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AP8 廠提前爬坡以及來自英偉達與ASIC客戶的需求激增,JPM指出臺積電再次加速擴充CoWoS產能,目前預計2026 年底每月產能將達到10.5萬片(此前預估為9.5萬片)。
預計2027年產能預計將進一步提高至每月14.1萬片。
此外,臺積電之外的CoWoS產能將自2026年下半年開始貢獻,分別佔2026/2027年總產能的9%/11%。
在強勁需求帶動下,臺積電2026年CoWoS產出預計同比增長56%,但整體供應仍將結構性緊缺。
英偉達仍是主力
過去數月,GB300需求顯著調高,推動英偉達 2026年CoWoS使用量升至70萬片。
Rubin預計將在2026年第二季度開始爬坡,並在下半年實現平穩放量。
由於Rubin封裝面積Blackwell大50–60%,意味着單片CoWoS晶圓可切割的芯片數將降至9–10顆。
而且Rubin CPX 不使用HBM,因此更可能採用 FCBGA,而非部分市場傳言中的CoWoS-S結構。
AMD因MI450與Venice CPU推動需求,2026年需求從原先的8萬片上調至9萬片,但因產能集中在2026年下半年,仍存在延遲風險。
在ASIC方面,博通的2026年需求升至2萬片,主要由Google TPU v6p/v7p項目推進、Anthropic大額訂單、Tomahawk 6遷移至 CoWoS-S等因素驅動。
此外,聯發科的TPU在2027年需求預計高達4萬片。
AWS的Trainium 3需求穩定,預計2026年需求約8萬片。
為平衡產能和調配資源,臺積電也在加速後段外包。JPM指出,自2026年起約70%的CoWoS-L後段製程將外包給日月光(ASE)與硅品(SPIL)。
而且臺積電也正在加速將探針測試外包給 Ardentec、日月光與京元電。自2027年起,部分AI加速器項目將在更多環節外包給OSAT。
先進封裝多路並進
在強勁需求帶動下,臺積電持續提升先進封裝技術和擴充產能。
在CoWoS持續擴產以及將於2026年推出的升級版InFO-PoP「WMCM」之後,臺積電進一步將CoWoS 與扇出型面板封裝(FOPLP)技術整合,形成全新的CoPoS。
同時,臺積電正悄然加速CoPoS(玻璃載板,310×310mm)的量產進程,臺積電已向半導體供應鏈夥伴透露,將於2026年在世大建立首條CoPoS試產線,並將在嘉義AP7廠作為未來量產基地。
此外,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先進封裝廠也計劃採用CoPoS技術。自2029年起,CoPoS量產出貨將逐步成為主流。
本質上,CoPoS 是「面板化的 CoWoS」,將芯片排布在方形面板而非圓形晶圓上,從而顯著提高產能效率。
臺積電的CoWoP則定位低成本非前沿方案,CoWoP因技術難度高,未來更可能作為成本更低、但非領先製程的方案。
隨着2nm ASIC將於2027–28年進入廣泛採用期,在SoIC方面產能臺積電也在提前佈局,SoIC產能預計在2026/27年達到2.2萬/3萬片。
而WMCM(晶圓級多芯片封裝)將從iPhone A20 Pro開始採用,2026 年首次應用於 iPhone A20 Pro,隨後將擴展至全線iPhone/iPad/MacBook,未來可能部分外包給硅品與安靠。
入羣請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