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美国人都会用淘宝了!

锌财经
28 Apr

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一波三折,前几天才加到245%,随后就将至145%,还准备计划降到65%。

特朗普还是咬牙坚持,但美国人先要支撑不住了。

在懂王的“关税大棒”下,美国人的生活成本直线飙升。一双运动鞋涨100美元,一辆新车涨1万美元,一盒鸡蛋价格翻倍。还有什么大米、面粉、游戏机、啤酒、电视机、零食等等,全都出现不同幅度的物价上涨。

甚至有相关统计,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将多花超过5000美元。

很显然,美国根本离不开中国工厂。

美国人造不好工厂

除了美国普通人,就连美国企业主也撑不下去了。

近期,世界著名杂志《连线》深度采访了十几位美国企业家,从达拉斯监控设备商,费城纹身器材商,再到俄亥俄州床垫制造商,询问他们在“中美关税战”期间的感受。

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中国仍是全球制造业标杆,无论关税多高,转移生产线都异常困难。就算将制造转移到美国,还得请中国人装生产线。”

一家拼图公司老板表示,他尝试寻找本土供应商,结果报价是现价三倍且无法达到中国同行标准——后者数十年积累的专业经验难以复制。

那,本土供应商价格太贵,那自己开个工厂总可以了吧?

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不少美国企业家也曾计划过在美国本土开设工厂,扶持自己的本土供应链。可当他们真的在美国建设工厂时才发现,不仅成本更高、原材料采购困难,更严重的是缺乏劳动力。

一直以来,特朗普高喊“制造业回归美国”。可现实却是:美国年轻人都不愿意进厂打工。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初,美国有20.6%的工厂认为劳动供应不足限制了生产能力,而在全美范围内,制造业工作岗位有大约50%缺口。

早在2024年1月,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全国制造业职缺有62.2万个,整体劳动参与率从1990年代67%降到2023年63%以下。预期到2033年,美国制造业将开设380万个新职位,但只有一半可能得到填补。

想要建好工厂,美国需要补的功课可太多了。

中国工厂没有平替

当然,美国本土没办法建造工厂,那么去东南亚是不是也能找到替代品?

事实上,中国已经是全球生产与制造的领先者,工厂能灵活调整设备满足客户多变需求,因此更擅长响应定制化需求并精准实现设计意图。

一家中国工厂能完成一整套的供应链配套设备,想绕开中国,就只能在东南亚其他国家找A、B、C三个东西配起来的价格,可能比在中国整体采购加上关税后的价格还要贵。

《潮新闻》就报道过杭州一家建筑建材商,在关税来临之时,拿下了200万美金的订单,就是因为美国客户在东南亚寻找一圈后发现,根本找不到能平替中国工厂的商品。哪怕是顶着天价关税,也要和中国工厂合作。

这也是中国的底气,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全工业体系的制造大国,中国拥有41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工业种类。中国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航天火箭,都能找到合适的工厂。

美国企业家必须和中国合作,也只能和中国合作。

美国人离不开中国工厂,不管特朗普再怎么作妖,3.41亿美国消费者总得要吃喝拉撒。

当关税10%的时候,美国商人还能和中国工厂battle一下关税谁来付,当关税飙升到50%以上,成本必然要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

在经济重压之下,美国人只能选择去中国电商平台上采购生活用品。

海外App Store

近日,淘宝App在海外地区下载量一路狂飙,冲上美国下载榜第二;“同门师弟”阿里国际站,也冲上美国下载榜第三。

美国网友不仅热衷淘宝,还带动全世界多个国家的网友一起加入“剁手”行列。截至目前,淘宝已经在16个国家App下载榜上排名第一,在123个国家排名前十。

淘宝在全世界的走红,证明了美国人或者说全世界人,都离不开中国商品。

中文互联网已成“显学”

如果把时间线放长一些,就会清晰的发现,最近一年时间,全世界互联网的社交密码就是:中国。

从2024年12月17日起,中国全面优化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后,“China travel”成海外博主流量密码。中国各大城市迎来了全世界的游客,甚至上海单日涌入了超过500万外国人,遍布大街小巷。

除了线下之外,在线上,中文互联网也成了外国网友的新世界

今年1月,TikTok难民集体入驻小红书,空降一波泼天流量,24小时就为小红书带来8.4万篇笔记,总浏览量超过4400万,总讨论量超过130万,引发的全世界“对账”热潮。

4月13日,全美最火网红“甲亢哥”在社交媒体发文,用一句表白和多张照片,为其引爆国际互联网的中国行画上句号。在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筑起关税“高墙”之际,“甲亢哥”一镜到底的直播,打破了中外信息茧房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紧接着,就是现在,淘宝和阿里国际站的爆火,让全世界刮起一阵“中国电商风暴”。

随着外国人在中国社媒的浏览量慢慢积累后,他们惊讶的发现,当谎言堆积出来的信息茧房被打破后,一个新的基于数字民主和信息平权的秩序就形成了。

不再是宏大叙事中的恢弘口号,也不再是国际局势的宏观解构,而是普通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美好向往,是全世界人更为关心的美食、穿搭、旅行、健身等等。比起那些宏大叙事,大家更在意自己的具体生活。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才是“地球村”真正的形态。

责任编辑:山上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