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私募巨頭殷拓加碼亞洲 押注中國早期投資和內需機遇

智通財經
11/19

智通財經APP獲悉,全球最大私募市場投資機構之一殷拓集團(EQT)正在加速拓展亞洲業務,將該地區視為重要增長引擎,並認為這裏蘊藏着私募股權和基礎設施領域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機遇。

殷拓首席執行官Per Franzé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亞洲對我們而言意味着巨大的增長機遇……在我們目前的投資管線中,部分最具吸引力的項目都位於亞洲。」這家瑞典私募巨頭稱,全球越來越多的私募投資者正尋求通過資產配置多元化,將更多資金投入該地區。

今年4月初,殷拓為其第九隻亞洲私募基金BPEA Private Equity Fund IX募集逾100億美元。該基金於2024年8月啓動,目標規模達125億美元。集團還計劃向韓國企業軟件供應商Douzone Bizon投資約9.3億美元。

殷拓對亞洲市場的重視也反映了其他同業機構的戰略動向。競爭對手KKR近期透露,其2025年將返還給投資者的私募資本中,半數將來自亞洲。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美國公司甚至在東京舉行了首次董事會會議。

殷拓亞洲業務長期負責人、明年即將提任全球主席的Jean-Eric Salata表示,公司的亞洲戰略關鍵在於深度本土化,以把握該地區相較於歐美市場存在的「結構性阿爾法機遇」——即市場效率落差。

「這裏的市場存在多重效率不足現象。要捕捉這種阿爾法收益,必須深耕當地、建立屬地化團隊,」Salata指出,目前殷拓在亞洲擁有350名員工。

他特別強調,亞洲市場的複雜性和較高准入門檻,使得本土化運營成為獲取項目、招募人才和實現投資退出的關鍵要素。

中國:早期投資的新藍海?

儘管許多全球私募股權投資者仍對中國市場持謹慎態度,但殷拓看到了新的機遇。

「我們認為併購策略在中國實施為時尚早……市場成熟度尚未完全具備,」Salata表示,「但在早期投資領域,我們看到了更多令人振奮的機會——這裏正迸發着巨大的創新活力和增長動能。」

貝恩公司今年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在亞太地區私募交易總額中的佔比已從2020年的過半份額驟降至2024年的27%。

他補充道,殷拓的亞洲戰略聚焦於內需驅動型企業而非跨境流動業務,這使得其在服務、軟件、教育和金融服務等領域的資產配置能夠更好地規避中美緊張局勢等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

「我們持有印度最大的胃腸專科醫療集團之一。這項業務蓬勃發展,完全不受貿易政策或關稅變動等複雜因素的影響,」Salata舉例稱。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部分私募管理人將退出困難歸咎於高利率環境,但殷拓表示其投資決策與成果基本不受貨幣週期影響。

Franzén明確表示:「我們從不會寄望於降息。持續投資於價值創造能力纔是關鍵。」

Salata以今年3月聯合財團收購國際學校運營商Nord Anglia Education為例證,該交易估值達145億美元。「人們願意在子女教育上投入更多,尤其是在這個地區。即便處於利率高企的複雜環境下,我們仍通過這項業務向投資者返還了100億美元的收益。如果能在合適的行業持有優質資產,並為企業創造價值,我們就能打造出不受利率波動影響的全天候投資策略。」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