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港股牛熊榜 | 三生制药抱辉瑞大腿狂飙57%,阿里影业更名涨55%,“粘华为”山高控股涨48%,声通科技暴跌47%

老虎资讯综合
23 May

一、涨幅居前个股解析

  • 三生制药(01530.HK,+57.38%)

    • 辉瑞合作落地:公司及附属子公司沈阳三生、三生国健与辉瑞签署协议,将向辉瑞独家授予公司自主研发的突破性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公司及沈阳三生将保留SSGJ-707在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并基于届时商定的财务条款,授予辉瑞对SSGJ-707在中国内地开展商业化的选择权。

      根据协议,三生制药将获得12.5亿美元不可退还且不可抵扣的首付款,以及最高可达48亿美元的开发、监管批准和销售里程碑付款。公司还将根据授权地区的产品销售额收取两位数百分比的梯度销售分成。

      此外,辉瑞将于协议生效日认购三生制药价值1亿美元的普通股股份。

    • 大行上调评级与目标价:中信里昂发布研报称,将三生制药目标价从12.3港元上调59%至19.6港元,将目标市盈率从9.8倍上调至15倍,维持“跑赢大市”评级。报告指,SSGJ-707海外授权终于尘埃落定。该行认为,随着康方生物AK112在国内获得批准,该资产的风险已大幅降低。该行认为辉瑞是一家强大的海外合作伙伴,因为其拥有丰富的ADC管线资产作为组合疗法候选药物。

  • 阿里影业(01060.HK,+55.56%)

    • 拟更名“大麦娱乐”:公司宣布将更名为“大麦娱乐控股有限公司”,与大麦票务生态深度捆绑。

    • 花旗看好IP与内容布局:花旗发布研报称,阿里影业2025财年业绩会议最大的启示是公司明确展示了未来2至3年电影投资的纪律性,在2026财年整体员工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主动将人力资源分配到大麦/IP商品销售,以实现利润增长。报告指,阿里影业旗下大麦2025财年稳健增长,提醒投资者线下娱乐市场的坚韧和公司稳固的市场支配地位;尽管2025财年的增长强于预期,该行认为其IP商品潜力尚未完全释放,“Chiikawa”和“蜡笔小新”将在2026财年带来新贡献。目标价由0.75港元上调至0.92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 山高控股(00412.HK,+48.09%)

    • 母公司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消息面上,据证券时报报道,近日,2025港澳山东周开幕式暨鲁港合作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上,山高控股母公司山东高速集团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同打造“绿色算力+清洁能源”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模式。

      消息人士透露,本次山东高速集团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将聚焦于“绿色算力”和“清洁能源”两大产业场景,而山高控股作为山东高速集团旗下唯一拥有电算一体产业板块的公司,将成为本次双方合作业务探索的主要承载方。

      具体而言,山高控股将发挥其在绿色能源和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为本次合作提供算力基础设施及新能源底座,协助山东高速集团在“零碳智慧园区”开发、车路协同、智能驾驶、大模型等方面的项目,提供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方面的支持,赋能智慧高速场景,构建交通能源数字化大生态,呼应国家“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 灵宝黄金(03330.HK,+27.44%)

    • 金价回升带动黄金股反弹:消息面上,现货黄金持续走高,站上3300美元/盎司上方。中信期货指出,本周美、日长端债券收益率显著走高,长债抛压较强。特朗普“美丽大法案”通过众议院,大规模减税落地的概率增强,后续美国赤字率继续攀升的预期走高,这也与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逻辑吻合,债务的无序扩张带来的美元信用收缩,逐渐显性化落地,这是中长期黄金多头逻辑的坚实支撑。

  • 荣昌生物(09995.HK,+27.05%)

    • 荣昌生物22日开市前宣布折让9.5%配股,净筹7.96亿港元。荣昌生物配售1,900万股H股,占扩大後股本约3.37%,每股作价42.44港元,较前日(21日)收市价46.9港元折让约9.51%,料净集资约7.96亿港元,拟用於投资核心产品泰它西普(RC18)的核心适应症拓展,如重症肌无力、膜性肾病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 野村发表报告指,配股集资对公司财务状况有利,此前财务问题一直是公司的一大负担。该行相信,当前生物技术公司股票的强劲市场情绪为公司发行提供了良好的时机窗口。该行认为,8亿元的融资所得将增强公司紧张的现金状况。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拥有7.22亿元人民币的现金,但背负16亿元人民币的短期贷款,且在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1.88亿元人民币。

      野村将荣昌生物2026财年收入预测上调35%,主要由於潜在的许可转让收入预期提高(该行的估计从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5亿元人民币),不仅包括RC18,还包括处於二期临床阶段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RC148,该分子类别近期受到海外买家的热烈追捧。因此,预测公司可能在2026财年录得正盈利,改变了之前的亏损预测。目标价由16.37元大幅上调至47.6元。维持「中性」评级,建议监察公司在2025财年的商业/财务进展以及潜在的许可转让机会。

二、跌幅居前个股解析

  • 滔搏(6110.HK)

    • 跌幅14.89%

    • 消息面上,滔搏发布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年度全年业绩,收入270.1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6.64%,受消费需求疲软及线下客流持续下滑影响;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2.86亿元,同比减少41.89%;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分及特别股息每股12分。

      中金指出,考虑当前服装市场销售仍承压,下调公司FY26年EPS预测24%至0.21元,引入FY27 年EPS 预测0.26元,当前股价对应 13/11倍FY26/27年市盈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考虑公司维持高派息率提振估值,维持目标价3.10 港元,对应13/11 倍FY26/27 年市盈率,与当前股价基本持平。

  • 阿里健康(0241.HK)

    • 跌幅14.29%

    • 消息面上,阿里健康此前发布2025财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阿里健康实现营收305.98亿元,同比增长13.2%;净利润14.32亿元,同比增长62.2%;调整后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35.6%。每股盈利8.91分。不派末期息。

      里昂发布研报称,阿里健康2025年3月底止财年度下半年收入符合预期,但由于市场及推广开支增长,利润未达预期。虽然流感带来的受益是短暂的,但原厂药销售从医院内流向制药公司应该会成为结构性增长动力。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22%,利润率为6%,低于预期的6.5%,主要原因是市场及推广开支高于预期。公司预计2026财年收入将增长5-10%,利润增长10-20%,反映调整后净利润为21亿至23亿元人民币,低于该行先前的预期。

  • 特海国际(9658.HK)

    • 跌幅13.33%

    • 消息面上,5月21日,特海国际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收入1.98亿美元,同比增加5.4%;股东应占溢利1193.8万美元,上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445.7万美元,同比扭亏为盈;每股基本盈利0.02美元。

      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持续调整餐厅网络,新开设4家海底捞餐厅,同时关闭3家经营表现不佳的餐厅。海底捞餐厅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2家增加至2025年3月31日的123家。

      整体平均翻台率为3.9次╱天,同店平均翻台率为4.0次╱天,2024年同期两项指标均为3.9次╱天。

      总客流量超过780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的730万人次同比增长6.8%。

  • 巨子生物(2367.HK)

    • 跌幅9.66%

    • 消息面上,近日,华熙生物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炮轰多家券商为重组胶原蛋白站台,鼓吹透明质酸钠“过时论”。华熙生物指出,为了营造比透明质酸产业更大的预期,围绕某重组胶原企业的研报中,出现了大量直接针对中国透明质酸产业的所谓的“对比研究”,所有人都可以检索到这些大量散布的“研究报告”来自哪家机构、围绕哪家企业、发布于什么时间,它们的名字与误导性言论,“被永久地记录在了互联网的世界里。”

      公开资料显示,巨子生物是国内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领军者,以研发为基,拓展八大消费品牌。花旗近期指出,巨子生物“618”大促在天猫平台开局良好,排名显著提升。上调对其今年至2027年各年盈测达5%至18%,以反映收入预测被上调。目标价由原先78.1港元升至93.7港元,相当于预测今年市盈率由原先28倍升至34倍,反映增长展望更佳,并与中国内地同业估值倍数一致,并维持予巨子生物“买入”评级。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