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 Sing Chan為路透熱點透視專欄作家,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路透香港11月17日 - 在中國的政策中,一字之差往往會帶來巨大的不同。例如,在上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中國政府一直重申要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在上個月公佈的下一個 2026-2030 年規劃綱要中,"穩慎"一詞被刪除。這預示著對人民幣將有更大膽的設計,儘管只要經濟規劃者對資本流動進行嚴格控制,進展將是有限的。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9 月份的一份報告,人民幣去年全球交易量僅排名第五。不過,得益於包括與其他國家央行的貨幣互換交易在內的漸進政策,人民幣目前在全球匯市交易的佔比已從 2022 年的 7% 上升到 8.5%。
對中國政府來說,貿易結算可能是下一個重點領域,因為按價值計算,中國在 33 萬億美元的全球貿易中佔 15%的份額。值得注意的是,據中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鋼鐵行業自 10 月起停止從澳洲必和必拓 BHP.AX 購買以美元計價的鐵礦石,並堅持要求其對華現貨貿易的30%以人民幣結算。另外據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荷蘭芯片製造商安世的中國分公司要求所有交易都以人民幣結算。
這些舉措會產生立竿見影的影響。根據中國央行 上週發佈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 ,去年高達12.4萬億元(1.7萬億美元)的對華貿易以人民幣支付,約佔總額的27%。 必和必拓對華鐵礦石貿易的30%以人民幣結算,每年可再增加價值390億美元的人民幣交易。使用人民幣將吸引那些希望減少對美元依賴的國家。其中包括巴西和俄羅斯,兩國去年分別向中國出口了 310 億美元的大豆和 500 億美元的原油。
中國的規劃者們長期以來一直堅稱,他們的計劃不是用人民幣取代美元。而且,他們也不太可能允許人民幣跨境自由流動。儘管如此,中國政府的貿易影響力仍能幫助其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完)
China's yuan remains the world's fifth most-traded currency https://www.reuters.com/graphics/BRV-BRV/jnpwkyelqpw/chart.png
(編審 張荻)
((patrick.zhang@thomsonreut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