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新聞網)
轉自:河北新聞網
10月15日上午,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2025年中國國際玩具及教育設備展覽會上人流如織。河北海發玩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發玩具公司」)攜4.0版「AIKids」系列人工智能玩具首發亮相,馬上成為全場焦點。
拍拍玩具小狗的腦袋,它便應聲起舞;錄入一段語音,它能復刻音色、對答如流;價格不足百元,質價比超高……「功能齊全,價格優惠,非常出彩。」一位來自浙江的採購商對這款AI玩具愛不釋手,當場就下了訂單。
與此同時,距離上海1000餘公里的雄安新區容城縣晾馬臺鎮,海發玩具公司研發工程師高夢陽正在調試新一版AI玩具的「吵架模式」。這一創新功能,讓玩具變身「解壓搭子」,通過趣味互懟幫助用戶釋放情緒。
這個充滿創意的點子,並非來自年輕的工程師,而是出自年逾花甲的張慶立。
10月15日,海發玩具公司創始人張慶立(左二)與工作人員溝通AI新產品的開發。 河北日報記者 曹錚攝張慶立,海發玩具公司創始人,也是容城毛絨玩具協會會長,他用奇思妙想不斷突破玩具的邊界。
玩具,並不止於玩具。如今,外形可愛、觸感柔軟的毛絨玩具躍升為玩具界的「頂流」,俘獲了大朋友、小朋友的歡心。在情緒消費興起、潮流文化風靡的當下,帶有治癒特性的毛絨玩具跳出傳統賽道,成為撬動未來百億元級潮玩市場的新生力量。
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的容城玩具產業乘勢而上,逐步發展為年交易額超120億元的毛絨玩具產業基地。
作為土生土長的容城人,張慶立經營「萌商品」已有十多年。創業路上的三次轉身,讓他闖進了情緒經濟新藍海。
20世紀90年代,張慶立投身外貿服裝行業。親歷過代工貼牌的利潤擠壓與缺乏話語權的陣痛後,2011年他毅然轉身扎進毛絨玩具行業,立志「要把做服裝喫過的虧,在玩具上贏回來」。
按照建平臺、聚產業的思路,他在容城打造了毛絨玩具城,鼓勵商戶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同時發力,實現兩條腿走路。
2015年,毛絨玩具城的商戶從最初的100家增長至2800家,一躍成為北方最大的毛絨玩具集散地。張慶立的第一次轉身,大獲成功。
但張慶立並沒有滿足於只做園區管理者。在此期間,他創立了海發玩具公司。這次轉身,他劍指行業標杆。
張慶立從創立海發玩具公司第一天起,就篤定只做原創、死磕創新。他以兩倍於東莞同行的薪資,挖來了經驗豐富的打板師,組建起設計團隊。他們打造出年銷80萬隻的爆款產品——火烈鳥抱枕,硬是在大白鵝抱枕統治的市場裏殺出一條路。
做服裝的經驗和優勢也沒有丟。張慶立組織當地同行去各地參展,幫助大家拿訂單、學經驗、找機會。還與知名品牌IP合作,生產附加值更高的聯名產品。
容城的玩具產業蒸蒸日上。
然而,抓娃機普及帶來的毛絨玩具市場爆發式增長,讓張慶立喜憂參半:「普通娃娃論斤賣,利潤薄如刀片。產業不升級,早晚得被淘汰。」
其實,自雄安新區設立起,張慶立對第三次轉身的緊迫感便與日俱增。
作為區域特色產業的領頭羊,身處未來之城的海發玩具公司如何擺脫傳統路徑,實現產業升級?
2022年夏天,一位朋友拿着一隻破舊不堪的玩偶兔子找到張慶立:「這是我女兒最愛的玩偶,陪伴了她十幾年,能不能復原它?」
張慶立讓設計團隊找遍市場,也尋不見相同的布料。儘管復原未果,卻讓他從中窺見了毛絨玩具深藏的情感價值:「我要做有生命力的玩具,讓它像家人一樣陪伴左右。也只有藉助智能化,玩具產業才能與雄安共成長。」
懷揣夢想,張慶立奔赴深圳考察。
在深圳華強北,琳琅滿目的電子產品讓他眼花繚亂,卻始終找不到與玩具結合的切入點。眼看就要無功而返之時,出租車司機一句「現在學習機最火」點醒了他:何不將學習機功能融入玩具?
說幹就幹。張慶立在深圳成立研發公司,組建起一支專業技術團隊,研發適用於學齡前兒童的智能玩具,開啓了為玩具裝上「科技芯」的征程。
研發之路並非坦途。
讓玩具「活」起來,首先要「看得見」。團隊花了8個月時間、耗資200餘萬元,開發出卡片識別系統。卡片一靠近,玩具就能讀漢字講故事,甚至說英文。
讓玩具「活」起來,更要「會聊天」。但是,關鍵的識音功能遭遇了研發瓶頸:毛絨填充物影響收音,方言識別更是難題。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ChatGPT橫空出世。大語言模型技術的突破,為智能玩具研發按下了「加速鍵」。
研發團隊全力投入,嘗試將大模型與識音功能結合。經過無數日夜的調試優化,他們突破瓶頸,成功開發出一鍵隨聊功能。
自此,當孩子對着玩具說出「媽媽,我想你了」,媽媽能在手機App上實時接收並回復。玩具,成了跨越空間的情感橋樑。
更讓團隊自豪的是,這款AI玩具不僅能精準識別普通話,國內版還能聽懂各地方言,國際版更是支持180種語言,為產品走向國外奠定了基礎。
2024年4月8日,海發玩具公司名為「AIKids」的系列人工智能玩具發佈。該系列擁有16個原創IP形象,集人機對話、一鍵隨聊、心理檢測、健康管理、早教陪伴等66種功能於一身,手握3個發明專利、2個實用新型專利和30餘項美術版權。
產品一經問世,同行紛紛讚好。可誰也沒想到,市場的反饋卻給了張慶立一盆冷水。一個月下來,「AIKids」系列玩具只賣出了幾千個,這個銷量還不到海發玩具公司傳統玩具日銷量的十分之一。
張慶立沒認輸。通過用戶回訪,團隊發現了無開關設計導致誤觸發等問題,也意識到AI玩具市場仍需耐心培育。
張慶立和團隊一邊等待機遇,一邊持續優化產品。2.0版本增加多觸點交互,玩具被舉高時會奶聲奶氣地說「太高了,我害怕」,玩具成了親密的小夥伴;3.0版本引入專屬智能體,邀請幼教專家設計情景問答,幫助孩子應對成長困惑,玩具成了貼心的小老師。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
2025年初,日本的一款交互玩具在海外走紅,順勢帶火了國內的AI玩具。海發玩具公司等來了風口。他們生產的「AIKids」系列人工智能玩具逐漸贏得了市場認可,銷量穩步提升。
產品破圈,更帶動產業破局。現在,容城十幾家玩具企業涉足AI玩具領域,構建起更可持續的競爭優勢,越來越多帶有陪伴溫度與科技力量的毛絨玩具從這裏走向全球。
「擁抱AI大潮,玩具有了生命力,我們的傳統產業也更有生命力。」張慶立信心滿滿。
(河北日報記者 馮陽 曹錚 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