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永浩VS西贝”,看餐饮行业的中场战事

蓝鲸财经
Sep 19

文|互联网那些事

“再次重申我的立场:我不反对预制菜,在某些情况下,我甚至会主动选择预制菜。”——罗永浩。

复盘罗永浩VS西贝时间轴

很难想象,在2025年的九月,霸榜多个平台的热门话题既不是号称“科技春晚”的苹果发布会,也不是“多喝点丝瓜汤”等刷屏朋友圈的新生代热梗。

而是罗永浩和西贝餐厅的互动连续剧。

把指针拨到9月10日,刚和同事出差回来的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称对方存在“使用预制菜”这一行为,并借机呼吁相关法规快速落地,以此让各类饭馆、餐厅将那些实为预制菜的餐品标注出来。

在此之后,随着相关舆论的快速发酵。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也决定下场回应,进而在9月11日晚间,于西贝门店里晒出了罗永浩的消费菜单,并做出了“十三道菜里没有一道是预制菜” “西贝没有预制菜” “我们一定会起诉他”等事件回应。

作为事件双方的首次公开互动,当贾国龙正面回应后,罗永浩也连发多条微博Po出了自己的观点。而“罗永浩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线索”这一互联网名场面,也正是诞生于此。

从9月10日发出首条微博,到9月11日展开正面互动。

随着事件热度的全面走高,罗永浩和西贝也分别做出了多平台直播喊话、公开餐品作业流程、开放后厨参观权限等“战术动作”,可谓在短时间吸足了各方吃瓜网友的眼球。至于事件本身,它的转机则出现在9月13日下午。

在这一天,由官方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正式通过了专家审查,即将启动社会意见征求流程。而这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餐饮门店如何使用、是否使用预制菜,甚至“什么样的菜,才是真预制菜”等问题,都将迎来统一标准。

上述消息的出现,也让罗永浩发文表示:“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相关法规尽快出台,我要去忙正事了。”

到底什么菜才是预制菜

事实上,当相关舆论发酵到9月13日以后时,网友们的关注重心就不仅仅只有“西贝”一个,还有身处新闻风暴眼的预制菜本身。

针对“到底什么样的菜,才是地道的预制菜”这个问题。

我们在进行关键词搜索后,发现有报道指出2022年由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预制菜》团体标准显示,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且使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过分切、调味等预加工步骤以及炒制、煮制等预烹调工序制成的“预包装成品”“半成品菜肴”均可被视为预制菜。

将该标准和当下的产品生态相结合,我们也可以发现预制菜的属性大致可分为即配食品、即烹食品、即热食品、即食食品。即根据产品形态的不同(无需备菜,需厨师烹饪调味、无需备菜调味,需厨师烹饪、无需备菜调味,加热即可食用、开袋即食)进行预制程度的分类。

而这,恰恰是一些消费者吐槽预制菜没有“锅气”的底层原因。

毕竟随着预制程度的逐级增加,厨师能进行的烹饪调味环节也自然会越来越少。不过对连锁餐馆和消费者而言,预制菜的好处、优势则是工业化流程带来的口味标准、质量稳定,从源头上避免了厨师水平高低不齐、餐食质量忽高忽低的可能。

也正是因为预制菜有着以上种种特点,所以当下多数消费者并不是反对“预制菜本身”,而是希望自己在外出就餐时拥有“预制菜知情权”。以此避免“花现炒的钱,吃了一顿预制菜”等由信息缺位导致的不愉快现象发生。

未来餐饮行业将如何发展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指出,截止到2025年9月中旬,我国的现存在业、存续状态预制菜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74000家。在这其中,2025年新增注册的相关企业量约为9500家。另有注册数据曲线显示,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自2023年扭转下跌趋势,后在2024年大步迈入增长区。就市场规模而言,2022年我国的预制菜市场为4196亿元,预计在2026年提升到万亿级别。

之所以会出现此类情况,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独居年轻人数量的上升,进一步扩大了即食食品、便捷食品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生产技术、保鲜技术、冷链技术的全方位进化,为预制菜本身的大范围普及、销售提供了客观条件。

针对未来的消费风向,可以预见的是除消费者本身会偶尔购买预制菜应急、尝鲜外,大量连锁品牌也会基于标准化、稳定化去向中央厨房配送、预制餐品体系靠拢。

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业内人士也预测未来的餐饮企业将逐渐演变为三大形态。它们分别是↓

一:坚持不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这类企业将在未来严格保持现制、现炒流程,以此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体验,建立自己的品牌符号。(除连锁、知名餐饮品牌外,以邻居生意为主的口碑夫妻店、地方店也会被纳入该标签)

二:自研预制菜、创新预制菜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定位中高端,为方便品牌运营,其或将自身招牌菜开发为“预制款”,或将市面上主流的、优秀的预制菜品融入自身菜单,通过二创加工、风味融合等手段为食客提供质味双优的消费体验。

三:依赖预制菜的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质量稳定、口味统一的优势,无疑是被平价连锁品牌看中的。且预制菜品的价格优势,也与它们平价连锁的形象定位相吻合。

而未来的消费者,也会随着“餐厅是否使用预制菜”的透明化,去根据不同的就餐需求灵活选择餐厅。

参考:

北京科技报:罗永浩吐槽西贝引大战!预制菜有没有你想的那么“坏”?

上观新闻:上海参事:争议之下的预制菜,或许迎来风口

时代周报:西贝“预制菜”风波72小时:日营业额蒸发百万,贾国龙硬刚到底,罗永浩主动“休战”

中国网:罗永浩吐槽某餐厅预制菜引热议 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超7.4万家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