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罕見硬剛回應!同日公關負責人被曝調整

智能車參考
昨天

傑西卡 發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衆號 AI4Auto

「網上有不少人斷章取義、歪曲抹黑。」

雷軍終是沒忍住,公開回應了。

這位一向以「勞模」和「溫和」形象示人的小米創始人,突然在微博上火力全開,連發多條動態。

語氣也是十分罕見的帶有情緒,句句回應外界對小米汽車「重顏值、輕安全」的質疑。

討論度隨之驟起,把「雷軍闢謠」相關的詞條也帶上了熱搜。

而同時被曝出的小米公關一號位變動,也讓這波回應似乎更耐人尋味起來。

「雷軍闢謠」,衝上熱搜

事發突然,雷軍在微博上連發三條微博,公開回應了網絡上有關小米汽車「安全和好看第一性」的質疑,認為部分輿論是斷章取義。

他不僅匯總了自己曾發表關於安全認知和研發標準的多條舊微博,更在轉發時補充了發佈時間——都在小米SU7發佈之前

這次回應的直接導火索,來自去年4月的一次採訪視頻。

有網友扒出,他當時提到「一輛車,好看是第一位的」,還表示「輪轂最難設計」,被部分網友解讀為「小米汽車相較安全更重顏值」。

面對這些質疑,雷軍表示這只是就產品設計維度去講,並反問:「這和‘安全是基礎、安全是前提’矛盾嗎?」、「我談設計時候說輪轂最難設計,這有啥問題?」

從截圖中文字就能感知到,雷總的語言風格和以往不同,罕見帶有情緒地接連反問。

為了自證清白,他曬出了自己在2023年底、2024年初的微博截圖,以佐證小米汽車在研發初期,就已確立了嚴苛的安全標準——

其中多次強調過「安全高於一切」

當時這些原博還曾透露,小米汽車採用了佔比超90%的高強度鋼和鋁、扭轉剛度51000Nm/deg的結構、14層硬核防護的電池……

一時之間,「雷軍闢謠」、「雷軍連發多條微博闢謠」,火上熱搜,一度衝上熱榜第6。

這次的微博評論區,還能看到他追加了數條回覆,稱「網上有不少人斷章取義、歪曲抹黑」

一個月前的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有關抵制網絡水軍和「黑公關」的呼籲,到現在似乎還在餘音繞樑……

而就在雷總下場回應質疑當天,另一則關於小米的公關人事變動,也被外界注意到了。

小米公關一號位被曝轉崗

不知是否是巧合,據多家媒體報道,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即將轉崗,不再負責公關事務。

對於王化,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他是小米公關體系的核心人物,在小米已經待了十個年頭,時常活躍在大衆視野中。

王化

王化最初加入小米是在2015年7月,在此之前,他是有十多年從業經驗的媒體人,可以說是剛從四川大學畢業就進入了這個行業。

那一年,因為在四川的一場活動,王化和小米創始團隊結緣,他的能力也被小米認可,後來更是由聯合創始人林斌親自出馬招攬…王化也開始了北漂生涯。

王化先在市場部,後來轉崗公關部,在「雲姐」徐潔雲麾下。

而加入小米時,公司事實上還未設立專門的公關部門。

所以王化最初在小米網的大市場部工作,負責公司的銷售支持相關事務——這個部門,現在可以看作是小米集團中國區的前身。

2020年底,徐潔雲應幹部輪崗制要求成為首批輪崗者,而公關部的日常工作則交到了王化手中,他也由此晉升為小米集團公關部副總經理,次年升任為公關部總經理。

在小米十年、掌舵公關部的四年間,很多時候小米出現傳聞和爭議時,都是由王化第一時間出面回應和處理,外界一度稱其為小米的「滅火隊長」

就在今年7月,王化入職小米十週年之際,還獲得了雷軍和林斌的公開感謝。而跟徐潔雲一樣,王化也因為為人頗有俠氣,江湖人稱「化爺」,有幾次雷軍和林斌也都直呼化爺。

不過現在來看,化爺要告別公關一號位了。

至於王化下一步轉崗到何處,目前還沒有更進一步的具體爆料。

有消息表示,王化此次應當是升職,小米會在本週正式發佈通知。至於小米公關部新的一號位,據稱已經在面試了,很快能頂上空缺。

幾乎可以預見的是,新的一號位上任,壓力不會小。

不過對於小米汽車而言,今年幾次經歷輿情波動,網絡風向是黑也好紅也好,小米汽車的銷量並沒有明顯受挫。

相反隨着產能提高以及YU7上市,第三季度之後的銷量漲勢更猛,7、8月銷量衝破3萬臺,9、10月直接達到4萬臺以上

且乘聯會10月公佈的詳細銷量數據顯示,小米汽車10月銷量達到48654輛,在國內車企的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排行榜中排到第八,在新勢力車企和品牌中排第三。

其中,10月小米SU7的銷量為14992輛,小米YU733662輛

同期,特斯拉中國的單月批發銷量為61497輛,出口量達35491輛,也就是國內銷量為26006輛

多處信源數據表明,10月Model Y在中國市場內的銷量為19488輛。

也就是說在國內市場,超越標杆Model Y的同價位純電車,已經出現了。

而小米汽車接下來的新款車型也已經基本確定:大6座SUV…

這是一個更激烈的賽道,實際也更利於小米的「人車家」發揮,小米的產品力和營銷能力也毋庸置疑。

唯一的不確定性依然是輿論,小米已經陷入了創辦以來最大的輿論危機之中,關乎的不是具體哪一款產品的問題,而是整個小米的口碑和形象。

在這種挑戰下,完全小米「自研」的公關一號位王化轉崗,加大了變數和挑戰。

或許,小米也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