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證指數在經歷短暫調整後,再創十年新高。4000點作為重要指數關口,其突破進一步印證了我們此前對市場的判斷。站上4000點後,市場分歧明顯加劇:部分投資者認為4000點或是本輪行情終點,而我則認為,這恰恰是新一輪行情的起點。
若將4000點之下視為本輪牛市的上半場,以科技股為代表的「小登股」表現突出,那麼下半場預計將有更多板塊迎來輪動機會。所謂「小登股」「老登股」等稱呼,源於業內一個有趣的網絡梗:科技研究員在羣內頻繁推薦科技股,一位基金經理則表示更看好有業績支撐的傳統白馬股,被研究員調侃為「老登」。此後,「老登股」指代傳統白馬板塊,「小登股」指科技股,介於其間的如新能源、軍工、電力設備、有色金屬等則被歸為「中登股」。
我認為,一輪完整的牛市應使大多數投資者獲利,而非僅部分人受益;板塊也應實現輪漲,而非僅某一方向獨領風騷。本輪牛市行情的發展路徑,可能遵循「先小登股,再中登股,後老登股」的節奏。目前小登股與中登股已相繼表現,老登股亦開始蠢蠢欲動。
近日,在受邀參加民間股神林園的新書發佈會時,我在主題演講及與林園總的對話中均強調,這輪牛市最終應讓多數投資者實現盈利,而非如今年般僅部分人獲益。這也是為何大盤雖突破4000點,仍有不少投資者不認同當前為牛市的原因。我們一致認為,傳統白馬板塊即將迎來上漲機會。果不其然,僅一週不到,白酒、免稅、醫藥等老燈板塊已出現明顯反彈。
從資金面來看,牛市上半場場外資金流入有限,主要為場內資金博弈,因而更傾向於抱團炒作題材性強、成長預期高的科技類小燈股。隨着行情深入,居民儲蓄逐步向資本市場轉移,投資者通過開戶或購買基金入市,帶來更多增量資金。此時,資金將面臨選擇:追高已上漲的科技股,還是配置尚未啓動的中等股或老登股?這自然會推動資金向更多板塊擴散,形成更全面的牛市格局。
因此我判斷,今年屬於結構性牛市,即牛市的上半場;明年則有望轉向全民牛市。
港股市場方面,今年以來紅利股備受資金青睞,南向資金持續流入,尤其在銀行、非銀金融、房地產等紅利資產領域,年內淨買入金額已超4600億元。由於港股相較A股存在約30%的折價,對於追求穩定回報的投資者而言,港股紅利股的股息率更具吸引力。南向資金累計規模已突破5萬億港元大關,並創下連續14個交易日淨流入的記錄。今年以來,流入港股紅利板塊的資金約達1.3萬億港元,反映出港股低估值與高股息率的優勢。
除南向資金外,外資也在加速流入港股。除紅利板塊外,恒生科技指數今年表現亦不俗,儘管近期出現調整。我認為,與A股類似,港股牛市有望延續兩至三年,屬慢牛長牛,而非一年行情。恒生科技指數對應的科技互聯網企業是經濟轉型的受益者,當前調整應屬短期波動。總體而言,我對港股同樣持積極看多態度。
今年科技板塊的強勢表現,與「十五規劃」政策導向密切相關。規劃重點支持科技創新領域,如人形機器人、芯片半導體、算力算法、低空經濟、深海裝備及創新藥等。國務院近期印發的《關於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進一步為科技產業與投資市場指明方向。本輪科技革命以人工智能為核心,「AI+」行動正加速推進。實施意見旨在搭建技術與市場間的橋樑,推動包括元宇宙、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賽道,以及智能工廠、虛擬電廠、智慧文旅等產業升級場景的規模化落地,形成技術突破、場景驗證與產業應用的閉環。低空物流、工業AI質檢等前沿技術有望在政策護航下加速商業化,相關產業鏈將持續受益。
人形機器人板塊作為「AI+消費」重要場景,今年已出現兩輪顯著上漲,近期雖有所回調,但我認為這並非趨勢終結。機器人產業被視為我國家電、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後的第四大產業賽道,其大規模應用將深刻改變工作與生活方式。馬斯克近期簽署的萬億美元薪酬方案中,包含未來10年特斯拉機器人交付100萬臺的對賭目標,而特斯拉產業鏈主要集中在中國,國內相關上市公司將顯著受益。依我國製造能力,若特斯拉實現100萬臺交付,國內整體交付量有望突破千萬臺,從而推動整個產業快速發展。
今年機器人板塊以題材炒作為主,明年將進入訂單驗證階段,後年則需業績兌現。整個科技板塊未來也將經歷「去僞存真」的過程,有訂單、有業績的公司有望持續上漲,而純概念炒作個股或將回落。投資者應對產業中長期發展保持信心,同時注重企業基本面的跟蹤與篩選。
(作者系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