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證券:「介質迭代+架構革新」雙浪潮 MED或成「溫冷」數據最優解

智通財經
11/14

智通財經APP獲悉,東北證券發佈研報稱,全球數據中心存儲需求市場規模呈現指數級擴容特徵,形成「量級跨越+增速躍升」雙重演化態勢。2024年數據量突破1.1ZB,預計2028年將攀升至2.4ZB。數據作為AI訓練與推理的基礎,地位顯著提升,存儲成為決定AI效能的關鍵變量,存儲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數據的規模、訪問速度、成本以及AI模型的訓練效率,存儲不再是簡單的數據倉庫,而是成為了決定AI效能的關鍵變量,因此存儲體系進入「容量、性能、效率」多維度協同優化的新階段。

東北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AI時代背景下,大規模「冷數據」變為「溫熱數據」,存儲介質迎來新機遇

隨着大模型訓練與推理對數據訪問需求持續增長,數據量在大幅增長的同時,大量先前被視為「冷數據」的資源被重新激活,這些數據因頻繁參與模型迭代與實時推理,逐漸轉變為「溫數據」,甚至因持續調用而成為「熱數據」,這意味着數據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同時對存儲介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隨着冷數據轉溫的趨勢推進,我們認為SSD、新型存儲介質MED應用空間有望增長。

數據爆發場景下,智能分層架構成為至關重要的進化方向

隨着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數據生命週期管理面臨着諸多挑戰。1)海量數據的存儲成本日益高昂;2)數據訪問效率難以保證;3)數據安全和合規性難以保證等。智能分層架構以其高度擴展性、靈活性和麪向多類型數據的適配能力成為新一代存儲基礎。冷熱數據分層存儲策略是一種根據數據訪問頻率將數據劃分為不同層級,並分別存儲在不同性能和價格的存儲介質上的策略。核心理念是:頻繁訪問的熱數據存儲在高性能、高成本的存儲介質上,而低頻訪問的冷數據則存儲在低性能、低成本的存儲介質上。分層存儲架構優勢:1)降低存儲成本;2)提升數據訪問效率;3)優化資源利用率;4)提升數據安全性。

磁電存儲,超越傳統硬盤的混合架構,有望成為「溫冷數據」最優解

MED技術的核心戰略在於針對數據中心存儲體系進行升級,尤其致力於在溫、冷數據存儲場景中替代傳統機械硬盤(HDD)。MED技術通過創新的混合設計,將固態硬盤(SSD)的高速特性和磁帶存儲的大容量優勢整合於單一密封設備內,從而實現性能指標、存儲容量及成本控制等多個方面全面滿足。

風險提示:行業週期下行風險,行業競爭風險,行業上游供應鏈風險,技術推進不達預期風險,下游客戶結構風險,業績預測和估值判斷不達預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