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特斯拉员工大会,马斯克划出了12个业务重点

Tspace特空间
22 Mar

北京时间3月21日,马斯克在特斯拉员工大会上分享了关于公司的最新信息,涉及电动车、储能、智能辅助驾驶、人工智能计算、人形机器人等诸多业务板块的最新进展——

【1】当人们谈论特斯拉这家公司的目标时,大家可以转换一下思考的角度,与其说特斯拉在追求可持续能源,不如说特斯拉的目标是追求实现全人类可持续的富足。

马斯克分享了他对科技最大化助力人类美好将来的设想与实践。其中,马斯克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将来需要三大支柱,即可持续能源的生成、存储和交通运输,最终世界经济将能够完全由可持续能源运转。

此外,基于人工智能所打造的人形机器人,将解放生产力并降低成本,借助此力量将创造一个人人都能过上富足生活的时代。这也将构成秘密宏图第四篇章的主要内容。

【2】“Model Y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乘用车,不分能源类型,今年焕新Model Y将继续蝉联这一桂冠。”

在中国市场,Model Y已连续两年蝉联最畅销乘用车;特斯拉是欧洲最畅销的纯电品牌,是韩国销量增速最快的品牌,同时成功开拓了卡塔尔、立陶宛、智利、菲律宾等国家的市场,还将继续拓展特斯拉销售网络所覆盖的国家和地区,全球人民将来都能买到特斯拉。

作为全球车型,特斯拉坚持用统一标准制造。Model Y以及Model 3均能满足多个市场严苛标准,同时达到中国C-IASI G级、欧盟E-NCAP五星安全评级、美国IIHS Top Safety Pick+等多个市场最高安全等级。

正如不少行业人士的建议:买车就应该买按照全球标准制造的车,“比如特斯拉这样的全球车型,能经得住不同国家、气候、路况以及驾驶习惯的考验,是真正高品质的车。”

【3】“赛博越野旅行车很快就成为了细分市场最畅销车型,并且在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碰撞测试中获得全五星安全认证。特斯拉达到‘五星安全’标准的车型再添一员。”

不久前,特斯拉赛博越野旅行车便已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严苛碰撞测试中脱颖而出。测评结果显示,该车型凭借全项目出色的安全表现,连续第二年获NHTSA“五星安全”评级,同时创下细分市场车型“最低乘员受伤概率”与“最低侧翻风险”两项历史最佳纪录。

“安全至上”一直是特斯拉造车的首要原则。此前,S3XY全系车型在全球主流安全评测机构的碰撞测试中,均获“五星安全”肯定。

【4】“特斯拉首个制造电动重型商用卡车Semi的工厂即将竣工,我们将生产上百万辆Semi车型。”

目前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已将Semi纳入车队,包括全球最大的食品分销商Sysco、最大的批发分销商Costco、最大零售商沃尔玛、第三大饮料公司百事可乐,以及美国十大货运公司之一的Saia等。行业巨头的持续青睐,也进一步展现出特斯拉纯电动车在商用车市场的潜力和市场吸引力。

据了解,相比于传统柴油重卡,特斯拉Semi的运营成本更低。外媒测算,Semi每英里能耗不到2度电(约1.24度/公里),相当于每公里运营成本约为5毛钱;同时据易车网测算,一辆50吨的柴油重卡百公里油耗约为33升,每公里的燃料成本大约在人民币2.5元左右。也就是说,Semi的运营成本仅为传统柴油重卡的1/5。

此前,DHL国际快递在对特斯拉Semi进行了3000英里(约合4828公里)的运输测试后,表示:“充电一次就可以满足长距离货运需求。”

百事公司也分享了过去一年半来,投入使用约90辆特斯拉Semi的经验。公司的物流司机们纷纷表示:“Semi的驾驶体验远超预期,一旦开过就再也不想开回传统柴油卡车了。”

【5】“特斯拉无人驾驶电动车能让一辆家用车的使用率提高10倍,从每周10小时提高到100小时左右,而用户为车辆支付的费用几乎一样。”

到明年,特斯拉累计产量将超过1000万辆。即将达成的1000万车队规模,也将因此实现5000万到1亿辆传统车辆所能达成的通行效率。

【6】特斯拉正在布局纯电车型和锂电池上游的整个产业链,已经拥有包括锂精炼、锂电池阴极材料制造和锂电池生产的上下游关键环节。特斯拉正在制造全球最高效的锂电池产品,每千瓦时的成本全球最低。”

【7】“特斯拉在弗里蒙特的新生产线上生产了第一台人形机器人,今年会试生产人形机器人5000台,明年预计生产5万台。”

特斯拉拥有其他人形机器人公司所不具备的全部王牌技术,使得特斯拉成为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大规模生产智能人形机器人的公司:

①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拥有真正的“大脑”,也就是现实世界人工智能的计算分析能力。特斯拉是现实世界人工智能的领军企业。

②特斯拉为电动车开发的一切,比如电池、电力电子系统、先进的电驱系统、软件系统、完全自动驾驶电脑,都适用于人形机器人,技术是同源的。相比之下,它只是一个多了胳膊和腿、少了轮子的机器人。

③特斯拉能够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量产,量产后人形机器人成本大约2万-3万美元,可能比一辆车还便宜。它可以当老师、照顾小孩、遛狗、修剪草坪、购物、帮你倒酒水饮料等等。

马斯克预测,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会成为人类历史上产销量最高的产品,没有其他产品能够望其项背,它的销量会是第二名的10倍以上。

【8】“特斯拉训练智能辅助驾驶所使用的Cortex算力中心,目前已有超过5万块GPU,很快就会达到10万块的级别,跻身全球TOP5的超级计算中心。Dojo 2超级计算机即将到来,它将比第一代Dojo超级计算机强大10倍。

Dojo超级计算机已经在纽约超级工厂运行,承担了特斯拉5%~10%的智能辅助驾驶训练数据量。

马斯克表示,2024年特斯拉在AI方面的投资大约有100亿美元,其中有大约一半是内部投入,主要用于特斯拉设计的AI推理计算机和所有特斯拉车辆传感器,以及Dojo超级计算机。

通过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巨额研发投入,特斯拉正彻底解决硬件成本问题。这些投资也将使特斯拉车辆的成本进一步降低,确保每一位消费者所投入的资金都能充分用于产品本身。

如今,特斯拉已经成为少有的集齐了海量训练数据、大规模算力、完全自动驾驶软硬件、先进制造、可持续能源供给等多张王牌的AI引领者,其人工智能效率大幅领先于其他企业。

【9】“特斯拉全系现款在售车型均已搭载AI 4智能辅助驾驶硬件。虽然特斯拉设计这款硬件已经是一两年前的事情,但时至今日,市面上依然没有能够超越AI 4的智能驾驶硬件。AI 4性能强大,同时能耗极低。”

将来几年后,特斯拉会不断推陈出新,推出AI 5、AI 6、AI 7硬件,但这不是“等等党”不去入手特斯拉的理由,因为特斯拉进化永不止步,早买早享受。现阶段的AI 4对于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硬件来说能力已经足够。

在持续不断的OTA远程软件升级下,特斯拉旗下车型还在不断更新最新功能。据统计,在过去的两年里,特斯拉已经向 Model Y 车主推送了上百项软件更新,真正做到了“越用越超值”。特斯拉不只是当下的标杆级车型,也具备在不久的将来升级至最先进AI科技的可能性。

【10】“特斯拉的智能辅助驾驶在行驶过程中所需的干预越来越少,直至降为0,它的行驶安全水平最终将超过人类,实现比人类安全10倍的目标。”

特斯拉的智能辅助驾驶(北美称FSD(Unsupervised))在北美已经能够实现:从弗里蒙特工厂下线的特斯拉车辆,能在无人驾驶情况下自行从工厂开到目的地,也就是等待装上卡车进行长途运输的停车场。

著名投资管理公司ARK方舟基金曾在报告中出具了一组直观的安全数据:

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平均行驶320万英里(约515万公里)有可能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而人类驾驶特斯拉时,每行驶58.8万英里(约94.6万公里)可能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智能辅助驾驶的事故率比人类驾驶员低约80%。

相比普通车辆,智能辅助驾驶将行车安全提升16倍;相比其他自动驾驶公司,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的安全行驶里程数更是高达74倍。

【11】“特斯拉最终能够实现不到5秒生产一台特斯拉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Tesla Cybercab)。”它的产线不是典型的汽车工业流水线,更接近消费电子品的高速生产线,流水线移动速度非常快,以至于一般人员是无法靠近产线的。

支持特斯拉产能持续扩充以及新车型生产制造能力的,是特斯拉不断精进的生产制造技术。得益于创新应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特斯拉持续精简生产制造工艺,马斯克表示:“我认为,特斯拉的竞争优势在于生产制造。”

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应用的6000吨级压铸机,在焊接流程中大大简化了Model Y车型后底板的连接工艺,使车身焊点和涂胶量都大幅降低,将原本需要70多个零件焊接件组成的后底板一次压铸成型,不仅极大减少车身焊点,车身的整体强度也得到数倍提升。

一体压铸技术缩短下来的制造周期,也能让公司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研发创新技术。长期来看,生产制造将是特斯拉的最大优势,这也是特斯拉很难被复制的核心要素。

【12】“祝贺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竣工投产,上海智造的首批Megapack储能系统正式出口。”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将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并实现中国生产、全球交付。

这是特斯拉入华十年来,继上海超级工厂之后,在中国的又一大型投资项目,建成落地仅用时7个月,比整车工厂更短的建造周期,再次刷新“特斯拉速度”。

2025年3月2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首批Megapack储能系统正式出口,这不仅标志着特斯拉在全球储能市场的进一步布局,也展现了其电池技术从电动车到储能领域的强大延伸。

据悉,首批Megapack储能系统将运往澳大利亚,后续在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生产的Megapack储能系统将供给国内和亚太市场。

目前,储能是特斯拉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之一,马斯克预计2025年将增长50%以上,“从长远来看,地球上90%以上的电力将来自太阳能和电池。”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