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25中國高新技術論壇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二十七屆高交會於2025年11月14日-16日在深圳舉行。作為高交會的重要論壇「中國高新技術論壇」於11月14日舉辦,論壇主題為:人工智能賦能未來產業發展」。談及具身智能,融創投資創始合夥人趙俊峯表示,還是要回到商業本質,要麼有一個差異化的場景或者技術,要麼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工業底座,大幅度降低成本。
他坦言到,具身智能機器人現在沒看到一個很好能賺錢的場景和渠道,核心是成本太高,開發成本、驗證成本、批量試驗成本、營銷成本。「大的公司現在盈利的不多,具身智能是非常美好的前景,我們也看好,但越在這個時候我們越要冷靜。」
凱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姚寧波主持「具身智能產業投資發展圓桌會議」以下為演講實錄:
主持人姚寧波:
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我是凱聯資本董事總經理 姚寧波。很高興主持本場「具身智能產業投資發展圓桌會議」。
當前,具身智能機器人正邁入「技術突破-資本湧入-場景落地」的螺旋上升關鍵期——AI大模型的多模態能力突破「智腦」瓶頸,人形機器人硬件成本持續下探打通「具身」載體,生成式 AI 則為產業鏈協同注入新變量,三者跨界融合正開啓人機共生的智能新時代。這一變革中,資本如何平衡技術理想與商業現實、產業如何實現「智腦賦能+具身破界」,成為行業破局的核心命題。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各位業界代表,他們將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分享他們的實踐經驗和獨到見解。
下面,有請參與本場圓桌對話的嘉賓上臺就坐:
融創投資創始合夥人 趙俊峯 先生
達晨財智主管合夥人 傅忠紅 先生
優必選科技投關負責人 陳建泉 先生
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嘉賓的蒞臨!
由於時間有限,我們的討論會盡量言簡意賅。
首先有請三位嘉賓做一下自我介紹,也同時介紹一下大家最關注或者正在做的投資業務是什麼。
趙俊峯:我是深圳融創投資趙俊峯,公司成立於2004年,原來主要電力電子、新能源、先進製造等。在2016年從視覺AI進入這個行業,關注機器人、人工智能、具身智能體,在這個行業還是小學生,我們投的人工智能項目主要在數據庫、存儲,跟達晨一起投的聯匯科技,還有一些視覺方面的機器人微藍科技等。
姚寧波:我叫姚寧波,來自凱聯資本,我主要負責凱聯資本的硬科技投資,包括人工智能、半導體、具身智能、航空航天等等,我之前一直在IT行業工作,之前在英特爾工作五年,主要做英特爾芯片和本地電子設備製造商的合作。十年前我們和小米生態鏈的九號公司已經開發了一款智能機器人,但當時因為人工智能還在上一代做CV,發展得不像現在這麼火熱,後來我做了人工智能早期投資,當時我們投了智譜AI、文遠知行等相關企業。上半年啱啱投了智元機器人,目前有幾個早期的機器人項目正在進行中。
目前對於具身智能行業投資的一些觀點,不少媒體講具身智能目前孖展非常火爆,已經出現了泡沫。也有人講這個賽道目前格局基本確定了,尤其是本體方面。大家怎麼看?這個行業還有沒有相關投資機會?
趙俊峯:從業20多年,交學費最多的可能是我,近百個項目。我覺得還是回到商業本質,要麼有一個差異化的場景或者技術,要麼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工業底座,大幅度降低成本。具身智能機器人我們看了上百個,現在沒有看到一個很好能賺錢的場景和渠道,核心是成本太高,開發成本、驗證成本、批量試驗成本、營銷成本雄關漫道。我們作為偏財務投資的,最務實的辦法是不是投送水的公司,投設備、核心材料、關鍵模塊、耗材、工具等公司。
大的公司現在盈利的不多,具身智能是非常美好的前景,我們也看好,但越在這個時候我們越要冷靜,可能過兩天宇樹能上市了,資本有回報了,但這種還是鳳毛麟角。從財務投資機構來講,現在還是看好的進口替代的東西,比如減速機、電控、控制芯片甚至核心的線路板、芯片,哪怕通信芯片都可以看。從本體或者系統層面,還是由國家隊來關注,像達晨這些生態級的領軍創投公司可能更多關注全產業鏈、系統層面上的原創科技。而我們作為細分行業的中小創投公司,還是關注裏面核心的器件、材料、具像的場景、重米二大,從這個角度看。
主持人姚寧波:時間有限,快速切到第二個話題,現在很多人形機器人或者具身智能還是通過遙操方式和觀衆互動,包括社交媒體上也有很多人提出詬病,說這不是具身智能,更多像一個遙控玩具。今天很多分享的嘉賓也在說他們已經在用大模型或者把大模型泛化能力讓具身智能或者機器人產生智能,能更加智能化。大家覺得目前的技術路線是不是已經明確了,它是不是未來沿着這條路一定能達到我們講的具身智能的狀態,在這個技術路線上會不會出現類似DeepSeek時刻這樣的事件,請趙總先分享一下。
趙俊峯:我覺得可能還沒有特別確定性的技術路線說一定江山,各種路線還是在端、邊、雲各個分佈式功能適配等,進行佈局,全部放在終端,涉及到算力、存儲裏的很多問題,在邊緣計算那邊涉及到場景,全部放在雲端又帶來很多問題,時延、大通量、帶寬。我作為一個投資人角度,這是一個蠻吸引人的話題,真正成為一個有人格、獨立的人,這是我們都追求的極致目標,而不是現在是一個拿着遙控器,跟着幾個操作員來運作的機器。
趙俊峯:非常讚同兩位給大家的建議,很中肯。我從另外一個維度思考這個事情,今天來的很多朋友可能是關注產業的,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從關注產業投資的角度,關注投資人怎麼想這個角度。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人,大多數又進入到一個新的無人區階段,大量投資小夥伴們進入到很困惑、很焦慮、很迷茫的階段,現在投什麼都是火紅的賽道。如果您是投資人,您會怎麼想?
我經常講把自己放在其中,就發現投資是無解的行業,它又強調非共識原則,眼光獨到,你必須要投別人看不到、看不懂的行業,你又要受到共識原則的制約,很難做決斷。那到底怎麼幹?無非守正又要出奇,一定找到自己最核心的稟賦是什麼,自己的絕活是什麼,從這裏下手,堅守,堅守,總有出奇的那一天。不要人云亦云,要有差異化思維。
11月7日我們行業資本的DeepSeek要出現了,智元收購上緯新材交割500億的市值,一個才成立不到四五年的公司到500億市值,精彩的一件事情是真理在少數人手裏,投智元的機構不多,幾年時間賺了幾百倍。資本對未來的的折現值出現了。但它只是一個起點,是一個回報的預期,這個預期需要兌現,需要發展為未來的現實。總之,為具身智能機器人行業加油、讚好!
我就說這兩點。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