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硬件潮來了!

科創日報
昨天

文|黃心怡

今年的購物節週期再度刷新紀錄。電商平臺自中秋國慶假期剛結束就鳴槍開跑,促銷活動最長將持續至11月14日晚,超長待機三十多天。

雖然迎來 「史上最長雙11」紀錄,但今年消費者的普遍體感是雙十一的氣氛並不濃烈。

在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看來,過去兩三年雙11的消費驅動力以及增量不明顯,產品創新不足是原因之一。而今年「雙11」的一大變化是,AI驅動的新興消費電子正從「極客」嚐鮮走向大衆市場。雖未迎來整體市場爆發,但已展現出較快的增速與市場潛力。

京東的銷量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科創板日報》從京東方面獲悉,雙11期間京東3C數碼AI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00%;包括AI平板、AI大屏手機都位列3C數碼整體品類增速排行的TOP5。同時,大屏AI手機、遊戲筆記本的C2M定製比例分別超過30%和50%。此外,智能眼鏡成交額增速346%。

IDC中國研究總監潘雪菲也告訴《科創板日報》,在陪伴教育和編程方面,機器人產品增長快速。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在辦公、社交、消費、娛樂等領域探索應用元宇宙、虛擬現實、智能算力、機器人等技術創新應用場景,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張毅對此認為,這從某種意義上在政策層面為AI智能產品向更高、更廣、更深層次的創新,奠定了基礎。

智能眼鏡成交額增速346%

京東的數據顯示,雙11期間3C數碼成交額增速TOP3的品類為智能眼鏡(346%)、數碼相機(238%)、運動相機(220%)

《科創板日報》記者在京東的智能眼鏡熱賣榜上看到,排名前五的分別為小米、ROKID、影目科技IMMOGO3、雷鳥、影目科技IMMOGO2。其中小米AI眼鏡顯示30日售出2000件,影目INMO多款眼鏡合計銷量超過1500件,ROKID多款眼鏡銷量超過1000件。

京東雙11智能眼鏡實時競速榜顯示,10月9日-11月12日期間,在智能眼鏡領域,小米、影目INMO、ROKID位居TOP3。而在11月10日啱啱開售的小度眼鏡則位列第八。

天貓淘寶的數據裏,阿里夸克AI眼鏡則佔據優勢。在XR設備熱賣榜中,夸克AI眼鏡位列第一,ROKID、雷鳥、XREA、小米分居2至5位。

夸克AI眼鏡自10月24日零點開啓預售,天貓頁面顯示,目前其預售銷量超過5000臺。

IDC中國研究總監潘雪菲認為, 今年雙十一AI眼鏡市場整體來看非常活躍,從供給端來看,包括阿里百度、暴龍等多款新品在雙十一開啓預售,同時Rokid、雷鳥、INMO、魅族等品牌的新品也集中上市。

「從銷量表現看這種活躍也直接反映在了消費端,AI眼鏡已成為增長最快的趨勢品類之一,成交額同比呈現數倍增長。我們認為當前活躍的市場供給,伴隨持續完善的生態構建和價格下探,將共同推動智能眼鏡走向更大範圍的普及,整個智能眼鏡市場未來還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根據IDC預計,2026年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將達到491.5萬臺,同比將增長72.7%。

陪伴教育機器人增速較快

在機器人和AI玩具方面,松延小布米在京東首發預售800臺;Fuzozo芙崽銷量較6月提升超25倍。

《科創板日報》記者在京東智能機器人排行榜中看到,商湯元蘿蔔機器人位列第3位,宇樹Go2機器狗位列第5位,它們在15日內銷量均為超200件。此外,ropet AI寵物機器人、盧卡Luka讀書機等也有超200件的銷量。

在AI玩具榜中,Fuzozo芙崽AI潮玩以超1000件銷量位列第二,優必選萌UU陪伴智能機器人位列第9,銷量超200件。

IDC中國研究總監潘雪菲認為,消費端機器人的市場仍集中在教育領域,尤其在陪伴教育和編程方面,機器人產品增長快速,比如編程機器人,棋牌類機器人等增長快速

在AI玩具和陪伴機器人方面,張毅也表示,教育屬性是主要的購買驅動力。「目前智能玩具整體市場增量比較快,雙11最近這一個月左右,內置大模型的智能對話、娃娃、AI編程機器人、智能顯微鏡等這些產品都是不錯的。可以看到,寓教於樂,把玩具和教育工具二者進行很好的融合和平衡,這是讓消費者更願意付費和產生市場溢價的主要因素。」

從「極客嘗新」向大衆市場轉型

張毅向《科創板日報》分析,今年雙11期間的一大變化就是AI驅動的新型消費電子品類,從過去的「極客嘗新」,向大衆市場轉型。「雖然還談不上整體市場的爆發,但增長是比較大的。」

其中,智能眼鏡主要聚焦於觀影、遊戲及移動辦公等應用場景。機器狗與陪伴機器人則逐漸從實驗室和企業級市場,延伸至中高收入羣體及科技愛好者之中,市場對具備科技感、娛樂性以及情感價值的高端產品已展現出較強的需求。但總體來看,價格因素仍是阻礙其大規模普及的一大鴻溝

此外,掃地機器人作為相對成熟的品類,銷量表現較為穩健。其發展正從基礎的清潔功能,朝着全程全自動免維護的方向演進,並藉助AI技術不斷提升產品的自動化水平與用戶體驗。

從未來發展來看,AI/ AR眼鏡仍將處於技術快速迭代的階段。目前其所實現的功能相對基礎,適用場景也較為有限。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使其從「手機伴侶」逐漸轉向「個人計算中心」

張毅判斷,行業爆發的關鍵,可能在於出現殺手級應用,既涵蓋個人在社交、遊戲與工作等方面的需求,也包含企業級應用。而實現這一願景的核心制約因素,仍在於電池、顯示等底層技術的進一步突破。

機器人及機器狗領域,則正朝着基於情感連接的娛樂伴侶與教育工具方向轉型。對於AI玩具,關鍵在於將剛性的教育需求與彈性的娛樂體驗相融合,從而重塑兒童娛樂與教育產業,未來市場空間具備較高的天花板。

整體來看,今年「雙11」期間AI相關硬件的銷售表現僅是一個開端。

「隨着AI技術對硬件產品的持續賦能,未來受影響的將不僅是消費電子領域,幾乎所有帶電產品都有機會被重新定義。對消費電子行業而言,未來10到15年內,AI賦能硬件都將是一個極具想象空間的增長引擎。」張毅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