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上线商圈功能,外卖供给侧再推新品

蓝鲸财经
11 Apr

文|Tech星球 王琳

Tech星球独家获悉,于去年下半年内测的主打“多店搭配买,骑手一起送”的商圈功能,已经于近期在北京、深圳、长沙三个城市正式上线。

图注:从左到右依次为北京、深圳、长沙页面的商圈功能。

在商圈内,用户可以在最多三家店铺下单,但每家都需要达到商家的起送价,起送价和单独点餐并没有差别。跨店集合点单的好处是,用户可以在一个页面内点餐,不用来回跳转,同时,方便骑手取餐,提高整体配送效率。不过配送价格上,和单独点也没有差别。

2024餐饮产业大会上,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称,美团已经到了“最大的拐点”,他坦陈,美团的增量已经很少,城镇人口到8亿之后涨不动了。

为了寻求增量,如何挖掘不同细分用户的更多需求成为了美团外卖的主要任务之一。新上线的商圈功能,是这一任务下外卖产品的一次改变。

外卖供给持续丰富:订单量优先,价格维稳

在美团APP内,“商圈”并没有设置单独的入口,用户在点外卖时,在外卖信息流中就会出现。用户打开美团APP,在外卖信息流中如果刷到“商圈”的店铺,底下会有一行小字提醒。

点餐逻辑和单独点餐几乎没有差别,在付款页面的订单呈现上,会依次出现三个订单的详细信息,并告知用户“所选的3个商家餐品,将由同一位骑手取餐配送”,而用户需要为每一个订单支付配送费用。

不同于此前的“浣熊食堂”,在商圈,用户可选择的商家非常丰富。比如“建外SOHO附近美食”和“合生汇美食”都有超过100多家商家可供选择,“双井附近美食”虽然只有80多家,但几乎每个商圈内,正餐、轻食、奶茶、咖啡、面包甜点全都包括。

在SKU上,以双井附近美食的“小鱼大作酸菜鱼“为例,在正常的外卖信息流里,其SKU比在“商圈”里更丰富,前者除去鱼类还包含毛血旺、水煮牛肉、油炸食品,以及为了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可以单独添加配菜,不过,价格上并无差异。“米村拌饭”和“小鱼大作酸菜鱼”类似,在正常的外卖信息流里,SKU更多,且顾客能够单独加料。这样的设置方便商家出餐,也有利于提高骑手取餐速度。

在外卖市场格局几乎稳固之后,美团希望更多的人点更多次外卖,以继续维持增长,对外卖供给侧的改革就此开始。

去年4月,美团外卖专门成立了供给探索部,负责人为初征,在美团工作7年。自部门成立开始,美团外卖已经推出了浣熊食堂、卫星店、商圈等多种不同形式的产品,加上更早之前的拼好饭,持续在供给侧创新。

从单量上来看,其中最成功的是拼好饭。据美团财报披露,去年第二季度“拼好饭”业务日订单量突破800万单。长期跟踪美团的行业专家石浩羿告诉Tech星球,拼好饭在美团外卖订单量大盘占比12%,Q1每天单量在700万单左右。“这是美团有意控制的结果,不然拼好饭的占比可能会更高。”他补充道。

不止一位业内人士称,拼好饭带来订单量增长的同时,外卖的平均客单价也受到影响。美团从2022年第二季度不再披露餐饮外卖的交易额和订单数。不过一位长期跟踪美团的分析师告诉Tech星球,受大行情影响,美团外卖的客单价这两年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增幅,现在大概回归到了48.3元左右,基本是2020年的水平。

去年第二季度,据晚点latepost报道,美团外卖调整了经营目标第一优先级,从追求 GMV 转向订单量增长。这一目标调整的背景是,美团外卖出现了持续的客单价下滑,这导致其 GMV 下滑 10% - 20%。受到消费环境影响,美团决定转向提升频次,以稳住外卖大盘。

Tech星球从知情人士获悉,今年美团外卖的经营目标依然是订单量>交易额>收入。不过,客单价下滑并不是企业希望看到的事情,基于此,不少提高外卖客单价的产品开始出现。

“一个用户之前只点1个外卖,浣熊食堂这种集合店出现后,一个用户就会点2.8件,客单价对比之前提升了将近70%”,石浩羿告诉Tech星球。不同于“浣熊食堂”美团自己开一个大店,店内再设置多个档口”的形式,商圈更多是把同一个区域的商家集合在一起,他们的目的都是提高客单价。不过,受限于订单密度和用户的消费需求不同,类似这种集合店大多只出现在超一线或者一线城市。

拼好饭的价格也并不都是9.9元。在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拼好饭的价格越来越高了”有55万个相关笔记。Tech星球了解到,按照优惠前口径,拼好饭的客单价在15元到16元之间,美团希望今年涨到17元到18元。

与此同时,上线拼好饭的商家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街边小店到现在诸如南城香、旺顺阁、夸父炸串、金百万之类的连锁餐饮品牌也加入了。一位美团外卖代运营称,美团对拼好饭的要求是便宜和品质兼具。

“餐饮是一个有长久韧性、求变求兴的行业,正迎来三十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式进入深耕时代。”在2024年的餐饮产业大会上,王莆中表示,新周期下,需求已经进入存量,深耕客群、提升客户体验是商家的最终目的。

餐饮商家如此,美团亦如此。Tech星球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去年,美团曾推出“神会员”,上线后,单个用户点外卖的频次提高了10%。通过对不同群体需求的深入挖掘,美团依然保住了自己在外卖领域绝对领先优势,不过这也并未能阻止美团外卖增速放缓的趋势。

1年5次调整,美团加固护城河

今年3月,在美团2024第四季度既全年财报电话会议上,美团CFO陈少晖谈到,与2024年Q3相比,食品外卖和某些非食类别的订单量增长较弱。

过去一年,抖音不再像以往一样对美团尤其是外卖业务饱和式竞争,但团购领域,尤其是对点评和到店业务的影响尤为明显。到店一直是美团的现金流业务,2022年第一季度,美团最后一次单独披露到店酒旅业务的业绩,经营利润率高达45.6%。与此同时,收入占比超过50%的外卖业务,当年利润率仅有6.4%。

为了应对竞争和疲软的消费趋势,去年是美团上市以来组织架构调整最为频繁的一年,自去年2月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大的组织架构调整就有5次。上周,美团又再一次组织架构调整,这次调整后,美团到店、到家、点评全部整合进入核心本地商业板块。这个板块几乎涵盖了美团最赚钱的业务。

到店和到家合并的本质是希望用到家得流量反哺到店。据美团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美团到店业务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65%,年度交易用户数、年度活跃商家数都创下历史新高,美团整个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同比增长21%至2502亿元。

对于美团持续调整,王兴曾表示在组织调整上,美团的方向是关注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如何实现,以及可以实现到什么样的程度。例如,考虑餐饮外卖的消费者在其他品类上有什么需求,如何整合以实现交叉销售。

点评归入核心本地生活也是这个逻辑。“外卖和点评一个偏交易,一个偏内容线索,两个产品的侧重点不一样,合并之后可以更好打通线索和活动”,一位接近美团的人士称。

退一步讲,美团需要打造更强大的护城河,那么外卖业务的壁垒才有时间构建得更深厚。

眼下,外卖业务最新来势汹汹的玩家是京东外卖。4月9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共进午餐,他们选择了点京东外卖,随后二人一起吃外卖的画面就出现在了京东App的首页。

一位近期于美团离职的员工称,短期内他们并不觉得京东会对美团外卖造成多大的冲击。一位业内人士称,京东虽然也做秒送业务,号称小时达或者最快9分钟送达,但是单量小,对算法和配送网络的调度都不够精细。同时,京东物流擅长的是点对多的,对时效性要求并没有那么强的配送体系。这和美团擅长的多对多、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的配送体系还是有区别的。

相比之下,大环境带来的影响似乎更明显。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4月,“北上广深”餐饮业的收入首次实现负增长。这导致产品侧的创新带来的增长有限。

对于美团来说,如何在对手加击下,保持核心本地生活板块,尤其是外卖业务高速的增长,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被提及的命题。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