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青蔥
這幾天的智能汽車圈是大新聞一個接一個,先是賽力斯在港股上市,讓重慶誕生國內最大車企IPO,緊接着廣州又爆出勁爆消息,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同步在港交所上市,兩家公司合計募資額超100億港元,而且走的都是美股加港股,雙重上市的路子。這招有多高明?既對接了全球最活躍的科技資本,同時在離本土市場更近的港股紮根,完美對沖風險。
這可不是兩場普通的IPO,小馬智行綠鞋之後,募資額高達77億港元,直接坐穩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領域IPO頭把交椅,文遠知行拿了近24億港元也不差,資本相當於用真金白銀投票向全世界宣告,L4級自動駕駛的大規模商業化時代是真的要來了。
更有看頭的是這兩家上市公司的操作,小馬智行是找了5家國際大機構當基石投資者,順利實現今年全球自動駕駛領域最大IPO,文遠知行找Uber,博世等行業大佬做瞄月供資,募集資金已超過發行規模的50%,還獲得了Uber追加的1億美元,雖然投資邏輯不一樣,小馬智行被看好長期技術突破的金孖展本看中,文遠知行採用的是產業資源綁定,但不管哪種,投資者不是傻子,既然願意掏錢,證明值得。
小馬智行「深耕」中國四大一線城市做深度運營,它的兩位創始人彭軍和樓天城,是從百度和谷歌走出來的「大神」,他們目標明確,就是想做L4級自動駕駛,但創業初期並非一帆風順,剛開始就是搞「ai看人類駕駛視頻,學人開車」那一套,可既然是模仿出來的東西,想超越人類很難,頂多到達L2級別就頂天了,而L4級自動駕駛的標準是比人類安全10倍,兩者簡直隔着馬裏亞納海溝。關鍵時刻,小馬智行做出了一個看似瘋狂,卻非常正確的決定,拋棄過去幾年的積累,從零開始搞「世界模型」,讓ai司機在虛擬世界裏自己試錯,自己學習,然後進化。別說,還真有人願意為看着挺「瘋狂」的想法買單,就是豐田汽車,拿了4億美元的領投,為小馬智行的夢想提供有力支持,現在通過這個系統每週能產生100億公里的仿真數據,ai司機的安全性也終於超越了人類。
技術上跑通了,小馬智行又努力降低Robotaxi的硬件成本,最新第七代方案可以降低成本70%,同時距離「車隊規模達千輛級別,單車實現盈虧平衡」的目標已經僅有一步之遙。今年第2季度,小馬智行的乘客車費收入同比增加300%,標誌着小馬智行從技術1.0階段邁入運營2.0階段,一套清晰的可以計算的盈利公式,已經成型。
那邊文遠知行則是「開拓派」,直接面向全球市場,手握中國、美國、阿聯酋、新加坡等七個國家的自動駕駛牌照,還和全球網約車巨頭Uber在京東運營Robotaxi車隊,也不用自己從零開始教育市場獲取用戶,直接接入Uber成熟的平臺和海量用戶,這招「借船出海」玩兒的漂亮。
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一個向深,一個向廣,這兩種模式談不上誰更勝一籌,不過是通往自動駕駛商業化羅馬的兩條不同的路罷了。但不管最後誰先跑通商業模式,贏的都是有着「汽車之城」之稱的廣州,廣州不光有廣汽豐田這樣的產業巨頭,也為小馬和文遠這樣的科技新秀提供了成長的沃土,兩家公司成功上市,讓我們看到了「廣州模式」的勝利。如今百億資金已經到賬,真正的牌局才啱啱開始,不妨等等看,看這兩位頂尖「AI司機」,誰能先開啓無人駕駛的下一程。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