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問 app,阿里要怎麼做中國的 「ChatGPT」

市場資訊
8小時前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晚點LatePost

  今年阿里第三次集中力量辦大事。

  管藝雯

  編輯黃俊杰

  在科技公司大建 AI 的敘事裏,阿里之前更像美國的亞馬遜微軟 —— 沒有微信、抖音那樣的全民流量入口,AI 投入選擇偏向企業客戶,不斷買卡建算力中心,以雲計算業務抓住千行百業對 AI 的渴望。

  過去幾年,阿里在 AI 方面的主要進展也不在應用層 —— 入股多家中國頭部大模型創業公司、自研的 Qwen 系列大模型在諸多測試贏過其他開源模型、阿里雲加速增長。但 AI 助理 「千問 app」 在 11 月 17 日正式宣佈公測說明阿里想要更大的劇本。

  新的千問應用明確對標 ChatGPT 最新的 5.1 版本。它由此前的通義 app 和夸克 AI 對話助手升級而來,接入阿里通義實驗室最新的 Qwen 3 - Max 模型。

  這是繼 AI 基建、淘寶閃購後,阿里今年宣佈的又一個集團戰略項目,負責人是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業羣總裁吳嘉。9 月起,上百名阿里工程師聚集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 C4 樓封閉開發 —— 和高德掃街榜上線前類似。

  ChatGPT、千問、豆包登陸後的初始界面。

  據我們瞭解,此次推出的是初級版本,很快會有大更新。除了會聊天,千問項目團隊還在聯合包括淘寶、高德、閃購、支付寶等產品的團隊聯合開發,希望更深嵌入相關產品,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

  一位阿里人士說,「阿里有很好的模型基礎,在 C 端肯定要有一個很強的入口,且要做一個 AI 原生應用,阿里會把 AI 超級入口的重點集中在千問上。」

  中國互聯網巨頭可能都沒有亞馬遜、微軟那樣奢侈的選擇權——退後一點,讓 ChatGPT、Gemini、Claude 接入自己的產品庫。豆包背後的字節跳動有辦公軟件也有自己的電商平臺。在這裏,每個巨頭都必須保證自己有流量入口。拼多多內置短視頻、阿里進入外賣大戰都是入口之爭。而聊天助手是目前最直接可見的 AI 入口。

  我們訪談了千問項目的產品經理和其他一些參與的阿里人士,回答為什麼阿里現在推出千問 app,之後的策略是什麼。

  以下是阿里相關人士回答,經刪減和調整,未改變對方原意。

  晚點距離 DeepSeek 時刻已經過去快一年,為什麼現在做千問 app?

  千問團隊:阿里肯定要有一個非常強的 to C 的入口。這是每家大公司都在思考討論的問題,只是可能路徑不太一樣,和每家公司的業務構成和業務形態、能力累積等都有關聯。阿里的路徑肯定是從雲、基礎模型開始做,模型能力是最重要的,然後再回到 C 端。

  當下的時機啱啱好,有兩個原因促使我們要重點去做千問這款原生的 AI 產品:

  1. 模型的成熟度,Qwen3 - Max 整體性能、效果都已經達到全球領先。

  2. 整個 Agent 生態的成熟度,不管是整個三方生態還是集團內部的生態,都到了一個更能被模型普遍調用、能解決更多問題的狀態,我們也花了大量時間處理內部業務的數據互通,還有整個的授權能力。

  補充:一些事實和行業情況

  今年阿里每隔幾個月都會有關於 AI 的大動作 —— 2 月發佈 24Q4 自然季財報前,宣佈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 3800 億元建設雲和 AI 硬件基礎設施;5 月發佈 25Q1 自然季財報前,正式發佈通義千問 Qwen3 大模型;9 月中旬,The Information 報道稱阿里開發了一款新的 AI 芯片;再過一週,阿里將發佈新一季財報。

  晚點對手產品已經推了半年,阿里現在做一個 AI 原生超級入口,晚嗎?

  千問團隊:不晚,原因也是兩點:

  1. 國內還沒有一款 AI 應用能夠穩定突破億級 DAU(日活躍用戶),這是一個重要的體量門檻,意味着至少國內還沒出現一個國民級的 AI 應用;

  2. 不論國內哪款產品,客觀說還處於初級階段,沒有真正演進到能解決很多實際問題的程度。大家都是基於本身的知識和優勢來輔助人,而要邁過這個智力門檻,需要的不只是數據,更多依賴在理解世界、自主學習等底層架構上的突破。」

  補充:一些事實和行業情況

  今年 3 月,吳嘉對我們說,隨着模型能力的發展,現在到了應用的爆發階段,如果以過億 DAU 為標準,面向 C 端用戶的中國 AI 超級應用一定會很快到來,「不是 2025 年,就是 2026 年上半年。」

  QuestMobile 數據顯示,2025 年 10 月,AI 原生應用中,豆包的 DAU 最高,5410 萬;DeepSeek 2860 萬,騰訊元寶 560 萬(未包括直接微信裏使用元寶的用戶,但那更少)。作為對比,OpenAI 10 月披露 ChatGPT 全球周活躍用戶超過 8 億,以此推斷日活不可能少於 1 億,可能接近 2 億。

  晚點「對標 ChatGPT」,千問要做成什麼樣的產品?

  千問團隊:千問定位是一款能聊天、會辦事的產品,能夠幫用戶真正解決很多實際問題。P 圖本身也是需求的組成部分,但只有覆蓋了用戶工作、學習和生活當中的大部分問題,才能走到 1 億 DAU。

  目前千問團隊最重要的是怎麼能夠徹底去激發模型的力量,把它和用戶現在和潛在、未來的需求進行更高程度的關聯。

  我們的主要工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核心做好用戶體驗和口碑評價,基於模型快速進行產品迭代;第二階段是千問和阿里各個業務的整體協同,目前千問與高德、淘寶、支付寶、閃購等都已經在做一些聯合開發的工作,進展非常快,預計很快還會有大版本的更新。

  辦事能力指的就是能解決更復雜的任務,比如結合淘天的 AI 萬能搜,千問基於過去用戶的喜好習慣給用戶做推薦,甚至比價;再比如用戶有一個晚上想做的菜,千問能基於這個菜幫用戶提前買好對應的食材。

  晚點千問和 ChatGPT 的產品思路會有什麼區別?

  千問團隊:會有不同:

  1. 我們強調普通人可以隨時用、免費用。目前完全不考慮收費的事,專心做好產品;

  2. 我們希望 ChatGPT 有的能力我們都有,很多會快速上線,另一方面 ChatGPT 沒有的我們也有,主要就是阿里生態裏的各種 agent 服務,內部業務合作、協同的程度會更深。我們必須承認,中國互聯網實際是封閉的,大家都把自己的資產當作最強的競爭門檻。這對於每一家互聯網大公司都是一個普遍問題。

  ChatGPT、Gemini 都驗證了一個路徑,依託模型的領先可以在 C 端產品上實現突破,這件事的本質是對模型智力的追求,我們的思考路徑也是一樣的。

  對千問團隊最大的挑戰是,阿里體系下有這麼多 agent,怎麼基於場景把它們更好地串聯在一起?用戶很多需求使用的不是一個或者兩個 Agent 的服務,比如說我想要規劃一個團建,調用的不只是飛豬,可能還有很多支付、出行、購物等一系列能力,怎麼把它們有機且絲滑得串聯在一起,這個難度比較大,因為每一個 Agent 的能力成熟度不一樣。

  晚點什麼時候確定開始做千問,誰來主導?

  千問團隊:產品、算法層面一直在做相關的準備工作,不是一次拍板,是個演進的過程。差不多在 2025 年夏天,阿里核心管理層的討論會更多一些,確定阿里要投入多少資源,投入多少力度去做這件事情,國慶前是阿里上上下下對千問項目討論最密集的時候。最終是吳泳銘做出的判斷和決定 —— 阿里巴巴必須要有一個 AI 原生的 C 端超級入口。

  9 月後,從北京、廣東調來上百名工程師,大家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 C4 樓封閉做千問項目,現在這幫人坐的地方是三層和四層,高德掃街榜當時封閉時坐的是二層。

  千問是高德掃街榜之後的又一個集團戰略級項目,吳嘉是負責人,團隊以智能信息事業羣為主,還有很多業務都參與,包括阿里雲、通義實驗室、淘天、高德等,一起在做共同開發。

  千問產品和大模型的對接,在產品方向上,由夸克團隊和通義實驗室一起針對拿到的用戶數據和反饋、各種應用場景做定製化的模型訓練和優化。

  晚點阿里消費端 AI 的戰略具體是什麼樣的?

  千問團隊:面向用戶,一塊是原生應用,也就是千問;另一塊是原本業務的 AI 化,夸克、淘天、1688、高德、海外電商等都在做。

  一些事實

  半年前,吳嘉對我們說,他希望夸克成為一個對用戶有用、專業、萬能的 AI 產品。「我們的第一優先級肯定是讓夸克現如今這麼大的羣體都享受到 AI 帶來的價值。」

  但夸克應用包羅萬象。需求最大的是搜索,還有相當數量的用戶會在夸克網盤裏直接看劇。88VIP 有一項權益是贈送夸克網盤會員。

  根據 QuestMobile 的數據,夸克的 DAU 在 2025 年 1 月為 2970 萬,一直到 10 月,這個數字也只小幅增長到 3370 萬,與之對比的是,豆包 9 月較前一個月就多了 850 萬 DAU。一位阿里人士說,夸克的部分流量一直未被第三方數據標記,導致外部統計並不準確,目前實際 DAU 在 5000 萬 - 6000萬之間。2025 年,夸克關於 AI 的動作頻頻,上線了超級框、高考志願大模型、AI 創作平臺、AI 眼鏡、AI 對話助手等。

  千問團隊:產品形態上,千問這樣的 chatbot 和夸克的超級框,其實不完全矛盾。打個比方,肯定不是說 Google 做了 Gemini,Google search 就不重要了。

  2025 年上半年,阿里當時的確希望通過夸克來嘗試 AI 時代的入口。夸克有原來的用戶、產品基礎,而且是一款年輕人都在用的產品。隨着 AI 能力的提升,我們覺得對話式 AI 助手是更好的形式,接下來阿里會重點發展千問,並把它放進夸克。夸克的定位是 AI 搜索和 AI 瀏覽器。

  過去一兩年,阿里在組織上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比如閃購這場仗不是閃購自己也不是淘寶自己打。它在競爭裏能站穩腳跟的本質,是集中了整個阿里所有的優勢資源,明確指揮官,統一指揮。(轉載自晚點LatePost)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凌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