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被震盪嚇退!華爾街策略師:「堅守陣地」,AI長期故事依然完好

智通財經
6小時前

智通財經APP獲悉,過去一週,科技股經歷震盪。投資者紛紛撤離今年的人工智能(AI)熱門股,下調對12月降息的預期,同時在美國歷史上最長政府停擺結束後,重新評估美國經濟前景。

儘管此次回調幅度為一個多月來最大,但華爾街策略師認為,這更像是獲利了結與停擺引發的波動,而非AI或盈利基本面的實質性轉變。

Mariner Wealth Advisors首席投資策略師兼股票部門主管Jeff Krumpelman表示,長期的AI投資者不應被嚇退。

「我們屬於‘堅守陣地’的陣營,」他説道。其團隊在2022年市場低迷期間大舉佈局AI股票——當時英偉達(NVDA.US)等個股跌幅達70%至80%——但此後為避免倉位過重已進行了減持。

這位策略師強調,早期階段的AI應用仍是一個強大的、將持續數年的主題,當前的波動不應與互聯網泡沫破裂時期相提並論。

「這是真實的趨勢,」 他表示,「人工智能仍處於早期階段,而且前景真實可期,絕非 2000 年的互聯網泡沫重演。」

Krumpelman補充稱,此次回調也凸顯了大型科技股龍頭之外的投資機會。在今年AI硬件熱潮中表現滯後的軟件股,如今吸引力正日益提升。

「像ServiceNow(NOW.US)這樣的公司,今年股價下跌了20%,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從未如此便宜,」他表示,並補充道,該公司還看到了「在‘七巨頭’之外,網絡安全領域也存在諸多機會」。

「簡單的數學邏輯」

F/m Investments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投資官Alex Morris表示,儘管AI仍是市場最強勁的長期驅動力,但本週拋售背後的短期動力更多是技術性因素,而非基本面變化。

「這本質上是簡單的數學邏輯,」他解釋道,「AI個股的市場集中度極高,一旦這些股票開始走弱,鑑於(指數)權重過高,其平均跌幅自然會比預期更大。」

Morris強調,此次下跌也並非完全源於AI熱度退潮。他指出,獲利了結以及下一季度財報前的倉位調整是關鍵驅動因素,尤其是當前市場預期仍處於高位。

「儘管企業盈利表現強勁且有望保持向好,但市場預期同樣居高不下,」他表示,「此外,當指數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分股出現小幅回調時,其餘個股難免會受到波及。」

正因如此,盈利已成為市場韌性的關鍵支柱。截至目前,企業普遍兌現了市場的高預期。

巴克萊策略師Venu Krishna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標普500指數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季的利潤率已擴大至創紀錄高位。」他引用了淨利率上升14.2%的數據,稱這是至少25年來的最高水平。

FactSet數據顯示,在已公佈財報的92%的公司中,82%實現了每股收益超預期,第三季度混合盈利增長率為13.1%,有望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

推動盈利增長的並非只有大型科技股。標普500指數11個板塊中有9個實現同比盈利增長,營收表現同樣穩健,76%的公司營收超預期。

華爾街預計,下一個重要催化劑將是下週英偉達的財報。這份財報將迅速檢驗近期的市場波動是更大調整的開端——抑或僅僅是投資者又一次「堅守陣地」的機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