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7年比特币的狂潮,2021年DeFi的爆发,数字资产的全球化正在不断影响全球金融系统。上一篇文章有提到,推动下一轮全球金融范式转移的关键变量,很可能是稳定币(Stablecoin),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数字货币依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本着客观的态度,本文尝试抛开稳定币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尝试从数字货币产业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一下数字货币的推进如何影响美股市场,供读者参考。
不同于普通加密货币通过价格波动吸引眼球,稳定币通过锚定某一资产确定价值,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具备便捷跨境支付能力的数字版美元,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里,成为跨境支付的默认协议、新兴市场的避险资产,甚至在全球金融系统中,取代一部分主权货币的角色。而这一趋势,已经在悄悄酝酿美股市场中一批“被低估的受益者”。
图片
这一次,机会可能藏在被我们所忽略的支付龙头、B2B金融服务公司、甚至部分Web3概念股中。
稳定币全球化进行时:从链上交易,到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稳定币之所以迅速扩张,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把美元变成了一个可以实时转账、全球可达、几乎零成本的互联网资产。当前,全球流通的主流稳定币市值超过1600亿美元,其中USDT与USDC合计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根据Visa与Circle等机构的数据,稳定币每月链上转账规模高达数万亿美元,远超大多数国家的GDP。
图片
更重要的是,它正在脱离“币圈”的局限,进入现实世界的金融生态:
PayPal 推出自己的稳定币 PYUSD,并嵌入其支付网络;
Visa、Mastercard 正在测试用USDC进行B2B跨境清算;
阿根廷、尼日利亚等高通胀国家,居民用USDT替代本币储蓄;
多国央行正在研究或鼓励“合规稳定币”作为CBDC的技术补充。
稳定币,已不再是极客实验,而是“互联网美元”的现实版本。
图片
权益市场:稳定币与算力板块关联有多大?
稳定币的发展和算力板块之间没有直接的强关联性,但在特定场景下,两者可能存在一定的间接联系或耦合逻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两者的基本属性对比
图片
两者本质上分别属于“链上金融工具”与“基础设施资源”,逻辑上不属于同一赛道。
“币”与算力可能的间接关联点
稳定币(如USDT、USDC)大量被用于链上交易、DeFi、GameFi、NFT等应用;
算力需求随之增长(例如Solana或Eigenlayer等新链兴起,链上验证和节点运行需要高算力)。
关联点:如果是同一条公链(如TON、Sui等)吸引了资金与算力,则可能带来共振行情。
在一些 PoW 挖矿项目(如Kaspa、Ergo)中,矿工会选择用USDT结算而非直接持币;
同理,在Web3项目中用USDC/USDT向算力服务商结算AI训练费用也越来越常见。
关联点: 算力经济的金融化推动稳定币使用场景。
一些AI和算力项目(如Render、Golem)引入链上支付系统,稳定币作为主流支付方式;
这可能促使稳定币与GPU算力、云算力平台的融合。
投资视角下的“弱相关性”逻辑
虽然稳定币和算力板块在产业链中是两条主线,但在加密市场情绪升温期或新公链/新Layer 1热点期,资金可能同时配置:
算力:布局芯片公司(如算力ETF、Canaan、芯动科技);
稳定币:关注USDC市占率提升、Circle等项目的IPO进展、链上TVL增长。
这会导致二级市场出现板块同步炒作的假象,但本质上是“情绪同步”而非产业绑定,相关的炒作风险也应当识别和规避。
图片
投资者视角:稳定币的核心是数字货币支付基础设施
如果说比特币是一种数字黄金,那么稳定币更像是“数字美元的信用副本”。它和美联储无直接关系,却正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事实标准。这意味着:
每一个用稳定币完成的支付,都是对传统清算系统的边缘化;
每一个接受稳定币的企业,都在“美元化”全球市场;
每一个开发链上支付接口的公司,都可能成为Web3版Stripe或PayPal。
图片
图中以Tether的USDT为例,简单展示了一枚稳定币在资金流通过程中从发行到销毁的五步流程,对于投资者而言,稳定币是对金融基础设施的一次再定义,谁能率先融入这一新生态,谁就有机会具备先发红利。
稳定币推动下,美股这几个板块值得重估
支付科技公司:合规与规模化的基础
PayPal(PYPL)已正式推出稳定币PYUSD,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战略意义重大。它将稳定币支付嵌入传统电商与App内支付,为数百万商户提供无缝体验。
Block(XYZ)通过Cash App及旗下的比特币服务基础设施(Spiral),已在探索链上支付场景,一旦引入稳定币功能,将成为中低收入人群的跨境支付首选。
Visa(V)、Mastercard(MA)虽然不是典型“加密公司”,但正加速测试用USDC进行跨境清算。Visa 已支持通过Solana、Ethereum等链上网络完成稳定币转账,目标是打造新的金融Rails(基础设施管道)。
关键词:合规接入、API接口、支付网络集成
加密平台与基础设施提供商:稳定币作为交易媒介
Coinbase(COIN)是USDC联合发行方,每一个USDC的流转都可能带来手续费收益。随着稳定币成为DeFi、NFT、链游的主流支付方式,Coinbase可能成为“加密时代的清算所”。
此外,Anchorage、Fireblocks 等未上市合规托管平台也在这一趋势中崛起,为机构提供稳定币的存管、交易及清算基础设施。
关键词:链上手续费收入、交易活跃度提升、合规增长
企业级B2B SaaS与财务服务:支持稳定币结算 = 抢占未来账本标准
企业向企业付款(B2B Payment)是传统银行最慢的环节之一。稳定币结算让B2B账款秒到、跨国低成本。
Bill.com(BILL)、Intuit(INTU)等中小企业财务服务平台,若能抢先支持稳定币收付,将获得巨大用户粘性。
Square(SQ)也在构建“加密原生”的商户结算网络,未来将整合稳定币进POS系统。
关键词:链上应收账款、数字对账、智能合约自动支付
新兴市场电商/汇款公司:从被美元化,到主动支持稳定币
在阿根廷、土耳其、东南亚等地区,稳定币正在逐渐取代本币成为储值资产与交易媒介。
MercadoLibre(MELI)作为拉美最大电商平台,其金融子公司Mercado Pago支持USDT支付,是稳定币本地化的先行者。
Sea Group(SE)旗下Shopee若开放链上结算,或接入稳定币支付,将显著提升用户支付效率与成本优势。
Remitly(RELY)、Western Union(WU)等传统汇款公司,若不转型支持链上结算,将被快速替代。
关键词:金融普惠、汇款革命、支付去美元化反向渗透
稳定币普及下的潜在催化剂与风险提示
Circle IPO落地:USDC母公司Circle计划赴美IPO,是市场关注焦点;
美国监管立法通过:如《稳定币支付法案》明确合规边界;
Visa/Mastercard扩大清算试点:将USDC纳入全球支付标准;
美联储观望但不阻挠:暗中鼓励市场化美元数字化路径。
图片
风险提示:
监管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美国两党博弈下,或拖延合规落地;
技术与安全漏洞:跨链桥、托管合规等方面仍存挑战;
主权货币冲突:部分国家可能限制稳定币流通以保护本币。
写在最后:作为金融变革的“水电煤”,现在可能刚刚开始
相比比特币的价格波动,稳定币看起来很“无趣”。但正如基础设施投资常常被忽视,它正是决定未来金融体系结构的根基。在稳定币全球普及的道路上,美股市场中已有一批玩家开始“卡位”:
有的在技术上领先;
有的在合规上领先;
有的在支付场景上占据先发优势。
这是一场金融生态系统的再构建,稳定币可能成为美元的下一种形态。如果尝试去推演未来三到五年稳定币将走进主流金融世界,那么,现在可能就是去关注那些“被稳定币改变的公司”的最佳时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