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美股上週的劇烈震盪究竟是風暴開端,還是抄底機會?華爾街的策略師們認為這更像是獲利了結引發的波動,AI的長期故事遠未結束……
上週,美股科技股經歷了劇烈震盪,原因在於投資者紛紛從今年的人工智能(AI)熱門股中撤出,降低了對12月降息的預期,並在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結束後,重新評估了美國經濟前景。
但儘管出現了這輪一個多月來最劇烈的下跌,華爾街的策略師們表示,此舉看起來更像是獲利了結和政府停擺引發的波動,而非AI或企業盈利基本面的真正破裂。
Mariner財富顧問公司的首席投資策略師兼股票主管Jeff Krumpelman指出,長線AI投資者不應被嚇到。
「我們基本屬於‘堅守陣地’的陣營,」他解釋說,他的團隊在2022年市場低迷期間,當英偉達(NVDA)等股票下跌70%至80%時,建立了可觀的倉位,但此後進行了減持,以避免這些頭寸變得過於龐大。
該策略師強調,AI的早期應用仍然是一個強勁的多年期主題,目前的波動不應與互聯網泡沫的繁榮與破滅相提並論。
「這是實實在在的,」他說。「我們正處於AI的早期階段,而且它是真實的。現在不是2000年。」
Krumpelmann補充說,這次回調也揭示了巨頭之外的投資機會。那些在今年AI硬件熱潮中表現落後的軟件公司,現在看起來越來越有吸引力。
「比如像ServiceNow這樣的公司……今年下跌了20%。它們已經很久沒有這麼便宜過了,」他說,並補充道,公司也看到了「在‘七巨頭’之外,網絡安全領域存在的許多機會」。
簡單的數學題
F/m Investments的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投資官Alex Morris認為,雖然AI仍然是市場最強大的長期驅動力,但上週拋售背後的短期動態更多是技術性的,而非基本面因素。
「我認為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等式,」他告訴雅虎財經。「AI概念股的倉位高度集中。所以一旦它們開始動搖,鑑於(指數)的權重過高,指數的跌幅自然會超出你的預期。」
Morris強調,下跌也並非完全因為AI勢頭減弱,他指出,在下一季度財報公佈前進行獲利了結和倉位調整是關鍵驅動因素,尤其是在市場預期仍然極高的情況下。
「儘管盈利強勁,且看起來會保持強勁,但市場的期望值也很高,」他說。「此外,還有一種連鎖效應,當超過三分之一權重的股票稍有風吹草動,整個指數必然會受到拖累。」
因此,企業盈利已成為支撐市場韌性的關鍵。到目前為止,各家公司基本上都滿足了這些高預期。
「標普500指數2025年第三季度的財報季見證了利潤率擴大至歷史新高,」巴克萊策略師Venu Krishna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他指出淨利潤率上升了14.2%,是至少25年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FactSet的數據,在92%的公司已公佈財報的情況下,82%的公司實現了超預期的每股收益(EPS),而第三季度的綜合盈利增長率達到13.1%,有望實現連續第四個季度的兩位數增長。
而且,這股增長勢頭並不僅僅由科技巨頭推動。標普500指數的11個板塊中,有9個板塊的盈利實現了同比增長,營收方面也表現穩健,76%的公司超出了預期。
華爾街預計,下一個主要催化劑將是本週英偉達的財報,這將很快檢驗近期的動盪究竟是更大風暴的開端,還是僅僅為投資者提供了又一個「堅守陣地」的機會。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