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第3场京东品酒会在三亚保利瑰丽酒店举办。刘强东在现场宣布了京东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三项重要更新:正式上线京东外卖App、发布京东点评及京东真榜。
刘强东在演讲中指出,“初期因为没有独立的App而丧失了巨大的流量。当年很多人搜‘京东外卖’发现没有App,也不知道主App里面的入口叫‘秒送’。今天上线独立App,希望更容易让用户找到。”
除了京东外卖独立App,京东真榜和京东点评同期上线。
“京东点评”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全网关于餐厅、酒店、景点等消费场所的数据,自动生成综合性点评,并允许用户发表个人评价。
据介绍,“京东真榜”会提供多维度的商户榜单,位置位于秒送频道,首屏“外卖”正下方,比此前上线的“京东点评”靠前。目前,京东真榜页面仅有“2026年春季外卖入围菜系”,包含“地方菜系”与“上榜好菜”两个栏目。根据京东官方公布的评选规则,该榜单由“AI全网评”、“复购量”、“用户盲测”三个维度评选得出。
刘强东在现场演讲中承诺“京东点评”和“京东真榜”将永不商业化。
他表示:“商业企业不应凡事以利润为先,点评和排行榜一旦收费,就会因付费排名而失去真实性与公平性,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损害消费者利益。他表示,此举旨在为用户提供中立、可信的信息。”
以下为刘强东演讲实录(有少量删减):
大家晚上好。
我一直觉得,我个人和京东集团与五粮液之间,从第一天起就有一种很特别的缘分和情谊。刚才我们提到,五粮液的勾兑方法是0.618的黄金分割法,而 618 也是我创立京东、正式开张的那一天。
所以这第一个巧合,就注定了我们是有“千年”的缘分。
第二个缘分要追溯到我创业初期。那时候手里没什么钱,我连续很多年都在喝“京酒”,而很多人其实不知道,京酒是五粮液集团旗下的酒。
后来在 2015 年,我到五粮液参观,系统了解了五粮液的一整套标准和工艺。回去之后,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我在很多场合都会用五粮液来招待客人,也会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海外的合作伙伴。
尤其是遇到那些交情很深、大家心情放松、准备好好喝一场的老朋友时,我几乎都会亲自选五粮液,因为它有一款 39 度的酒,度数更低、喝起来也更舒服。
今天人比较多,来的同学也很多,大家放松就好。如果哪位朋友一不小心多喝了两杯,其实也不用担心,回去之后,只要再喝上一瓶和五粮液酒瓶同等容量的水,过个三十分钟,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所以今晚大家完全不必为“喝多了”这件事紧张。
另外,我也不是在给瑰丽酒店打广告,但在过去 12 年里,我和我太太在全世界出差,我的助手和秘书都很清楚:我们订酒店的第一优先级就是瑰丽。
只要我们去的城市有瑰丽酒店,哪怕要多开 20 公里,我们也会特地去住。对我们夫妻俩来说,瑰丽是最有品味、最有艺术感、也最有品质感的一家酒店品牌。
借着这次机会,我也希望再和大家重申一下:上次我已经比较系统地介绍过我们的酒旅外卖业务,包括我们的发展目标、具体路径,以及我们希望能为这个行业、为所有用户创造怎样的价值。借今天的机会,我也想宣布一下我们几个新的产品功能上线。
首先,京东外卖的独立 App 终于来了。
一开始因为没有独立 App,我们其实丢掉了很多本可以拿到的流量。过去很多人去应用商店搜“京东外卖”,发现根本没有这个 App,也不知道在京东主 App 里,外卖入口其实藏在一个叫“秒送”的频道下面,因为当时我们更强调“可以秒送”这个品牌理念。
结果就是,很多用户,甚至不少老用户,在京东主 App 里都找不到外卖入口。今天,京东外卖独立 App 正式上线了。对于经常点外卖的朋友来说,入口更清晰、体验也会更便捷、更顺手。
第二,就是“京东点评”。这一块我们也筹备和打磨了一整年,现在终于正式上线。我们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去分析全网关于餐厅、酒店、景点、航司等各种好吃好玩地方的海量数据,再通过大模型进行综合判断,最终由 AI 为这些场所生成一份系统化的点评。
当然,真实用户也完全可以在“京东点评”里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验;而我们的 AI 点评,更像是把这些分散在全网的声音“汇总成一句话”。
它背后会综合分析至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条来自各个平台的信息,哪怕你是在小红书、抖音、百度、微博上发的一条笔记或评论,只要与相关餐厅、酒店、景点、航司有关,都会被纳入模型的参考范围。
从这个意义上讲,“京东点评”也是中国乃至全球首个由人工智能大规模汇聚全网信息、自动生成的榜单与点评体系。
同时,我们也推出了“京东真榜”。通过这个榜单,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对餐饮、酒店、航司、景点等各类商户做出多种排序,比如在某个城市,想吃某一道菜,哪一家做得最好、是什么口味,用户一眼就能看到,这就是“京东真榜”想解决的问题。
另外,我们还结合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网络语言风格,提供了多种点评话术可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切换风格,欢迎大家现在就去试一试、玩一玩。
最后,我想郑重宣布一点:“京东点评”和“京东真榜”,永远不做商业化。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追求商业利益本身没有问题,我也完全理解。但我始终坚信,我们不应该把所有事情都变成“逐利”的工具,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围着赚钱转。有些业务可以、也应该去赚钱;但有些事情,是不能用来赚钱的,比如给用户做排名、做点评。
如果一套排名体系、一份点评是用来收钱的,是谁花钱谁靠前,那它就不可能真正客观、公正。像五粮液这样的全球知名品牌,好就是好,它不需要花钱去“买名次”,因为它本身已经是行业里、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顶级品质。这种好的东西,应该靠真实口碑和长期积累站住,而不是靠付费排名。我们的点评和榜单,未来也会坚持这一点。
你如果把这件事商业化了,大家想一想,最愿意付钱给你的会是谁?答案其实不难想:一定是那些本来排名靠后、品质一般甚至比较差的商家。他为什么愿意给你花钱?就是因为一旦掏了钱,他的排名就能往前挪,排到更显眼的位置。那如果你收了他的钱,却又不把他排到前面,他还会不会继续给你钱?肯定不会。
所以大家只要稍微用一点逻辑想一想就会明白:只要点评和排行榜一旦走向商业化,就绝不可能真正保持公正,也不可能谈得上公平,最终一定会演变成“劣币驱逐良币”。
谢谢大家。我真心希望,京东永远是在座各位可以信任、也愿意长期信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