過去一個月,這些「量子、AI、能源」妖股已經「跌漏」了

華爾街見聞
11/14

圍繞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新能源等投機性主題的炒作熱潮正迅速降溫。

自10月中旬以來,包括核能公司Oklo、量子計算公司IonQ和D-Wave Quantum、AI基礎設施供應商CoreWeave以及能源技術公司Bloom Energy在內的投機性股票,市值整體下跌了約33%。

市場轉向的背後,是第三季度財報季的開啓。當企業界開始公佈實實在在的業績時,投資者開始重新審視那些與盈利能力關係不大甚至毫無關係的公司的高昂估值。

據FactSet的數據,高達82%的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實現了超預期的盈利,這促使資金流向了基本面穩健的價值型股票。

更重要的是,即便如甲骨文這樣的科技巨頭,也因其對「燒錢」客戶的敞口而面臨市場對其債務償還能力的質疑,這一信號終結了市場對處於AI生態邊緣的小公司「一切都會完美」的定價幻想。

投機狂潮的急剎車

Oklo、D-Wave Quantum、CoreWeave、IonQ、Nebius、Cipher Mining、IREN、Rigetti ComputingTempus AI、POET Technologies、Bloom Energy、Plug Power和SoundHound AI等13只股票構成的這一羣體,自10月14日以來平均跌幅達到三分之一。

此前,這些股票從7月初至10月中旬的表現堪稱瘋狂,平均漲幅接近200%。但峯值恰好出現在第三季度財報季啓動前後。據FactSet的John Butters統計,82%的標普500公司實現了超預期利潤,77%的公司營收超出預期。

這種鮮明對比促使投資者重新審視資金配置邏輯。當基本面紮實的大型企業普遍交出亮眼成績單時,繼續追捧那些與盈利能力關係薄弱的投機標的變得難以自圓其說。

市場的資金流向印證了這一邏輯轉變。

自投機性股票見頂以來,iShares MSCI USA Value Factor ETF(VLUE)上漲了約6%,同期表現遠超標普500指數。這表明,投資者正在從高風險的敘事驅動型投資,轉向基本面紮實的價值投資。

AI生態系統的信用危機

最關鍵的轉折點在於AI領域開始顯現信用風險。

甲骨文在披露大規模未來需求後股價一度大漲,但隨後披露這些訂單主要來自OpenAI,股價不僅回吐全部漲幅,其信用違約互換利差也出現擴大——投資者不再認為該公司償債能力同樣安全。

甲骨文面臨的困境在於,為滿足一個正在大規模燒錢、且擁有多個數十億美元支出承諾的客戶訂單,公司需要進行多年期資本支出來建設基礎設施。這種風險敞口開始引發市場擔憂。

市場對風險的重新定價,正變得越來越精細化。

據彭博報道,投資者對Applied Digital債券發行要求的票息高於Terawulf和Cipher Mining的類似發行,原因在於後兩家公司獲得了谷歌的支持,而Applied Digital依賴CoreWeave作為主要租戶。

當一家公司的生存與發展依賴於另一家同樣具有高風險的初創企業時,投資者會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