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兩個月前,甲骨文(ORCL.US)股價創下自1992年以來的最佳單日表現,飆升36%至歷史新高。此輪暴漲源於其發佈的雲基礎設施營收指引遠超投資者預期。
然而好景不長,此後該公司市值縮水三分之一,此前的漲幅已悉數回吐。截至11月中旬,其股價正經歷自2011年以來最糟糕的單月表現。

最初,市場的熱情由甲骨文與OpenAI日益緊密的合作關係點燃。但近期投資者情緒已發生轉變,許多人開始質疑AI市場是否發展過快、泡沫過大,以及OpenAI能否兌現其五年內向甲骨文投入3000億美元的承諾。
「AI熱度正在退潮,」KeyBan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Jackson Ader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Ader指出,在涉足GPU業務的各大雲廠商中,甲骨文的自由現金流預期是最低的。為支撐業務所需的資本支出,他認為甲骨文可能會採用更多創新孖展工具。
據知情人士透露,甲骨文計劃通過發債籌集380億美元,為其AI業務擴張提供資金。甲骨文目前正與合作伙伴攜手,在得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和威斯康星州開發並租賃數據中心,同時從英偉達(NVDA.US)和AMD(AMD.US)採購數十萬塊GPU用於運行AI模型,這無疑需要鉅額資金支持。
在10月甲骨文年度大型會議「AI World」上,其雲基礎設施設計的高度擴展性贏得了技術愛好者的盛讚。當時投資者普遍持樂觀態度,主要因為甲骨文手握逾4500億美元已簽約但尚未確認為收入的合同。
但會議結束後不久,質疑聲開始湧現。10月17日,甲骨文股價下跌7%,投資者對該公司在投資者日公佈的宏偉目標能否實現提出疑問。甲骨文曾表示,預計到2030財年,雲基礎設施營收將從2026財年的180億美元增至1660億美元。
甲骨文下一季度財報預計將於12月中旬發佈。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Andrew Keches表示,表外債務工具和供應商孖展是甲骨文的兩種可選方案。Keches近期下調了甲骨文的債務評級,理由是該公司「存在鉅額資金需求」。
「我們難以看到甲骨文的信用評級有改善的途徑,」Keches在本週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
看好甲骨文的人士仍強調了創始人拉里·埃裏森輝煌的過往戰績。一位要求匿名的對沖基金經理表示,埃裏森是「你絕不願與之對賭的對手」。
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Rishi Jaluria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甲骨文有望通過更多AI相關交易重振市場動能。Jaluria目前對該股的評級為「持有」。
儘管如此,據一位信貸分析師透露,隨着更多投資者尋求對沖風險,甲骨文五年期信用違約互換(CDS)已攀升至兩年高點,雖然尚未達到危險水平,但值得市場密切關注。
據瞭解,CDS相當於投資者的「債務保險」,買家支付保費以防範借款人違約風險。巴克萊已建議客戶買入甲骨文的五年期CDS。
甲骨文暫未回應置評請求。上月,在面對關於OpenAI是否有能力每年向甲骨文支付600億美元的質詢時,甲骨文其中一位聯席首席執行官Clay Magouyrk回應稱「當然可以」,並強調了OpenAI的增長前景和用戶數量的快速增長。
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上週在X平臺也發文稱,公司今年的年化營收將突破200億美元,到2030年將達到數千億美元。
但針對甲骨文這一AI戰略,D.A.Davidson分析師Gil Luria提出了嚴厲批評,稱其依賴投機性需求,是「不負責任的投資」。該分析師表示,甲骨文展現了「AI基建熱潮中的不良現象」。他將甲骨文與微軟(MSFT.US)、亞馬遜(AMZN.US)和谷歌(GOOGL.US)進行對比,稱後三家公司均擁有充足現金和客戶需求,足以支撐其快速擴張。
Luria最尖銳的批評集中於甲骨文新AI業務的經濟效益,他稱之為「利潤率極低的糟糕生意」。他指出,甲骨文過度依賴仍在燒錢階段的OpenAI,儘管其核心業務毛利率高達80%,公司卻將新AI合約30-40%的毛利率「視作佳績」來宣揚,這恰恰凸顯了問題。目前,他對該股的評級同樣為「持有」。
對於財報後曾出現的巨大漲幅,Luria評價道:「如今這部分漲幅完全蒸發,其實是合乎邏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