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定焦One 蘇友寧
先做對的事,再賺能賺的錢。在內容、社區與商業化的長期博弈裏,B站的謹慎和耐心終於被時間驗證。
2025年11月13日,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公佈了一份關鍵性財報:總營收76.9億元,同比增長5%;尤為重要的是,實現淨利潤4.69億元,而調整後淨利潤大幅增長233%至7.9億元。
這些數字背後,是社區生態持續、穩定的向上。DAU、MAU、用戶時長等核心指標均創新高,UP主收入同步攀升。簡言之,用戶、創作者和平臺之間的正向循環正在加速。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速度被視為互聯網行業的競爭力,而B站經常被貼上「慢公司」的標籤。但這份「慢」,並非遲滯,而是一種策略堅守:不搶短期流量,不犧牲社區氣質,而以優質內容為軸心,讓商業化建立在用戶心智之上。
B站最新的財報表明,這種「慢而穩」的策略正在兌現。支撐背後的,是B站不曾變過的核心:即以內容為根本,讓社區溫度成為商業化的底氣。
堅守內容,帶來B站加速度
本季度,B站在財務層面交出上市以來最具說服力的一次答卷。
總營收增長穩健,其中,增值服務、廣告、遊戲和IP衍生品及其他四大業務分別貢獻了收入的39%、33%、20%和8%,結構更加健康多元。更讓人眼前一亮的在盈利端。調整後淨利潤7.9億元,同比激增233%;調整後淨利率從去年的3.2%提升至10.2%。淨利潤增長遠高於營收增速,說明這不是簡單的規模紅利,而是整體商業化能力的系統性改善。
毛利率亦印證了這一點。連續十三個季度環比提升,本季度毛利率達到36.7%的高位。這意味着主營業務的成本結構更健康,也意味着B站已經能用更高的效率把內容和社區的價值轉化為收入。
換言之,「小破站」不僅學會了賺錢,而且學會了高效地賺錢。
盈利能力的提升,源自平臺獨特且不斷壯大的用戶生態。
第三季度,B站DAU(日活用戶)達1.17億、MAU(月活用戶)達3.76億,同比增長9%和8%。用戶平均每天在站內停留112分鐘,刷新歷史記錄。接近兩個小時的時長,是很多平臺都夢寐以求的粘性。
這種粘性進一步轉化為難以複製的用戶資產。B站正式會員規模達2.78億,12個月留存率穩定在80%——對任何互聯網平臺而言,這都是罕見的高留存。
高忠誠度還在加速向高質量商業價值轉化。第三季度,B站的月付費用戶突破3500萬,同比增長17%,增長速度明顯快於用戶規模增長。與此同時,付費結構也更穩定:截至三季度末,大會員人數達2540萬,亦創新高,且其中約80%為年度訂閱或自動續費。
這些數據表明,B站不僅能吸引用戶付費,更培養了他們持續付費的習慣,從而將內容價值轉化為持續的收入流。
所有這些指標的共同起點,仍然是內容。
用戶對於B站優質內容心智正在不斷被強化。一個關鍵信號是,5分鐘以上的視頻播放時長增長近20%,它證明了B站深度內容的質量,吸引了用戶花費更多時間觀看。
正如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所言,B站在社區生態與商業化雙輪驅動下實現的健康增長,證明了「好內容」的長期價值。B站本季度的表現,正是這種價值的集中體現。
回頭看,那些曾被誤讀為「慢」的決策,本質上是對內容價值的長線堅守。如今,這份堅持開始轉化為加速度。而B站也再次證明,優質內容與商業成功,從來不是對立面。
B站的好內容價值哲學
B站之所以成為B站,有一套自己的內容哲學。
在幾天前的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峯會上,陳睿系統闡述了B站的內容觀。
他對優質內容的定義包含三個層面:獨特、有創意,讓人有獲得感,真誠且能觸達人心。在他看來,內容從不是純粹的工業產品,而是文化與技術融合的產物。是否高清、設備是否先進,並不能保證內容「好」;真正優秀的內容,需要創作者心懷熱愛、有自己的追求和真誠表達。
這種創作理念,在平臺上不斷被驗證。
比如UP主「-LKs-」的「漂流相機」系列,用生活溫度喚起大衆共鳴。一臺相機被網友接力傳遞,300天裏記錄中國大地的人間煙火。去年,這臺相機又漂向世界,記錄同一時間的不同風景。該系列播放量已經超過1300萬。
另一位UP主「略靠譜旅社」,則以行動回應着公共情感。他意外發現「為人民服務」幾個大字遭人為破壞,於是和夥伴一起跑進戈壁灘,一鍬鍬鏟着石頭,將五個被破壞的大字恢復原狀。該視頻播放量超過1500萬,人民空軍和中國航天都在評論區讚好。
類似這樣的創作能夠不斷湧現並獲得關注,離不開社區用戶對內容的鑑賞力。他們通過一鍵三連和彈幕互動,可以挖掘並放大那些值得被看見的作品,從而使B站成為優質內容的孵化土壤。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UP主「黃浦江三文魚」最近的崛起。粉絲不到10萬,但其近期一個視頻播放量已經突破750萬。在這個視頻中,該UP主用5個AI模型、通過20多萬個提示詞做出「滄龍六道菜」。B站用戶以高完播率和密集彈幕互動表達了認可,最終成為爆款。
圖源 / 嗶哩嗶哩APP截圖
在此過程中,社區氛圍也成為B站內容生長的深層土壤。創作者與粉絲之間的情感連結,形成了內容正向激勵循環。陳睿曾動情描述:「在出名之前的寂寞時光裏,很多UP主是依靠着社區粉絲們的激勵,走過了那段不為人知的時間,最後破繭成蝶。」
除了社區生態的自然生長,B站在內容戰略上堅持長期主義。
譬如國創和紀錄片,通過多年的深耕,二者已成為B站的一張內容名片。《凡人修仙傳》單集劇集播放量超1.8億,創歷史新高。紀實內容《守護解放西》行至第六季,站內總播放量突破14億次,已成為一個國民IP。
與此同時,知識、科技、生活等新興領域增長迅速:遊戲內容觀看時長同比增長22%,AI類內容增長近50%,汽車和親子教育分別增長20%和56%。今年7月,B站還推出視頻播客出圈計劃,投入10億級冷啓動流量,幫助音頻、文字創作者轉型視頻創作。
創作者需要經歷時間的考驗,B站亦如是。在陳睿看來,優秀內容往往難以在最初就獲得認可,需要時間累積。而內容價值的顯現,也需要長線視角。
在一個追求流量和速度的互聯網時代,內容平臺的商業化路徑往往面臨短期利益與長期生態的取捨。B站的長期堅持,正在迎來系統性的回報。
生態正循環:內容、社區、商業化
在過去,B站曾被視為是一個「用愛發電」的平臺,如今藉助社區基因,它將內容生態的慢功夫轉化為商業增長的長效飛輪。
作為生態基石,UP主的商業化能力最能反映平臺健康度。2025年前三季度,約250萬UP主在B站獲得收入,人均收入同比增長22%。廣告、直播、用戶「充電」、課堂、小店等,讓UP主收入形成多元結構,且具備韌性和成長性。
廣告與品牌合作是UP主收入的一個重要支柱。通過連接品牌與高質量內容,B站在滿足用戶興趣與獲取知識的同時,實現品牌價值的柔性傳遞與心智植入,並最終提高內容營銷的轉化效率。
科顏氏與戶外UP主「Linksphotograph」的合作便是典型。將高保溼霜植入極地探險場景,通過真實體驗構建品牌認知,避開生硬推銷,最終收穫60%新客率。
用戶付費與知識變現則構成了另一條穩健的收入通道。充電、直播打賞將情感聯結轉化為實際支持;課堂讓專業內容以產品形態實現變現。
歷史領域創作者@渤海小吏的成長軌跡頗具代表性。他以天津說書的生動形式解析歷史脈絡,八個月內充電用戶突破10萬,訂單量超25萬,四條充電視頻集均播放量達150萬以上,其中單條視頻播放量突破300萬。這一案例清晰表明,優質深度內容在B站生態中擁有廣泛的受衆基礎與可持續的變現空間。
圖源 / 嗶哩嗶哩APP截圖
這些多元化變現渠道共同構成UP主收入的「複利效應」——當創作者在不同階段都能獲得回報,他們纔會持續投入優質內容,整個生態因而更加健康。
更深層看,B站的護城河不是某個單一產品,而是一套閉環:優質內容吸引用戶和創作者,推動社區生態繁榮,進而賦能商業化,形成商業和社區雙端的良性循環。
在這一循環裏,優質內容是起點。B站在內容上的長期主義精神,讓其在深度、垂直度和原創性上形成壁壘,吸引並留住高價值用戶羣。
社區氛圍讓用戶變成生態參與者:彈幕、評論、一鍵三連,是社區情感的基礎設施。這套體系形成的平臺信任度,讓UP主的商業推廣擁有更高效率。
商業成功則保證創作者持續投入,形成一個不斷加速的正循環。
在這個閉環裏,B站堅持把「內容質量」放在「流量數據」前面。商業化也從未以犧牲用戶體驗為代價,而是把用戶價值、創作者價值和平臺價值綁在一起。
在一個追求快的時代,B站選擇了一條慢路徑。但這種慢,是向前的慢,是為了走得更遠的慢。而通過讓內容價值深度嵌入商業邏輯,B站給出了另一種增長樣本:當商業行為植根於用戶真正的喜歡和認同之上,它所帶來的價值既抗週期,也更具可持續性。
學會賺錢的「小破站」,依然做着自己。
*題圖來源於嗶哩嗶哩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