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爆發式增長,已引發市場對過度建設、水資源消耗相關環保問題以及能源價格上漲的擔憂。如今,重要計算機組件成本的急劇攀升,也被列入了這一擔憂清單。
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常簡稱為 「內存」)等關鍵組件的價格正穩步上漲,原因是數據中心建設方正爭相採購這類產品。
問題的核心在於,消費級計算機與數據中心均會使用 DRAM。
消費級個人電腦(PC)及其他設備使用的是一種名為 「雙倍數據速率內存(DDR)」 的 DRAM,而數據中心使用的則是 「高帶寬內存(HBM)」。
但由於兩者均以 DRAM 為基礎,且數據中心相關組件的利潤率更高,供應商正將更多精力投入 HBM 生產,而非普通 DRAM—— 這導致整個存儲市場陷入 「供應短缺」 的困境。
受此影響的並非只有 PC 購買者。從智能手機、汽車到醫療設備,各類產品都可能因存儲芯片短缺而受到衝擊。
「這對消費者絕非好事,因為它正在推高價格,而且很快就會顯現,」 國際數據公司(IDC)全球設備追蹤部門副總裁瑞安・里斯在接受雅虎財經採訪時表示。
嚴重的存儲短缺危機
儘管多數人傾向於認為,是顯卡(GPU)為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提供算力支撐,但 GPU 只是運行 OpenAI(OPAI.PVT)ChatGPT、谷歌(GOOG,GOOGL)Gemini 等應用的服務器集羣的一部分。除了中央處理器(CPU)和存儲設備,這些服務器集羣還需要大量內存。
問題出在哪裏?全球主要的存儲芯片製造商寥寥無幾,包括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科技(MU)等知名企業。而數據中心設備的巨大需求,正推動整個行業的產品價格上漲。
三星已將部分存儲產品的價格上調了高達 60%。追蹤各類內存條價格的發燒友網站 PCPartPicker 顯示,部分內存產品的價格已從 100 美元飆升至 250 美元以上。
「我認為目前的普遍共識是,在過去一個月裏…… 這個問題受到了更多關注,但絕非正面關注,」 里斯表示。他補充稱,價格上漲的影響最終可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尤其是在低成本筆記本電腦領域。
這是因為,生產入門級和中端設備的企業在定價上的操作空間更小 —— 如果進一步降價,就會完全侵蝕自身的利潤空間。
「這些設備本質上都是‘類 PC 產品’。任何嵌入式設備、遊戲機、專用醫療設備,都屬於嵌入式計算機,它們都需要內存,也都需要某種形式的存儲,」TECHnalysis Research 創始人兼首席分析師鮑勃・奧唐奈在接受雅虎財經採訪時表示。
但對於存儲芯片企業而言,如果能通過 HBM 賺取豐厚利潤,PC 及其他設備的存儲組件短缺或許並不會讓它們在意 —— 尤其是因為 HBM 的利潤率高於其他類型的存儲產品。
伯恩斯坦分析師斯泰西・拉斯貢解釋稱,設備製造商有幾種方法可嘗試抵消存儲成本上漲的影響,例如在產品其他部位使用更廉價、性能更低的組件,或向供應商施壓以降低成本。
不過,科技行業並非首次面臨存儲供應問題。畢竟,存儲市場向來以 「週期性波動」 著稱。
「通常的情況是:需求激增,廠商隨即擴大產能,但這個過程從未平穩過,」 奧唐奈說。
「所以…… 當需求被完全消化後,廠商會新建工廠,最終導致產能嚴重過剩,隨後價格因供過於求而急劇下跌,」 他補充道。
但目前全球有大量企業在建設數據中心,因此很難判斷存儲市場何時會恢復平穩。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