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面由Tiger Fintech (Singapore) Pte. Ltd.提供服務

Priceline

1,905.64
+0.0000
成交量:- -
成交額:- -
市值:- -
市盈率:- -
高:1,905.64
開:1,905.64
低:1,905.64
收:1,905.64
資料載入中...

公司資料

公司名字:
Priceline
交易所:
NASDAQ
成立時間:
- -
員工人數:
- -
公司地址:
- -
郵編:
- -
電話:
- -
傳真:
- -
簡介:
<p>Priceline是美國人Jay Walker在1998年創立的一家基於C2B商業模式的旅遊服務網站。是目前美國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在Priceline網站,最直觀的可選項目就是機票、酒店、租車、旅遊保險。Priceline屬於典型的網絡經紀,它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信息平台,以便交易,同時提取一定傭金。2012年11月9日公司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旅遊搜索引擎Kayak Software。1998年,美國人Jay Walker創立了Priceline,並將其核心業務模式“Name Your Price(用戶出價)”進行了專利註冊。憑藉著頗具特色的商業模式,Priceline很快拿到了1億美元融資,Priceline早期的投資人中甚至有微軟的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這樣的重量級人物。1999年第一季度,Priceline賣出19.5萬張機票,最高峰一天賣出6000張機票,有18家航空公司加入Priceline淡季機票銷售計劃。在高度競爭的北美航空市場,Priceline受到了希望提高上座率、增加銷售渠道的航空公司歡迎。1999年3月,Priceline在納斯達克剛一上市,便受到投資人的熱情追捧,短短几周時間內,公司股價便從上市時的80美元上漲超過160美元。然而Priceline的輝煌只是曇花一現,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這家尚未能實現盈利的新星迅速隕落,股價一度跌至不到2美元。一年前還風光無限的Walker在2000年12月31日黯然離開公司董事局。2001年2月,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斥資7352萬美元,獲得Priceline的17.54%權益(后逐步增持超過30%),成為Priceline最大股東。李嘉誠入主后立刻開始推行改革措施,壓縮運營成本。Priceline裁員超過30%,減少辦公室面積7成,暫緩新業務的拓展,將公司精力集中在機票、酒店預訂服務上。此外,公司還優化了自身服務質量,將響應客戶訂單時間從原來的1小時減少至15分鐘,8成電子郵件必須在3小時內回復。最終,這些舉措幫助Priceline度過了互聯網泡沫的寒冬和不久之後911事件帶來的市場蕭條。2003年以後,整個市場大環境逐步好轉,Priceline終於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Priceline在這之後的飛速成長,除了其獨特的“Name Your Price”模式外,還要歸功於它精明的擴張策略。2004年9月,Priceline斥資1.61億美元,收購英國線上酒店預訂服務公司Active Hotels,正式進軍歐洲市場。之所以選擇將擴張重點放在歐洲,是因為Priceline看到了歐洲市場所蘊含的巨大潛力。一方面,歐洲人向來有着旅遊的傳統,但使用網絡進行酒店預訂的人在當時還並不多,這就意味着這裡有數量龐大的潛在用戶。2005年7月,Priceline繼續它在歐洲的擴張腳步,以1.33億美元收購荷蘭酒店預訂網站Bookings BV。此後,Priceline將Active Hotels和Bookings B.V進一步整合為Booking。目前,Booking已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在線旅遊網站。Priceline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后,Priceline又將目光瞄準了亞洲市場。2007年11月,Priceline收購位於曼谷和新加坡的在線酒店預訂公司Agoda。海外擴張幫助Priceline實現了業務的高速增長。2010年5月,為了增強旗下的租車業務,Priceline又收購了英國曼徹斯特租車網站Travel Jigsaw,擴張腳步仍未停止。目前,海外訂單已超過Priceline訂單總數的60%,這一数字遠高於Expedia 30%的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