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坐擁近4億月活躍用戶的B站,交出了最新一個季度的財務答卷。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B站營收同比增長5%,實現淨利潤4.6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且這是公司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盈利。同時,公司的毛利率表現也十分搶眼,已連續13個季度實現環比提升。
然而,看似亮眼業績的背後,B站仍面臨多重挑戰,如公司未來能否持續保持盈利態勢,營收佔比約1/3的廣告業務易受宏觀經濟與市場波動影響,遊戲業務單季度收入同比下滑,以及行業競爭加劇所帶來的用戶增長瓶頸等。
事實上,作為B站這艘商業巨輪的掌舵人,公司董事長兼CEO陳睿的個人身家與B站的發展緊密相關。
雷達財經注意到,今年,陳睿在《胡潤百富榜》上的財富達95億元,其財富規模雖較上年上漲58%,但相比2021年登榜時的255億元卻縮水160億元。
同比扭虧為盈,單季淨利潤達4.69億
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B站的盈利指標實現了質的飛躍,期內錄得淨利潤4.69億元,而2024年同期則為淨虧損0.8億元,同比成功實現扭虧為盈,且創下上市以來的單季新高。
而B站第三季度的經調整淨利潤更是達到7.8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33%,經調整淨利潤率則由上年同期的3.2%顯著提升至10.2%。
毛利率的持續改善,是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體現。第三季度,B站的毛利率達到36.7%,較2024年同期的34.9%提升1.8個百分點,並且已經連續13個季度實現環比改善。
營收結構方面,B站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態勢。第三季度,增值服務、廣告、遊戲和IP衍生品及其他業務分別貢獻了39%、33%、20%和8%的收入。
其中,廣告業務的表現尤為亮眼,第三季度實現收入25.7億元,同比增長23%,成為公司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這主要得益於公司的廣告產品供應改善及廣告效益提升。
同期,增值服務實現收入30.2億元,同比增長7%;移動遊戲實現收入15.1億元,同比下降17%;IP衍生品及其他業務錄得收入5.82億元,同比增長3%。
用戶數據方面,B站的多項核心指標均創歷史新高。第三季度,公司的日均活躍用戶達到1.17億,同比增長9%;月均活躍用戶達到3.76億,同比增長8%;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到112分鐘,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6分鐘。
同時,B站的月均付費用戶超過3500萬,同比增長17%。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的大會員人數達到2540萬人,其中約80%為年度訂閱或自動續費用戶。
創作者生態方面,截至9月,B站萬粉以上UP主的數量同比增長超20%。在此基礎上,創作者收入穩步提升。
前三季度,近250萬UP主在B站通過廣告、直播、充電、課堂、小店等渠道獲得收入,UP主的人均收入同比增長22%。
分內容看,第三季度,B站遊戲內容播放時長同比增長22%,AI內容播放時長同比增長近50%,國創內容播放時長同比提升104%。
亮眼三季報背後,B站仍面臨挑戰
儘管B站第三季度的業績表現頗為亮眼,但公司仍面臨着諸多挑戰和隱憂。從營收來看,B站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放緩。
至於盈利指標,B站雖已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但其盈利可持續性仍有待觀察,且與其他互聯網巨頭相比,B站的盈利規模也存在明顯的差距。
聚焦到具體業務板塊,第三季度,B站的廣告業務實現收入25.7億元,同比增長23%,營收佔比約1/3。廣告業務的快速增長雖為公司帶來可觀的收入,但也增加了公司對宏觀經濟環境和廣告市場波動的敏感性。
同時,本季度B站遊戲業務的收入同比下降17%,且該板塊的營收佔比在年內呈現持續下滑態勢。
據B站透露,第三季度,其活躍用戶的平均年齡為26歲,這意味着公司的用戶主要集中在年輕羣體。而如何保持內容年輕化、維持用戶粘性、防止用戶流失,則是B站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對於社區年齡提升給B站帶來的影響,文娛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在接受《華夏時報》採訪時指出,平臺核心用戶的年齡本就會隨時間自然增長,關鍵在於持續提供貼合年輕人興趣的內容,從而平衡整體用戶年齡結構。
張書樂認為,對二次元平臺而言,這一平衡策略至關重要,且應作為一項長期規劃來推進,宜以五年為週期進行評估,而非逐年調整。
而在創作者生態構建方面,B站也面臨着嚴峻的挑戰。由於頭部UP主與中小UP主之間的收入差距較大,如何讓更多的中小UP主獲得可持續的收入、促進創作者生態的健康發展,同樣也是B站需要解決的問題。
有分析認為,隨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短視頻平臺、長視頻平臺都在加大對年輕用戶羣體的爭奪。這些平臺在內容製作、用戶體驗、商業化能力等方面都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B站面臨的用戶獲取壓力正不斷加大。
95億掌舵者陳睿,財富四年縮水160億
「第三季度,我們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社區與財務表現同步顯著提升。」對於最新交出的這份業績答卷,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在財報中如是說道。
陳睿還指出,「用戶數量的穩健增長和用戶參與度的持續提升,源自於我們十多年來對優質內容和獨特社區體驗的堅持。隨着我們與用戶共同成長,這些高度活躍的用戶正加速轉化為商業價值。我們將繼續在用戶與商業生態中強化這種良性循環,讓充滿活力的社區直接推動業務增長,並為所有利益相關方創造長期價值」。
回看B站的發展,身為公司掌舵者的陳睿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公開資料顯示,1978年出生的陳睿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其在互聯網與科技領域深耕二十餘載。
大學畢業後,陳睿加入金山軟件,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雷軍的賞識和提拔,短短几年就坐上了金山毒霸事業部總經理的位置。
2008年,陳睿離開金山,和幾個朋友一起創立了一家名為"貝殼安全"的殺毒軟件公司。兩年後,這家公司被陳睿的老東家金山收購,陳睿則搖身一變成為了金山網絡(現獵豹移動)的聯合創始人。
2011年,陳睿做出了一個改變B站命運的決定,其成為了B站的天使投資人。當時B站核心團隊只有寥寥幾人,用戶規模也遠不及現在,但其創始人徐逸的創業初心打動了陳睿,於是陳睿開始幫助徐逸積極探索適合B站的商業模式。
2014年,獵豹移動成功赴美上市,功成身退的陳睿隨即以董事長的身份加盟B站,開始全職投身於B站的各項事務。
在陳睿的帶領下,B站開啓了跨越式發展,逐漸從一個小衆的ACG社區破圈成為覆蓋全年齡、全品類的綜合性視頻內容平臺。
2018年,B站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彼時,陳睿與8位UP主一起站在了納斯達克的敲鐘現場。三年後,陳睿又帶領B站成功叩開了港股的大門。
伴隨着B站登陸資本市場的步伐,陳睿成為了各大富豪榜上的常客。不過,隨着近年來B站的股價波動,陳睿的財富也經歷着較大的起伏。
在最新出爐的《2025胡潤百富榜》中,陳睿以95億元的財富位列排行榜第755位,財富較規模上年上漲58%。不過,相比2021年登榜時的255億元,陳睿今年的財富縮水160億元。
從股權結構來看,同花順iFinD顯示,按最終控制人統計,陳睿截至上半年末手持B站12.89%的股份。另據公司年報,陳睿去年從B站獲得的薪酬總額達驚人的2.54億元。
不過,陳睿的「天價薪酬」中股權激勵佔了絕大部分,包括211.5萬元的基本薪金、16.1萬元的醫療及退休金計劃提存開支,以及高達2.52億元的股權激勵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以來,陳睿進行了一系列職務調整。3月,陳睿卸任上海嗶哩嗶哩電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職務。
8月,陳睿又卸任了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幻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執行董事崗位。
天眼查顯示,10月末,上海嗶哩嗶哩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陳睿卸任總經理、財務負責人職務。
對此,B站方面回應稱,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跟公司經營乃至權力關係無關,陳睿在公司的核心管理職務未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