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盘,港股跌势扩大,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3%,并且失守20天和30天均线支撑。恒生指数亦大跌近2%,蔚来一度跌超8%,中芯国际跌逾7%。近期,港股市场亦出现了一种迹象,即业绩发布之后亦有筹码兑现,这一方面可能与前期预期过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南向资金的投资行为有关。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前期热点板块筹码拥挤,出现了兑现情绪;另一方面是近期逐步进入到年报和季报披露期,市场一些公司的业绩心存忌惮。
全线回调
本轮牛市的引擎其实是港股,但最近几个交易日,港股明显做多动能不足。3月21日,港股跌势更是全面扩大,恒生科技指数跌超3%,蔚来-SW跌超8%,中芯国际跌逾7%,恒生指数跌近2%。
受此影响,早盘冲高的A50亦出现大跳水,跌幅扩大至1%。与此同时,A股市场亦被带偏。截至午间收盘,沪指下跌0.94%,报3376.96点;深成指下跌1.42%,报10725.07点;创业板指下跌1.70%,报2162.57点;科创50指数下跌2.02%,报1043.23点;北证50指数下跌3.14%,报1319.75点。
全市场上涨个股有976家,下跌个股有4316家,44只股涨停。两市半日合计成交9605亿。机器人概念股领跌,消费电子、AI算力、半导体、小米汽车、充电桩、三胎、固态电池题材跌幅居前;仅深海科技概念股逆势走强。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最近几个交易日,全球市场格局其实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巴菲特增持日本资产之后,日经指数最近走势明显强势,截至11:30,亚太主要股指集体上涨,日经225指数涨0.37%报37890.42点,成份股多数上涨,其中53只个股涨幅超1%,24只个股跌幅超1%。印度股市近期也是连续拉出四连阳。从过去半年的行情来看,亚太其他股市与中国股市有跷跷板效应,这也意味着,在近期港股核心资产大涨之后,可能有对冲资金兑现了筹码,并流向日本和印度股市。
市场如何演绎?
那么,接下来市场又该怎么走?
首先,从市场内部的结构来看,今天股市杀跌,并未带动国债大幅上行。国债期货午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8%,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7%,5年期主力合约跌0.06%,2年期主力合约跌0.02%。这意味着,资金的风险偏好可能并未下降得太快。其次,此次市场杀跌显然是投资人对业绩报和外围不确定性的担忧,并引发了筹码兑现情绪。而且,从历史来看,除非是超级大牛市,四五月份的行情操作难度一般也比较大。
不过,今年稳增长的态度是明确和坚定的。国元证券认为,今年1-2月经济数据总体平稳,而且还是在工作日因素(今年1-2月工作日为 38天,去年同期为40天)扰动下取得,表现出经济的韧性。不过,当前复苏仍然较为温和,叠加美国关税加征影响逐步显现,实现全年 5%左右增长目标仍需政策接力并加快落地。近期,无论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随后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都凸显出稳增长的坚决态度。
高盛此前也表示,对A股市场(如沪深300指数)较为看好,预计2025年底沪深300目标点位在4600点左右。他们认为,政策支持(如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将推动盈利增长和估值修复。高盛更倾向于相信政策红利的长期效应,其实这也是市场需要的信心和心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