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本周正式开启2025年第二轮大规模裁员行动,预计将削减大约9000个就业岗位,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不到4%。此次裁员波及多个团队、地区及职级,旨在精简流程、削减管理层级,并兑现公司向华尔街承诺的“控制成本”目标。
据微软发言人透露,销售部门与Xbox业务线将成为本轮调整重点。这已是微软年内第二次裁员,今年5月该公司曾裁撤6000个岗位,其中产品与工程团队受创最深。截至2024年6月底,微软员工总数达22.8万人,其中销售与营销人员占比近20%(4.5万人)。截止发稿,微软盘前股价暂无明显异动。
AI军备竞赛催生成本危机
微软裁员的核心矛盾直指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投入。近年来,该公司在数据中心扩建及AI应用开发上已投入数百亿美元,仅2024年便宣布追加数十亿美元用于算力基础设施升级。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迭代与商业落地成本远超预期。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安努拉格·拉纳指出,到2032年,全球企业在该领域的支出预计将达1.8万亿美元,占整体技术支出的14%至16%。这一数据揭示了科技巨头面临的双重压力:既要维持AI竞赛中的领先地位,又需应对资本支出对利润率的侵蚀。
行业寒冬下的生存博弈
科技行业整体陷入“成本焦虑”。Meta Platforms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正以天价薪酬从OpenAI、Anthropic等竞争对手处抢夺顶尖人才,部分工程师年薪甚至突破九位数。与此同时,Meta计划2025年投入720亿美元用于AI相关资本项目,相当于其2024年营收的40%。老牌厂商甲骨文与戴尔则选择“以空间换时间”,通过低利润率的基础设施业务换取市场份额,尽管此类业务毛利率承压,但投资者仍因AI带来的收入增长预期而推高其股价。
软件设计公司Figma的IPO文件更直白地揭示了AI的“双刃剑”效应。其招股书明确警告,AI工具研发与运营成本将大幅推高研发支出、销售及营销费用,进而压缩毛利率与营业利润率,与此同时AI带来的经营效率指数级提升必然将导致一大批员工被裁掉。微软亦面临类似困境:在4月的财报电话会上,CEO萨蒂亚·纳德拉坦言,公司正通过“从芯片硬件到模型优化的全链路效率提升”来降低AI部署成本,例如改进数据中心设计、开发定制化AI加速器等。
战略收缩与技术突围并举
微软的应对策略呈现“双线作战”特征。一方面,通过裁员优化组织架构:本轮裁员后,销售团队规模将缩减约20%,管理层级有望进一步扁平化;另一方面,持续加码AI技术押注。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人事调整恰逢微软传统财年周期尾声,公司常在6月财年结束后进行架构重组,而首席销售官贾德森·阿尔索夫的临时休假(计划于9月结束)亦被解读为业务调整的信号。
分析师认为,微软的“瘦身”举措折射出科技行业的深层变革:当AI资本支出以每年超30%的速度增长时,加之ChatGPT等AI应用带来经营效率大幅提升,企业必须在技术创新与财务纪律间(尤其是人力成本)寻找新平衡。安努拉格·拉纳指出,削减非核心岗位或成为超大规模企业“为AI烧钱”的默认选项,而这一趋势可能持续至2030年代初期。
未来挑战:盈利模式待考
尽管微软通过裁员每年可节省数十亿美元人力成本,但其AI投资的回报周期仍充满不确定性。以数据中心为例,单个超大规模集群的建设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而AI模型训练所需的电力消耗正以每年2.6倍的速度攀升。如何在技术领先与商业可持续之间破局,将成为决定微软乃至整个科技行业命运的关键命题。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