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行评车
3月23日,北京越野2025年合作伙伴大会举办。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信心满满地指出,要不遗余力地支持北京越野车高质量发展,并擦亮“越野世家”的金字招牌。
有趣的是,2018年时任北汽集团董事长的徐和谊曾提出“越野文化”是北汽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北汽素有“越野世家”美誉。振奋人心的口号“喊了”数年,北京越野的现状似乎并没有描绘的那样美好。
就在刚刚过去的2月,北京越野销量仅为3605辆,勉强超过捷途单一车型自由者的3431辆,不及坦克品牌单一车型坦克300的3889辆,甚至不足哈弗大狗一半的销量。而诸如捷途旅行者、捷途山海T2、坦克300、坦克400、方程豹 豹5等一众车型月销量均超过了北京越野全品牌销量。如若剔除非硬派越野的BJ30,北京越野的销量或更为惨淡。
近年来,北京越野难以摆脱专业小众的刻板印象;同时,核心产品用上了竞品的发动机大大弱化其产品力。至于如何“不遗余力”,或许没有喊喊口号那么简单。
张建勇的自信满满,体现出其渴望在任期内让北京越野脱离疲软,重现“越野第一阵营”,因为这是“越野世家”的“金字招牌”。即便北京越野有着60年的越野底蕴,但如今,这样一张“金字招牌”似乎更善于活成“别人的样子”。
一直以来,北京越野内部将长城越野车视作其主要竞争对手。仅从销量表现来看,北京越野的销量似乎与其“假想敌”出现严重断档。
2021年,主打越野概念的长城坦克品牌问世。2021年-2024年间,坦克品牌年销量分别为3.00万辆、12.39万辆、13.74万辆、18.35万辆;同时期的北京越野年销量分别为2.96万辆、2.57万辆、3.31万辆、8.39万辆。倘若加上长城哈弗品牌,销量差距更为惊人。
仅以2021年年底,坦克300陆续交付,市场反响火热。二手车市场及部分经销商对该车型加价幅度超过2-5万元,以至于品牌方不得不出面制止这种乱象。一车难求的坦克300被当时的车主惯以“国产牧马人,超越牧马人”的美名。
而彼时的BJ80,部分经销店为了清理库存,仍不忘从侧面“敲打”消费者“随便改改就是大G(即:奔驰G级)”。前者是超越“标杆”的评价,后者则成为了别人的平替。
从品牌定位来看,北京越野主打“越野世家”,强调品牌积淀,有着明显的“专业、小众”的标签,而这样的品牌定位,让不少消费者诟病北京越野“只适合越野,不适合日常”。
反观坦克品牌,曾提出“铁汉柔情” 理念,兼顾硬核性能与城市舒适性。通过“可城可野”的差异化定位,吸引既追求越野乐趣又注重日常驾驶体验的主流消费者。在北京汽车2023年财报中,才对越野车提出了“以BJ60为代表的悦野系列立足轻越野轻户外,将‘智能、舒适、安全’融入用车生活全场景,打造全新‘舒适越野’理念,成为销量增长生力军”。
同时,在坦克300、坦克400产品推出新能源版本后,北京汽车则在2023年财报里显示,布局BJ40、BJ60的“增程序越野车型开发”。
今年年初,王昊取代陈巍成为北京汽车新任董事长。其本人更是在社交平台喊出:“现在车企卖车都是‘卷’老板,我们也可以‘卷’老板。”仅从某短视频平台粉丝数来看,王昊现有粉丝6644人,长城魏建军粉丝数108.9万人,高于北京越野的84.9万人,坦克SUV有着167.9万人的关注,仅从关注数量来看,似乎并未“卷”赢别人。
从越野文化传播来看,北汽的营销渠道仍依赖“悦野圈”APP、经销商门店、及传统越野基地;而坦克品牌则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官方全国性线下活动等迎合新时期车主兴趣。
汽车分析人士向涛看来:“坦克是将越野文化不遗余力的往大众越野文化倾斜,北京越野则是将越野汽车文化限定为为专业、小众、传统的范畴。北京越野的内部流程非常刻板,一层一层审批决策,没有跨级破圈的可能。这样的汇报固然能‘不犯大错’,但营销本就天马行空、抓住关键时间和事件。再好的方案,只要有一个层级否定,就将被弃用。然后,就会错失很多关键的营销节点,将本属于自己独创的营销方式自我压制。看着坦克、捷途等一众竞品已经跑通或者效果不错的营销方案,再想办法模仿一通。”
“缩窄式”产品定位与“慢一步”营销,高管的“口头承诺”时时没有兑现,让北京越野频频被竞品“牵着鼻子走”,屡失市场良机。
2020年年初,相关公告显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即:北汽越野)申报的全新BJ40车型的发动机不再由北汽生产,转而采用来自长城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HY4C20B型发动机。
该款汽油发动机排量2.0T,峰值扭矩380N.m,比起北汽越野此前2.3T,最大扭矩345N.m的自产发动机来看,前者能耗更低,性能表现更为优越。而柴油车型的BJ40的发动机更是采用了长城、玉柴和采用康明斯技术的发动机。作为一家布局硬派越野市场超60年的车企,如今,主力车型竟完全放弃了自家发动机的搭载。
作为燃油车三大件中的“重中之重”,发动机就是一家车企研发能力与产品能力的综合体现,北汽越野的主力车型BJ40,主动弃用自家发动机,这无不让消费者产生“技术实力落后”的印象?而关于这一说法,全网最多的解释竟是“亲民的价格策略”。
在2024年3月,BJ40荣耀版发布会上,品牌方对该款车型的卖点竟定义为“越野不贵”旨在通过降价来实现销量的稳定,在部分网友看来,价格从16.99万元降至13.98万元,更像是对2020版四驱BJ40车型的甩卖。而越野车应该宣传的通过性能、脱困性能等关键要素提及甚少。其发布会更像是对家庭用车的日常发布会,完全脱离越野车发布会的聚焦点。
面对同样采用长城发动机的越野参数与动力参数相差并不明显,终端裸车价仅为11.69万元(指导价14.99万元)的哈弗大狗2.0T版本等一众车型的挑战。用户是否更为青睐核心技术自研的越野车?而非仅为了情怀而去消费的BJ40?
综合来看,60年前的北汽越野用北京212开启了中国越野的时代。而今,北汽BJ40已然沦为“廉价”的硬派越野入门产物。失去发动机技术核心的BJ40 只得通过“可拆卸的车顶”等以体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老大哥”变为“后进生”,张建勇擦亮金字招牌的手段或许只剩让“老哥们”变得廉价。
从销量来看,北汽集团自2019年后,全年销量再未触及“200万辆”大关。
2019年,北汽集团整车销量226万辆,虽出现5.9%的同比下滑,仍成为了北京市营收突破5000亿元的国企。2020年,北汽集团销量跌破“200万辆”大关,降至190万辆,成为六大国有汽车集团销量垫底。同期广汽和长安的销量分别为204万、200万辆,均实现了对北汽的反超。2021年,北汽销量降至172万辆;2022年,北汽的销量只有145万辆,同比下滑15.84%;2023年,北汽集团销量回升至170.8万辆,仍处于六大国有汽车集团末流;2024年,北汽集团实现整车销量超171万辆,依旧在六大国有汽车集团中位列末流。
集团总销量疲软,曾经被视作北汽“破圈”的新能源业务发展同样乏力。
2024年7月,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在上任之初曾表示:“北汽将持续投入1000亿元,让极狐成为超越价值选择!”资料显示,比亚迪5年的研发费用约为793亿元,与之相比,足以见得北汽之决心。
很快北汽极狐的销量次月(2024年8月)突破1万辆大关,直至年底,北汽极狐销量均稳定在1万辆以上。同时期,新能源头部车企单月销量均突破或稳定在2万辆上下。在数位销售人员看来,极狐的年底爆发,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年终冲量促销带来的短期红利。“各个门店都有年底业绩压力,年底各家正常经营的品牌销量都不会差。”资深销售人员长剑如是评价。
其实,北汽新能源曾一度抢占市场先机,一段时期以来新能源市场素有“北北汽,南亚迪”的说辞。2017-2019年间,北汽新能源销量约10.32万辆、15.8万辆、15.06万辆,同一时期的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约为11.37万辆、24.78万辆、21.94万辆,两家车企新能源车销量可勉强“分庭抗礼”。
进入2020年,北汽新能源迎来战略调整,极狐品牌全面推向市场。北汽新能源当年销量断崖下滑至2.59万辆,比亚迪则录得17.91万辆新能源车销量。2021-2024年,北汽新能源销量分别为0.70万辆、2.2万辆、9.22万辆、11.39万辆;同时期的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已然断档领先前者,分别为59.37万辆、186.35万辆、302.44万辆、427.21万辆。
新能源车的差距似乎短期内难以超越,合资品牌销量的下滑肉眼可见,张建勇似乎只能将“显眼且可量化的成绩”押注在销量规模94万辆(2024年)越野车细分市场。其原因,或许在于低基数增长的难度远低于高基数“搏杀”。
正如前文所言,北京越野在售产品2月销量分别为BJ30的1939辆,BJ40的1401辆,BJ60的255辆以及BJ80的10辆。除去非硬派越野的BJ30,期内硬派越野车销量仅剩1666辆,在售产品仅有BJ40、BJ60和已经被传停产的BJ80。反观长城,其硬派越野产品涵盖哈弗H9、哈弗H5、坦克300系列、坦克400系列;而2023年成立越野品牌方程豹,旗下产品豹5,豹8 期内销量同样超越北京越野的所有硬派越野产品销量总和。
至于渠道方面,北京越野的4S店约为466家,低于长城的786家,高于方程豹的300家。按照24年全年北京越野的销量来看,平分到各家门店仅仅刚超过180辆/年。
产品、销量、营销均落后于竞争对手,北京越野该如何兑现张建勇响亮的“口号”呢?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