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視覺中國
京東變了。
做外賣、開七鮮小廚房、和寧王聯手造車,2025年,京東四處出擊、頻頻跨界,讓人眼花繚亂。這也引發了一些質疑,京東是否戰略失焦了?是否偏離了主業?業務的邊界到底在哪裏?
對於上述疑問,今年6月,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公開回應,京東是一家供應鏈公司,所有業務創新都圍繞 「供應鏈」 展開,「跟供應鏈無關的事情,我從來不會碰」。
啱啱發佈的Q3財報,再次回應了外界的質疑,也用數據闡釋了京東的戰略佈局——超級供應鏈。
當季,京東集團營收增至29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9%,超出預期。
核心零售業務地位繼續鞏固,日百品類收入同比增長18.8%,增速約是行業平均增速的4倍;商超品類收入連續7個季度同比雙位數增長;服裝鞋帽品類收入同比增速約是行業的8倍;定製重磅新品數量是去年的5倍;京東超市包銷定製產品突破1萬種,成交額同比增長超80%等。
一度被質疑的外賣等新業務也很爭氣,在補貼減少之下,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214%,環比二季度加速增長。
年度活躍用戶數在10月啱啱突破7億大關的京東,其超級供應鏈到底是如何運轉的?
新舊供應鏈分野:斷路VS全鏈路
「真正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著名供應鏈專家馬丁·克里斯托早就斷言。
從供應鏈上要效率提價值,已成共識,但傳統供應鏈是斷路的,只能實現局部優化。
比如,品牌都孜孜以求上新,但凱度數據顯示,72%的新品最後堆成倉庫裏的「沉默成本」,94%的創新投入沒能撬來新用戶。
原因在於,品牌和市場、用戶之間存在斷層,不能精準把握終端的真實需求,最終導致創新淪為一場感動自己卻無法打動用戶的「自嗨」。
京東的超級供應鏈,則深入產業鏈「十節甘蔗」(創意、設計、研發、製造、定價、營銷、交易、倉儲、配送、售後),聯動上下游,進行全鏈路的優化賦能,最終實現整個生態(平臺、商家、用戶)的共創共贏。這套超級供應鏈模式,無論是在京東一向強勢的帶電品類,還是正在發力的時尚美妝,乃至新興的外賣和造車業務裏,都逐漸跑通驗證。
如今,家電行業已經殺成紅海,但在京東平臺上,截至10月底,格力空調銷量已超去年全年。這樣的成績單,賴於雙方的共創共贏,雙方聯合定製的產品「AI節能王子Pro」空調就受益於此。
基於京東平臺反饋的用戶需求,「AI節能王子Pro」融合三大賣點:AI動態節能,比傳統空調節電13.6%;舒適送風,「風不吹人」;寬溫域運行,輕鬆拿捏-35℃到60℃的環境。以此擊穿用戶心智,這款空調上線就爆,一年賣出了13萬套。
如今,格力正從「好空調格力造」升級為「好電器格力造」,雙方的合作也拓寬至全品類,今年格力品牌在京東銷售額有望達到200億。
蘋果這樣的跨國巨頭,同樣受益於超級供應鏈。為了讓手機儘快達,京東精準預測區域銷量,提前備貨到站點,首銷售當日就能送貨上門;京東還能提前洞察用戶偏好和需求,幫助蘋果在全球合理分配產能和備貨,減少庫存風險;一站式的以舊換新,讓果粉無負擔換新機等。
據復旦大學消費大數據實驗室披露,這個11.11,京東帶電品類份額繼續領跑,3C數碼和家用電器分別佔比54.1%和50.1%。
在京東後發佈局的時尚美妝等領域,超級供應鏈也扛起了高質量增長的大梁。
如今,女裝行業動輒七八成的退貨率,讓品牌聞之色變。
為此,京東針對性推出了「逆向復原」的解決方案——在消費者退貨後,由京東通過質檢確保商品沒有問題可以二次銷售,經過熨燙、整飾等工序處理後,以全新包裝再次出售,如此一來,可以節約3-4天的商品返途時間。
目前,京東的日均復原能力達3萬多件,商品再售率為80%,解決了女裝行業最大的困擾。這個11.11,京東拿下了「服飾行業銷售額增速第一」,以27%的同比增速領跑同行。
在新興的外賣領域,京東的解法同樣是「超級供應鏈」。
一來,京東絕不內卷商家,主打品質外賣;二來,京東深入生鮮供應鏈,上線七鮮小廚,解決食品安全頑疾,以「新鮮現炒」「食材透明」 等特色廣受認可,單量持續增長,其火爆流量更帶動周邊三公里內品質餐廳的訂單量增長超過 12%。
今年Q3,京東包括外賣在內的新業務板塊收入同比增長214%,環比Q2再度加速度。
的確,如果僅看前端業務,京東似乎是極度多元化的。但深入內核看本質,京東始終專注,就是一家地道的超級供應鏈企業。
用 AI 武裝超級供應鏈
與友商相比,京東的長處並非玩轉流量,而是超級供應鏈,靠長板應戰,纔會有勝算。貫穿全品類的超級供應鏈,已經是京東的發展基石和底層代碼。
但這套超級供應鏈,並沒有最優解,而是一套持續進化的系統工程,所以需要馬拉松般的持續投入。截至三季度,京東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達 1743 億元。
在技術創新上,京東同樣在高壓強的持續投入,自2017年全面向技術轉型以來,截至2025年Q3,京東體系的研發投入已累計近1600億元。
如今,AI的產業應用正在爆發的前夜 ,AI武裝的超級供應鏈箭在弦上。
AI於京東而言,不是淺嘗輒止的外掛工具,而是驅動超級供應鏈持續進化的超級引擎。從營銷推廣、客戶服務、直播帶貨、AIGC,到物流的「超級大腦」、智能「狼族」到工業的「太璞」解決方,AI 技術已經由點到面,全面融入京東業務全鏈路。
在11.11期間,京東自研的JoyAI大模型應用大顯身手,在全場景應用、平臺化服務、AI智算底座三個層面破局,重塑超級供應鏈。目前,JoyAI大模型已經服務了超300萬商家,深度應用於1800多個場景,有超3萬個智能體在京東場景應用。
如今,直播正當風口,但達人佣金和投流成本居高不下,讓商家不堪重負。京東的京東數字人平臺JoyStreamer,成為商家直播的優選項,成本僅為真人主播的1/10,帶貨效果卻超越80%的真人,已服務超4萬家品牌,11.11期間帶動GMV超23億元,累計開播時長超500萬小時。
智能客服也成為大中小商家必備的「數字員工」,累計諮詢服務量超 13 億次,覆蓋售前、售中、售後、物流等場景,用戶滿意度達 80% 以上。
最近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劉強東曾透露,北京京東分揀中心現在90%的人工都被機器人替代了,明年4月計劃落地「全球第一個全無人配送站」。
如他所言,京東物流也在全鏈路智變。
目前,京東自主研發的智狼貨到人系統,在成功應對京東618、11.11等高峯實戰考驗後,已進入全國規模化複製與應用階段。
京東物流還計劃在未來5年將採購300萬臺機器人、100萬臺無人車和10萬架無人機,投入物流供應鏈全鏈路場景。
京東用機器替代人力,並不僅僅是為了節省人力成本,同步還是為了提升勞動者福祉。劉強東堅信,技術發展與就業並不衝突,「機器人將把人類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同時催生出大量新需求、新服務、新崗位」,「未來員工可能每週只需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時。」
在AI佈局上,京東不但獨善其身,也在達濟行業,普惠上下游,其AI技術的價值正在持續外溢,賦能千行百業。
京東工業構建了行業首個供應鏈大模型JoyIndustrial,在汽車後市場、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制造等重要垂直行業,陸續打造工業大模型,服務超1萬家重點工業企業。其打頭髮起的「智賦千行 萬億降本」 產業行動,未來五年計劃助力中國工業產業「降本萬億」。
實體經濟的升級跳板
幾年前做客央視對話節目時,劉強東曾公開表態,「京東就是中國互聯網行業裏唯一的一個實體經濟」。彼時,這番表態,估計讓諸多同行不理解也不認可。但眼下,京東務實、做實、助實的特性,已經見山露水了——以打造超級供應鏈為支點,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實現價值共創、生態共贏。
超級供應鏈模式有助於破解當前各行各業普遍的內卷頑疾,通過優化供應鏈,推動產業升級,助力品牌商家持續投入新技術、新產品,實現用戶、商家、平臺多方受益。
服裝行業就是內卷的重災區。由於時尚潮流轉瞬即逝且千變萬化,這也導致服裝行業SKU極多、用戶偏好差異大、上新不確定性高、退貨率也高企,為此,不少服裝品牌被迫走上了跟風抄爆品、內卷最低價的死路。
為瞭解決這個頑疾,京東新品聯合 JD FASHION,藉助數據洞察趨勢、C2M 反向定製、設計共創、營銷節奏預設等方式,在服裝行業摸索出一套標準化、全鏈路的 「打爆邏輯」。
2025年9月,京東新品X JD FASHION新品營銷活動上線一週內,整場新品銷售額環比增長近兩倍,凱樂石新品成交增長近32倍,蕉內新品成交額暴漲12倍,鄂爾多斯新品成交額飆升近13倍;波司登新品成交額狂增近4倍。
超級供應鏈的價值不是祕密,為何只有京東能做且做好?
原因無他,這本身就是一場需要長週期投入的苦旅,在所有電商平臺中,京東是唯一佈局自營物流的;這也與京東的商業模式有關,京東既做平臺又做自營,其深入產業的採銷羣體,本身就是行業的供應鏈專家。正因如此,超級供應鏈,只有京東願意做且能做好。
雖然超級供應鏈這場苦旅,回報週期漫長,但京東與商家堅持的價值共創、生態共贏,相比惡性價格戰等模式,長期來看綜合競爭力更強。
年初,監管部門已明確叫停低價內卷行為,這意味着,平臺再靠卷低價拉大旗,已經行不通了。
商家和品牌也越發理性清醒,不願深陷內卷泥潭,普遍轉向高質量競爭賽道,這樣的價值取向,與京東的超級供應鏈深度耦合。
況且,對平臺而言,低價內卷極易複製,只要捨得燒錢即可;而供應鏈進化的沒有止境,京東構建的護城河需要多年技術和經驗積累,後來者難以一蹴而就複製。
在今年三季度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京東連續4年位居總榜第一位,也是過去一年來新增就業最多的民營企業。
於宏觀層面而言,京東的超級供應鏈,也在更深地融入中國實體經濟高質量增長。
產業鏈供應鏈是大國經濟循環暢通的關鍵,政策層面已達成共識,多次強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京東的共創共贏模式,將中國的製造優勢與研發優勢、品牌優勢、服務優勢 「鏈」 接起來,提質提效實體經濟,助力中國品牌在全球建立可持續、高溢價的競爭力。
「所有創新都圍繞供應鏈展開」,從帶電品類的絕對領跑,到時尚美妝的逆勢突圍,再到外賣、造車等新興黑馬的崛起,京東的超級供應鏈不僅惠及自身,更是將企業商業模式的優勢轉化為了對國家戰略的貢獻。
特別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