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港股早盤低開,科網龍頭走勢分化,截至發稿,阿里巴巴-W、美團-W漲逾1%,騰訊控股、小米集團-W微跌,嗶哩嗶哩-W跌逾1%。
港股AI核心資產——港股互聯網ETF(513770)早盤低開震盪,水下再現溢價交易,顯示買盤資金承接意願較強,場內價格現漲0.17%,實時成交額近2億元。

互聯網龍頭AI敘事持續催化。今日消息,阿里巴巴千問App公測版上線,全力進軍AI to C市場,與ChatGPT展開全面競爭。據透露,未來計劃將地圖、外賣、訂票、辦公、學習、購物、健康等各類生活場景接入千問App,讓其具備更強大的辦事能力。
此外,互聯網龍頭財報密集披露,上週騰訊控股、嗶哩嗶哩公佈的三季度業績雙雙超預期,顯示核心業務延續高景氣,AI有望持續驅動巨頭提升變現水平。
國信證券表示,2025年以來,港股互聯網的行情主線逐步切換至AI,重回成長新階段。展望2026年,AI將繼續加速港股互聯網的主業發展,並且AI Agent與巨頭生態的協同或將帶來新的商業化機會。
民生證券表示,看好中國AI價值重估行情,尤其是具備算力資源、模型能力與應用場景協同優勢的平臺型互聯網公司,如騰訊、快手、阿里巴巴、小米集團、快手;以及具備模型或應用能力的AI生態企業,如美圖公司、京東健康、匯量科技、第四範式等。
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及其聯接基金(A類017125;C類017126)被動跟蹤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該指數重倉互聯網龍頭,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小米集團-W是其前3大權重股,權重佔比分別為18.89%、17.01%、10.05%,前10大持倉匯聚AI雲計算、大模型+各領域AI應用公司,合計佔比超73%,龍頭優勢顯著。

今年以來,在AI概念加持下,互聯網板塊的彈性明顯更高,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較恒生科技指數明顯超額,領升彈性突出。

同期港股互聯網估值水平更低,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市盈率PE僅24.44倍,位於近10年24.8%分位點的低位水平,遠低於納指100(35.94倍)、創業板指(41.27倍)估值水平,比同期恒生科技市盈率歷史分位(28.65%)還要低。
港股互聯網ETF(513770)最新規模超116億元,年內日均成交額超6億元,支持日內T+0交易,不受QDII額度限制,流動性佳!
看好港股科技但又希望降低波動?也可以關注全市場首隻——香港大盤30ETF(520560),自帶「科技+紅利」啞鈴策略,重倉股既有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等高彈性科技股,又囊括了建設銀行、中國平安等穩健高股息,是港股長期配置的理想底倉工具。
提醒:近期市場波動可能較大,短期升跌幅不預示未來表現。請投資者務必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高度注意倉位和風險管理。
數據來源:滬深交易所等。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近5個完整年度的升跌幅分別為:2020年,109.31%;2021年,-36.61%;2022年,-23.01%;2023年,-24.74%;2024年,23.04%。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風險提示:港股互聯網ETF被動跟蹤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6.12.30,發佈於2021.1.1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文中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基金管理人評估的該基金風險等級為R4-中高風險,適宜積極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投資須謹慎。
責任編輯:楊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